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主要目标.美丽乡村主要的建设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宜居环境以及乡村文明建设.近年来,很多省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建设美丽乡村,以实现乡村振兴.其中,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对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杨集镇坚持“典型示范、特色争创、整体推动”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辖区居民、驻镇单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着力抓好镇村主干道路、道路出入口、农贸市场的改造和整治,镇财政拿出150万元作为以奖代补资金,对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亮点工程进行补助,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和谐乡村。  相似文献   

3.
随着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布,近几年来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村落中的公共空间作为邻里乡亲之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场所,它不仅是作为村民们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的空间,也是对当地人文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体现与再生,更是人们情感上的一种依托。所以,研究乡村公共空间的建造,无疑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助力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通讯员/吴明)日前,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开县召开,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镇企业》2013,(9):50-50
目前,铁东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区政府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铁东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现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美丽乡村建设是对“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建设的深化和提升,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倪惠娟 《价值工程》2019,38(26):21-2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力度,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满足乡村建设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且,可以在乡村建设的程度上,之间地反映出农村建设的经济、政策等,促进乡村的文化发展,展现出具有独特性质的乡村气息与精神风貌。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逐渐地扩大,在数量上也日益地增加,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还提高了乡村公路的整体服务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平湖市站在“生态立市、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和谐发展战略高度,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为富美,农村社会更趋和美。  相似文献   

8.
精品点4:西索恩图村围绕“民族、生态、旅游”三张牌,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千村示范创建,2019年西索恩图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因地制宜,谋划乡村建设新路径。为打造“绿色家园、自然美宿、有机餐饮”的乡村度假环境,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五色哈达廊带、入村休闲文化广场、湿地栈道等旅游观光景点,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王秀忠 《中国乡镇企业》2013,(7):F0002-F00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客观上要求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农业、农村、农民、文化、旅游、环境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方式加以推进。近年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按照部党组的要求,以规划为引导,以人才为关键,以产业为支撑.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典型为先导,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是建设美丽乡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近两年实施的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政策实施后,地方在推进拆旧复垦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破解方法,为深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在乡村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延续和深化。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战略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为此,我们选择商洛市的丹凤县、渭南市的大荔县、宝鸡市的太白县的部分乡村和农户,就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路径设计进行调研,并提出了加快陕西美丽乡村建设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起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的需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区域融入为视角,阐述乡村旅游单点发展的利弊与区域联动差异化发展的优势,通过研究厦门市翔安区溪美村现状环境优势条件,结合区域旅游规划发展建设生态旅游产业,打造望山而作、栖水而居的诗意溪美。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因地制宜、综合规划、提升品位,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用一份“村美、业强、人和、民富”的答卷诠释出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镇企业》2014,(3):45-46
2月24日上午,在“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上,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它们是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和高效农业型等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每种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农业部在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中也把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列入要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建设美丽乡村,既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与构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客观上要求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文化、旅游、环境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方式加以推进才会取得更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在乡村。要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平台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并在全国选择重点推进,通过努力,率先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8.
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保护和利用乡村现有资源,把每一个村落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产业相结合,以文化为抓手、继承乡土文化传统,才能更好、更高效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才能使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合力,更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际中,一些乡村也存在形式单一无特点、规划设计缺乏整体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丧失底蕴等问题。地域文化是传统村落的显著特点和灵魂所在,本文针对乡村风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旨在促进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镇企业》2014,(3):45-45
2月23日,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本届峰会以“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和部分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农业部确定的美丽乡村试点乡村代表,就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如何建设“美丽乡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