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早期人工流产术,对减轻手术疼痛,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效果。方法 100例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初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前5min宫颈旁2、7点钟或4、10点处注射阿托品及利多卡因,对照组术前未用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术中宫口扩张效果好,疼痛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有较好的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且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在带器宫内早孕中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B超提示带器宫内妊娠6~10周要求终止妊娠且无禁忌证的63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2例)与对照组(n=3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后行清宫取环术,对照组患者直接行人工流产取环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取环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松弛程度、取环难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胚囊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带器宫内早孕口服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再行清宫取环术的效果优于直接行人工流产取环术,患者宫颈松弛效果理想,清宫完全,手术时间短,易取环,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7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皆为分娩后立即给药,观察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预防,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注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3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缩短第3产程。产后3 h观察组血量为(152±20)ml,对照组出血量为(320±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并缩短第3产程,确保产妇安全,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朝阳市中心医院行取环术治疗的70例绝经后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行手术配合,观察组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行手术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女性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营口开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取环的绝经女性7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女性给予常规取环,研究组女性在取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间苯三酚。比较两组绝经后女性取环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女性宫颈的有效软化率、取环成功率及总满意率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绝经女性的取环手术中,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间苯三酚能提高宫颈软化的有效率、镇痛的有效率以及手术成功率,并缩短取环手术所用的时间,使女性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取出绝经后5~10年宫内节育器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间来我院取环的绝经后5~10年的30例育龄妇女进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与安定、利多卡因。结果所有妇女均完整取出宫内节育器。结论米索前列醇与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就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时间在6~9周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30例。结果两组异泊酚用量R组(58.23±11.56)mg明显少于F组(112.37±19.26)mg。R组意识消失时间(2.5±0.2)min明显短于F组(5.8±0.3)min;意识恢复时间R组(1.6±0.5)min明显快于F组(6.5±0.2)min。R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35%,F组为21%;R组有2例、F组有1例需面罩加压供氧数次,SpO2才能恢复到99%。R组呕吐率为5%与F组(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能够起到较佳的镇痛效果,也能让患者在手术中不会出现体动,且术后恢复时间快,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对无痛人流术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站收治的240例早孕并采用无痛人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120例)临床期间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治疗,观察组患者(12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秀率为93.3%,对照组为5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患者临床期间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宫缩效果明显,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强,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行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脓流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指标相比:手术时间[(39.2±4.6)min VS(47.5±6.8)min]、VAS疼痛评分[(2.4±0.8)分VS(3.1±1.3)分]、脓流量[(26.2±5.3)ml VS(47.6±8.1)ml]、切口愈合时间[(13.5±4.6)d VS(19.3±5.1)d。结论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效果显著,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米索前列醇400μg直肠给药,对照组50例宫体注射催产素20U,用称重法统计产后2h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产后2h出血量(235±60)mL,对照组出血量(350±60)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催产素配伍米索前列醇促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单用催产素,能较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用药方便、安全。另外,预防产后出血要识别出血高危因素早期预防,查找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奈福泮、地塞米松、地西泮(安定)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应用在人流术中减痛的效果,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有效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方法选取100例健康妊娠妇女,术前采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推注,后用盐酸奈福泮20mg加地塞米松10mg继续静推,5min内推注完毕,盐酸利多卡因行宫颈注射后,开始行人流术。结果 10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4例无效患者疼痛明显,后改为无痛人流顺利进行;总有效扩张率为36%。结论盐酸奈福泮联合地塞米松和地西泮术前缓慢静推,外加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减痛效果确切,手术过程简单方便,不需特殊医疗器械,适用于所有开展人工流产术的医疗机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0~16周妊娠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终止10~16周妊娠的孕妇,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羊膜腔穿刺及利凡诺注射治疗(对照组)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合治疗(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引产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至分娩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胎膜残留4例,占8%,对照组15例,占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合应用终止10~16周妊娠,可显著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不良事件,提高引产成功率,为孕产妇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相关药物治疗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危剖宫产及有产后出血因素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孕妇分娩后在正常缩宫素的基础上采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进行治疗;B组孕妇分娩后在正常缩宫素的基础上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C组孕妇分娩后在正常缩宫素的基础上加用缩宫素。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与B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均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片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孕妇产后出血疗效较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采用缩宫素。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2、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加强子宫收缩,且价格低廉、应用安全、方便、简单,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种不同给药方案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早孕患者375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单纯服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B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甲氨蝶呤,C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达那唑。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患者完全流产109例(87.2%),不完全流产11例(8.8%),流产失败5例(4.0%);B组患者完全流产123例(98.4%),不完全流产2例(1.6%),流产失败0例(0.0%);C组患者完全流产121例(96.8%),不完全流产3例(2.4%),流产失败2例(1.6%);B、C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的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阴道出血时间、孕囊排出时间明显短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氨蝶呤、达那唑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明显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而甲氨蝶呤能较好地改善子宫出血症状,减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健脾益气汤配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治疗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药物流产后超声检查证实宫腔内有少量残留的患者84例,按照患者自愿选择,分为西医组46例,中西结合组3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结合组治愈率为97.37%,患者用药后残留物完全排除,出血自行停止,尿hCG转为阴性,子宫恢复正常大小,B超复查提示宫内未见残留物,恶露净止。西医组治愈率为82.61%。结论中药健脾益气汤协助米索前列醇治疗流产后残留物,避免了清宫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12~16周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省时、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方法。方法选择妊娠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的孕妇100例,第一天晚上口服米非司酮150mg,服药前后2h空腹,第二天早晨空腹将米索前列醇0.2mg碾碎后置于阴道后穹窿,用药后卧床休息2h,观察用药后宫缩情况、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12~16周100例中有效100例,有效率100%。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12~16周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单纯应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的出血量,同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产后无1例出血,对照组产后出血3例,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可明显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以及出血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有高危出血因素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娩者62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 例,胎儿娩出后宫底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同时用米索前列醇400ug 纳肛.对照组30 例,胎儿娩出后宫底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小时及产后24 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第三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2 小时及24 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应用米索前列醇,在有高危出血因素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0.
常规行宫内节育器取出一般不需要应用麻醉和镇痛药,而对于绝经后妇女因子宫萎缩,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较长者,取出则有一定的难度.应用2%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进行阻滞麻醉,为100 例绝经后妇女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