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5年是中国广告业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真正全面对外开放的第一年。作为中国广告业的一个重大事件,不仅加速了广告产业的转型,也加速了广告观念的转变。这正成为2005年广告学研究的大背景。目前中国广告专业期刊大约为13种,大部分偏重于产业实务,而大量刊载学术论文的主要还是《中国广告》《现代广告》《国际广告》三大期刊,本文的考察也主要以这三大期刊为主。  相似文献   

2.
1 陈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中国广告业年度十大广告学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曾出版《新媒体与广告》等广告学专著,发表《走向集团化:中国广告业的趋势研究》、《广告是否衰落?公关是否崛起》、《新经济时代的广播媒体》、《中国户外广告的问题与出路》、《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五个问题》等数十篇广告研究学术论文,所提出的广告集团化、广告与公关、广播广告、户外广告、中国广告业发展模式、中国媒体经  相似文献   

3.
一、西方广告研究的三个层次广告研究与传统的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相比,其学理内涵、学理方法都不具有积淀性、经典性,而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它直接对应着一个规模巨大、影响广泛又瞬息万变的产业——广告业,尤其是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广告业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模糊,广告学研究的学理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但在西方,广告研究却有着十分清晰的研究层次。其一是应用研究。主要是对业界的动态反映、最新案例介绍和产业发展的年度报告和细分市场的研究报告等。与之对应的代表性的期刊主要有《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和《广告周刊》(Advertising Week),进入互联网的发展时代。为使其动态性更好地发挥优势,这两份杂志都建有期刊网站,分别是 http://www.adage.com 和 http://www.adweek.com  相似文献   

4.
刘泓 《广告大观》2011,(2):9-12
中国广告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无疑有足够的经验可以总结与探讨.对于现代中国而言,广告发展所引发的思考,不仅仅是广告业的本身,正如其兴其衰都不仅仅是广告自身所能左右的一样,更是关乎广告之外的其他的社会系统要素.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历史与逻辑,本文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以及独特的广告功能,来讨论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社...  相似文献   

5.
邬关荣  刘婷  唐琼 《江苏商论》2014,(12):18-19
广告业是服务业中比较重要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以浙江省为代表,利用合成指数研制广告业景气指数。文章中通过景气指数研究发现:1986年广告协会成立以来,浙江省广告业共出现3次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三个周期中,广告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另外,由于金融危机,对广告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详细的广告景气指数分析和经济发展周期预测广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广告业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是令人注目的,特别是九三年广告业的急速壮大,为九四年广告的发展,在广告本身、广告制度、广告的效益和广告理论方面提供了许多的实践经验。本文就是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九四年广告业的发展提出些参考意见。文章假设为:现象(Phenomenon)与理论(Theo-ry)在进行对话。P:新年开始,报刊就开始了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评论。广告也颇受大众和舆论界的重视,有总结过去经验的,有评论出现的问题的,煞是热闹。广告再也不是在静谧的空气中自生自长的发展,大众对其开始说三道四。  相似文献   

7.
近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以及自主经济建设与自主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家经济战略安排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广阔空间,同时广告业的发展也从各个方面促动着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总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广告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良性互动.30年来,中国广告产业取得快速...  相似文献   

8.
王智颖 《中国广告》2006,(12):95-95
《中国广告》:我们如何看待广告监管在广告业中所起的作用? 吕蓉:在我国广告业发展过程中,以行政力量为主导介入对广告活动的监督、规范、组织、协调、控制等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广告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在广告业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过多的行政规制、管控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广告运作的商务成本,抑制广告业发展的活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广告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市场行为,与社会经济生活及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协调规范健康有序的广告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转可以起到润滑剂作用。否则,缺乏规范、混乱无序的广告活动,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则形成干扰,甚至危害社会经济生活。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广告业发展的现状,客观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的有效监管途径。首先,要规范广告市场行为。由于我国广告业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发育不健全,整体水平不高,从事广告活动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法律意识淡薄,对虚假违法广告的危害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广告伦理道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手段的同时,也对大众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起导向作用。然而随着广告业在我国的逐渐发展繁荣,广告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回顾和反思我国广告伦理道德研究十几年来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广告伦理道德的相关成果,发现广告伦理道德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为我国未来广告伦理道德的研究提供依据,为中国广告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憬晶 《中国广告》2010,(2):124-126
模仿、复制、虚拟是视觉技术发展的三大阶段,由此带来了不同形态视觉文化的出现。而广告的发展离不开视觉文化的进步,以不同视觉技术及相应的视觉文化为基础,在现代广告中出现了展示、装饰、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广告的创意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要更好地保证其传播效果,应该更多地关注节日的视觉符号设计,复兴传统节日也要从重点开发节日的视觉符号开始。本文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视觉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探析节日视觉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体现,更是传统节日视觉符号与现代设计风格的融合与新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在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文化对广告理解也不同。广告广泛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历史和宗教信仰各个方面,广告主和广告商必须熟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广告符合当地消费者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广告来宣传自己的商品。因此,企业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广告形象。而广告作为商品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受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所支配的。企业通过广告的艺术语言来传达企业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5.
张璜  张利 《现代广告》2021,(7):17-25
本文以餐饮类平面广告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中国和美国被试者对平面广告中的图形、色彩、文字、编排及构图等视觉元素的关注度。本研究从文化认知理论出发,以文化认知差异为前提,探寻了东西方族群对商业广告中出现的视觉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商业广告中视觉设计的原则为标准,解构了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构成元素并进行一一比较,得出商业平面广告设计中中美两国被试者的视觉元素关注度差异。最终获取了各种视觉元素的评估结果和相对权重,形成了商业图形广告设计元素关注度的先后顺序。这一实验结果对跨文化认知心理理论在跨国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有借鉴和启发作用,可以为跨国公司和设计师提供技术指导,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业广告。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广告的特点与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商业研究》2002,(1):135-136
网络广告是一种新兴广告形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具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于传统广告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网络广告将会随着网络环境变化而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手段的出现也会使网络广告拥有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的发布形式。  相似文献   

17.
论车模广告的审美文化意义与商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中国广告》2011,(7):134-135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营销手段和广告策略也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车模作为一种独特的广告形式不仅具有较大的商业效应同时还有一定的审美文化意义。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及汽车广告的诉求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车模广告作为一种感性诉求策略,她的审美文化意义与商业效应,最后指出了目前车模广告存在的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孔维永 《商业研究》2006,(15):209-211
“广告是一种说服艺术”一直以来是对广告发挥作用的一种通行的认识。然而广告是不可能够说服消费者的。因为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决策中,广告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最终让消费者采取消费行动的不是广告,而是“文化”。所以广告发挥作用的根本应该是文化示范,且这种示范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价值取向,供消费者在消费决策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震 《广告大观》2009,(2):48-50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广告活动,在弘扬优良传统、倡导现代文明、改变落后观念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媒体需要从策划、制作、画面、音乐、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等方面,确保电视公益广告对精神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visual-oriented social media platforms, the prevalence of visual brand-related 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 have increased. Monitoring such content is important as this visual brand-related UGC can have a large influence on a brand's image and hence provides useful opportunities to observe brand performance (e.g., monitoring trends and consumer segments). The current research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vision for marketing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and examines the usability of three different pre-trained ready-to-use computer vision models (i.e., YOLOV2, Google Cloud Vision, and Clarifai) to analyze visual brand-related UGC automatically. A 3-step approach was adopted in which 1) a database of 21,738 Instagram pictures related to 24 different brands was constructed, 2) the images were processed by the three different computer vision models, and 3) a label evaluation procedure was conducted with a sample of the labels (object names) outputted by the models. The results of the label evaluation procedure ar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and complemented with four concrete examples of how the output of computer vision can be used to analyze visual brand-related UGC. Results show that computer vision can yield various marketing insight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the three tested computer vision models differ in applicability. Google Cloud Vision is more accurate in object detection, whereas Clarifai provides more useful labels to interpret the portrayal of a brand. YOLOV2 did not prove to be useful to analyze visual brand-related UGC.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marketers and marketing scholars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