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后,襄阳市中心支局积极探索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现场核查方法和技巧,并摸索出七种现场核查方法,大大提高了现场核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坚持贸易便利化、风险可控、均衡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改革现行出口收汇管理模式,调整出口收汇管理重点,加大银行贸易真实性审核力度,加强外汇管理部门监测、识别、防范异常外汇资金流入的能力,推动贸易出口收汇监管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逐笔监管向总量核查的转变,从现场核销向非  相似文献   

3.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思想是由逐笔核销转向总量核查,同时对监测指标异常企业实施现场核含和分类管理。在这种监管模式下,现场核查成为货物贸易外汇竹理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为提升现场核查效率,外汇局汀苏省分局对利用科技手段实现货物流与资金流自动匹配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管理》2008,(5):64-64
2007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改革持续深入,进出口核销、个人、服务贸易、外汇账户的改革蓝图跃然纸上。在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模式日益由事前监管向事后监管转变的过程中,探寻外汇指定银行监管新思路日显重要,同时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经过充分的酝酿,核销制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5月1日,进口付汇核销改革在全国7个地区开始试点,改革的内容包括:合规企业的正常进口付汇业务无需再办理现场核销手续;取消银行为企业办理进口付汇业务的联网核查手续;实行全国统一的名录管理,企业异地付汇无需再到外汇局办理事前备案手续;以企业为主体进行非现场核查和监测预警;针对异常交易主体进行现场核查,确定企业分类考核等级并实施分类管理。此次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是对传统核销制度的根本变革,是货物贸易外汇管理领域的一项全新尝试和探索。改革后95%以上的企业将基本退出外汇局现场办理程序,极大便利贸易项下对外支付,减轻企业和银行负担。本期专题邀请政策制定者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试点政策。  相似文献   

6.
此次核销改革本着“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的原则,实施“先进口、后出口”的分步走策略,总体思路是完成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现场核销向非现场核查、由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便利化和有效监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2004年,外汇局河南省分局结合当地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实际,创新推出"远程核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随着贸易外汇核销制向核查制转变,"远程核销"模式走到了是消失、还是转变职能适应核查制度从而开创新模式的历史关口.  相似文献   

8.
在外汇管理改革的进程中,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说是其中浓重的一笔。继进口付汇核销改革之后,去年12月1日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整体改革在江苏、山东、湖北、浙江(不含宁波)、福建(不含厦门)以及大连、青岛7个省市进行试点,这标志着外汇管理制度由传统模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改革之后,95%以上的合法、合规企业在办理货物贸易项下业务时几乎会“一路绿灯”,可以最大程度地享受政策便利;银行的日常业务审核和操作得到极大简化;外汇管理部门在提升监管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监管成本。正如政策制定者所言,此次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在优化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便利贸易活动,以全面降低社会成本,实现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由逐笔核销向全面核查、由行为审核向主体监管的转变。试点的推出,在落下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核销时代”帷幕的同时,也奏响了“总量核查时代”的序曲。而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原来的一些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为此,试点地区外汇管理部门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探索和实践,从不同角度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以为改革在全国的推广奠定基础。而这也正是进行试点的意义所在。——编者  相似文献   

9.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增加了企业报告环节,企业报告管理整合了资本项目贸易信贷登记、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金融机构部分贸易融资业务等管理内容,提高了企业对自身业务核查数据管理的精确度和自主性,也提高了外汇局非现场核查工作准确性。企业贸易信贷管理方式由改革前的登记管理变为改革后的报告管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以来,从满洲里地区贸易信贷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看,仍存在规定不明确、报告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亟待完善。一、目前满洲里地区贸易报告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 《时代金融》2013,(27):123+126
2012年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在全国推广,改革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行为审核向主体分类监管转变,构建出企业进出口综合监测、主体分类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的新型外汇管理模式,本文针对改革后货物贸易项下外汇检查"线索发现难、取证难、定性难"的挑战,探讨外汇查处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政策法规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并自今年12月1日起,在江苏、山东、湖北、浙江(不含宁波)、福建(不含厦门)、大连、青岛等省市进行试点。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外汇管理部门将对进出口货物流和贸易收支资金流实施全面核查,根据企业合规情况实施分类管理。企业贸易收付汇后,无需办理核销;合规企业可凭进13报关单、  相似文献   

12.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之后,以债权、债务登记管理为特征的贸易信贷外汇管理政策将被企业报告、总量核查和现场核查的监管模式取代。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贸易信贷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亦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2012,(16):3-3
2012年8月1日,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实行重要改革。这对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中国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出口多少商品就收回多少价值的外汇、付出多少外汇就进口多少等价的商品,这是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基础和逻辑。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资金流与货物流匹配。正是在这个基础和逻辑上,我国的外汇管理模式经历了从核销到核报再到核查这三部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1日,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实行重要改革。这对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中国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出口多少商品就收回多少价值的外汇、付出多少外汇就进口多少等价的商品,这是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基础和逻辑。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资金流与货物流匹配。正是在这个基础和逻辑上,我国的外汇管理模式经历了从核销到核报再到核查这三部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进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背景下,为实现从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监管方式的转变,有必要对货物贸易外汇的相关总量数据进行分析。在统计口径存在差异、进出口与收付汇存在时间差和金额差等客观影响因素无法改变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对贸易进口付汇实施监管通过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来进行的。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是我国贸易外汇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对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果。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我国经济将进一步放开,货物及外汇资金的流动将更加频繁。如何采取与国际惯例更加协调的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汇》2006,(12):48-49
目前,我国对进出口贸易外汇管理主要是采取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监管方式。自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逃、套、骗汇和截留外汇等违法行为,为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断扩宄国家外汇储备、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现行的监管资源配置低,在对外汇资金流动的分析、预警和监测等方面存在缺陷,办理核销业务的环节较多,给企业带来了一些不便,致使核销管理成本较高,监管效率较低,难以适应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进出口贸易外汇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是外汇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初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围绕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论证,确定了核销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开发建设了“贸易进出口收付汇核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与之配套建设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新政由于其公共性、广泛地市场性以及制度的基础性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9.
杨仁荣 《中国外汇》2014,(23):69-69
货物贸易改革以后,外汇局对贸易企业实行总量核查、分类管理的政策,不再采用逐笔核销的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第四条规定承担起“合理审查企业提交的贸易进出口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贸易外汇收支的一致性”的职责。但是,外汇局在今年开展的银行转口贸易专项检查中发现,在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外汇监管目标出现矛盾时,个别银行履行真实性审核职责不到位,甚至突破底线,使贸易虚假交易得以通行,将自己外汇政策执行者错位成事实上企业违规的协助者。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贸易外汇核销管理的主要依据是1997年颁发的《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