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在《刑法》中规定,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包括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四种犯罪形式。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1月5日发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规定,“洗钱是指将贩毒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这要比“洗钱罪”上游犯罪的定义范围宽泛得多。那么央行所指的其他犯罪包括哪些呢?从逻辑上说,应涵盖一切可以产生犯罪收益的犯罪,如贪污犯罪、挪用公款犯罪以及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如伪造银行票据、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价格等)等,在此不能一一例举。下面这个案例,就是由原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周秀德的贪污案所牵出的洗钱模式,也许这种模式本身并无多大“创意”,甚至让人似曾相识,但它走得之远、之逍遥,却需要我们再三思考。  相似文献   

2.
3.
4.
当前.金融犯罪特点呈现多样化。分析原因。一是金融机构安全意识不强.存在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思想。值班制度落不到实处,对新形势下犯罪分子作案的可能性、突发性认识不足。二是部分金融部门干部职工对金融安全保卫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安全保卫工作只是保卫部门的职责.与己无关,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存有盲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反洗钱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莲  欧韵君 《中国金融》2002,(8):30-31,36
  相似文献   

6.
梁林玲  王德政 《金卡工程》2009,13(11):78-78
男子偷窥女邻居被判强奸罪,在本文看来,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本文从着手、犯罪中止自动性之界定及犯罪预备之刑事可罚性三方面厘清争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刑法》,洗钱是指行为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及恐怖活动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将上述违法所得进行“清洗”,使之披上合法外衣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我国反洗钱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洗钱犯罪,1990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做了规定,虽没有出现"洗钱"的字眼,但一般认为它可以指洗钱行为.1997年刑法在191条专门规定了洗钱罪的罪状和法定刑,将洗钱罪的犯罪对象限定在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金融电子化进程的突飞猛进,计算机已成为了当今世界金融业的主宰。然而计算机技术在使我们的金融理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使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一种新的犯罪形式-金融计算机犯罪。金融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或  相似文献   

15.
姚兴庆 《金卡工程》2010,14(7):121-121
涉油犯罪在法学,尤其是在犯罪类型的研究领域中无人问津,本文笔者在长期与油田地区犯罪作斗争过程中,以基本的犯罪理论为依托,结合打击油区犯罪的实践,对涉油犯罪的概念、成因及其当前条件下预防此类犯罪进行论述分析,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做好资金监测分析工作 为打击洗钱犯罪提供可靠情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严厉打击洗钱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国际问开展政治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表明我国政府打击洗钱犯罪并为此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19.
所谓“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现代金融制度使得洗钱手段日益现代化,利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利用金融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应用范围已从柜台业务发展到储蓄、代发工资、联网通存通兑、信用卡使用、资金清算等诸多领域,并使工作流程高速、快捷。但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金融犯罪的暗流也在涌起,发案率不断递增。这使得金融业经营风险除了业务风险外,又增加的计算机带来的科技风险。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犯罪,通常指物理性地破坏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信息网络设施,或运用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侵害有价值的程序、资料及数据形式存在的财产,例如电子货币等。这些犯罪活动严重影响金融业正常的业务运作,引发资金和信誉损失,影响客户利益,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与传统犯罪不同,金融业计算机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