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算外资金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各项方法和措施,本文详细探讨了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预算外资金是财政资金体系的重要补充,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预算外资金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预算外资金宏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缺位的具体表现,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财税机制的改革,乡镇财力较之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长,预算外资金也在不断增长之中,这一方面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上的滞后,预算外收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导致了经济秩序的混乱,使预算外资金成为违法乱纪、滋生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财税机制的改革,乡镇财力较之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长,预算外资金也在不断增长之中,这一方面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上的滞后,预算外收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导致了经济秩序的混乱,使预算外资金成为违法乱纪、滋生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预算外资金难以规范的原因 第一,预算外资金自身的特点。预算外资金作为一种财政资金具有不同于预算内资金的特点,即分散性,自主性和专用性。分散性体现在预算外收入来源项目多,零星分散在各个单位,地方政府、各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均有使用的权利;自主性是指各地方政府、各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即可以自收自支;专用性指预算外资金一  相似文献   

6.
预算外资金是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从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以来,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大大提高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财政的综合平衡能力。但审计实践告诉我们,目前有些地方在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思考单学勇一、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问题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各地相继推行了"收支两条线"的专户储存管理办法,收到了一定的效...  相似文献   

8.
黄慧敏 《经济师》2000,(3):101-102
预算外资金制度曾经是我国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计划经济日益被市场经济所取代 ,预算外资金制度的积极作用不断萎缩 ,消极影响与日俱增 ,已成为目前产生问题最多且最严重的一个领域。一、预算外资金的存在缺乏财政学理论依据1996年 7月 6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对预算外资金进行了界定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向个人、法人和经济组织收取的各种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而形成的资金统称…  相似文献   

9.
“七五”计划实现的关键在于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纵深发展,预算外资金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正确引导并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对加速“四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就如何引导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久以来,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一直是困扰财政支出管理的问题,本立足于此,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预算外资金产生和发展的历因,并分析了预算外资金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引起了在市场经济下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的终极模式,最后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预算管理,但却用于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的财政性资金。我国预算外资金形成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政府职能和社会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预算外资金迅速增长,而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的滞后和政策、管理手段的缺位。造成预算外资金游离于政府控制之外,并一再膨胀,既扭曲了收入分配结构,分散了国家财力,又滋生了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实行,逐步缩小了资金规模.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但仍缺乏具体有效的法规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的保障,财政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因此.正确认识并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缺位,仍是财政管理改革中亟待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预算管理,但却用于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的财政性资金。我国预算外资金形成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政府职能和社会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预算外资金迅速增长,而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的滞后和政策、管理手段的缺位,造成预算外资金游离于政府控制之外,并一再膨胀,既扭曲了收入分配结构,分散了国家财力,又滋生了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收入两条线”管理改革的实行,逐步缩小了资金规模,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但仍缺乏具体有效的法规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的保障,财政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因此,正确认识并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缺位,仍是财政管理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预算外资金在整个财政资金中占有重要比重,强化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对于确保财政收支的平衡,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均具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呢?笔者谈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自1979年以来,全国预算外资金急剧膨胀。据财政部门统计,1979年预算外资金为452.85亿元,相当于预算内资金的42.4%。到1984年,预算外资金已达1188.48亿元,相当于预算内资金的81%;其中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为52.23亿元,事业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为142.52亿元,国营企业和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为990.72亿元。1985年预算外资金更达1500余  相似文献   

15.
改革和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预算外资金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是:逐步把预算外资金彻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与现有预算内资金共同构成完整和统一的国家预算,并进入到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监督程序中。根据以往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预算外资金大幅度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预算外资金应占多大比例,如何分配和使用,这不仅关系到财政资金的平衡和集中使用问题,也关系到经济体制的改革。预算外资金的形成及其作用国家的财政信贷资金包括三部分: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和信贷资金,其中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资金。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经济师》1992,(6):39-40
<正> 预算外资金,是在国家财政预算外,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按规定自收自支,单独管理的一部分资金,预算外资金虽然和预算内资金有一定联系,但不能视同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的这种性质,可以从预算外资金分配和运用的各种表现形式上,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8.
预算外资金应加强管理李寄恩赵洁李冬荣李鹏总理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现在各地区各部门预算外资金数量很大、管理不严,为贪污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国务院将尽快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方法,以利于堵塞财政漏洞和防范腐败”。从近几年情况年,一些地方违反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9.
贾二妮 《经济师》1997,(4):50-51
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与监督●贾二妮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是各单位按国家规定,自行组织、自行提取、自行使用,不纳入国家预算资金。它是国家财政资金的一个组成部分。预算外资金是各单位预算资金的补充,它对于各单位顺利完成事业计划或行政任务、改善各单位的...  相似文献   

20.
李洁 《经济问题》1990,(8):63-64
所谓预算外资金的宏观管理,是指国家以及地方各级政府运用宏观管理手段,对预算外资金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组织,对其规模、分布、流量、流向进行合理调控和引导。 预算外资金宏观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协调预算外资金分配关系,调整预算外资金分配政策,整顿预算外资金分配秩序,确定和保证财政资金集中、分散的适度比例,保持预算外资金按有序规则运行,最大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