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资料15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输卵管复通率以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通66例,复通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术后复通45例,复通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治疗宫角妊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8 年12 月至2012年1月使用腹腔镜对24 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诊断以及输卵管开窗取胚术,24 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前在近宫角处的输卵管系膜及妊娠包块基底部注射垂体后叶素,而对照组不用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体温、术后输卵管通畅度.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输卵管通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治疗宫角妊娠,能使患者术中收缩子宫平滑肌、术中出血量减少,缩短手术时间,且能显著提高术后输卵管通畅度,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简易腹腔闭式引流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腹腔积液患者采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简易腹腔闭式引流术。观察该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安全性及不足。结果 68例患者置管成功率为100%,保留过程中导管脱出6例,无穿刺局部感染病例,导管堵塞3例。结论未出现腹膜炎及严重并发症,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易渗液等,可作为腹腔积液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12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对照组也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但不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行、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盐酸乌司他丁做类表面麻醉喷雾剂,在小儿全麻插管前应用,观察术后麻醉苏醒期拔管后发声情况。方法 60例小儿择期短时手术随机分三组,全麻诱导插管前I组用1%丁卡因液喷雾咽喉及导管球囊端;II组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导管球囊端;III组用1:5000单位乌司他丁液喷雾咽喉及导管球囊端,顺势插管维持麻醉,60min内完成手术进入麻醉苏醒期准备拔管。结果三组麻醉苏醒期均可短时自然恢复自主呼吸及意识。I、II组能耐受带管拔管后有声音嘶哑,而III组不能耐受带管拔管后无声嘶。结论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作小儿全麻插管前类表麻应用,有预防拔管后声嘶奇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全部患者进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手术完成后23例妊娠,占46%。1例宫外妊娠,占2%,22例宫内妊娠,占44%;有17例术后1~12个月内妊娠,占73.9%。结论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疗效显著,可使盆腔、输卵管和宫腔内病变同时得到治疗,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在龙胜县人民医院就诊并被诊断为宫外孕住院患者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16例,对照组单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宫外孕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1例保守治疗无效转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后痊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3例保守治疗无效转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后痊愈,2例保守治疗无效B超检查示胎心管搏动,转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治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保守治疗对宫外孕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且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西医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双腔导管留置所需护理方法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4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两组,均留置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对其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如出血、血流障碍、感染的总例数计算发生率,比较双腔导管使用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高于常规护理组(25%),置管时间仅180d左右,明显短于对照组(272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双腔导管放置的长期血透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卫生指导,注意透析前的导管护理、透析后的封管护理,及时处理出血、血流不畅通、感染等并发症,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延长双腔导管的置管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选8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全麻组行气管内插管,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后5、30min及放气后5min各时间点记录血压、心率、脉搏等,同时观察CO2气腹对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全麻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患者各时间点监测的BP、HR、SpO2与全麻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术后苏醒时间较全麻组更短。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的患者BP、HR、SpO2反应不明显,术后可及时恢复苏醒,对腹腔镜手术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值得加强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在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观察患者结石的位置、大小,并通过手术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确诊21例,患者结石在颌下腺主导管16例,在颌下腺腺内2例,在颌下腺与颌下腺主导管交界处3例,通过手术治疗均取出结石,有效率为100.0%。结论颌下腺导管结石通过超声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以辅助医生选择临床治疗方法,是治疗颌下腺导管结石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文对运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进行间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持续引流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1次置管成功,无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平均引流时间(10.0±2.0)d。引流过程中有2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5例导管堵塞,予以冲管后复通;3例穿刺处发红。行引流术后,患者气促、胸闷等症状较引流前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预防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后PEJ管运用于肠内营养护理的防堵管效果。方法将经胃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例和对照组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PEJ管;对照组采用原装PEJ管。结果两组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PEJ管可防止肠内营养残渣在PEJ管头端的沉积,有效减少营养管阻塞,使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金钱胆通颗粒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及观察组(n=31)。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金钱胆通颗粒+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金钱胆通颗粒可以有效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硬膜外连续注射罗哌卡因与吗啡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产妇行硬膜外连续麻醉镇痛,对照组产妇术后即拔出硬膜外麻醉导管,对两组产妇行血浆泌乳素指标检测,评价术后持续麻醉对泌乳素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24h与48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术后试验组产妇泌乳素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罗哌卡因与吗啡注射持续麻醉能促进初乳分泌,镇痛有效性与安全性均十分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考虑有原发性或继发性因素所致的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给予诊断及治疗。结果 68例不孕症患者中慢性盆腔炎占58.82%,子宫内膜异位症占14.71%,多囊卵巢综合征占8.82%,正常盆腔占7.35%,子宫输卵管先天发育异常占5.88%,盆腔结核占4.41%。结论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损伤小、恢复快、诊断明确、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细致全面的健康教育,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并根据患者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知晓率达100%,发生静脉炎并发症4例,发生湿疹7例,经治疗后痊愈,发生导管堵塞3例,经及时正确处理后恢复通畅。结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细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少了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确保患者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我国已婚夫妇中,约有10%~15%患有不孕不育症[1]。在女性不孕的原因中,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是重要原因,约占30%~50%[2]。我站自2010年3月~2012年12月,对输卵管阻塞及通而不畅的不孕症患者应用甲硝唑等药物灌肠配合乳腺动力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老年重症患者使用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重症患者采用PICC置管,置管后维护、健康教育、出院后指导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平均时间96天,最短30天,最长245天。有3例出现并发症,1例导管异位,1例出院在家中发生导管脱出。结论 PICC用于老年重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可确保药物准时快速滴入,提高治疗效果和确保抢救通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全麻与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使用药量低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较短,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子宫松弛度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检测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非常明显。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患者安全性较高,苏醒时间较短,在临床手术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将对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分析,以确定腹腔镜手术治疗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急腹症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应对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补液以及抗感染等术前准备工作,并对患者进行留置胃管、导尿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腹腔镜、剖宫手术或保守治疗。结果 7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经确诊为原发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外伤性肠破裂、外伤性脾破裂、外伤性肝破裂、美克尔憩室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及肝癌破裂出血。经治疗后均恢复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外科急腹症具有方便、快捷、痛苦较小、创伤较小以及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