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部振兴新战略:培育第二增长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五年来,东部与中西部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继续扩大,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份额从1998年的58.12%上升到2002年的接近60%,相反,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份额在呈持续性缓慢下降趋势,5年时间,中部地区GDP份额下降1.2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下降势头有明显减缓。现在的区域增长格局是中部经济在缓慢“塌陷”,中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及面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和投资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备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陈自芳 《市场论坛》2007,24(4):25-29
东部企业向中西部投资的动力,既来自于东部经济本身克服发展中的特定矛盾的需要,又来自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各级政府促进地区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浙江民营经济为典型的东部投资,具有产业和区域等方面的特征,目前对中西部投资也面临若干方面的障碍因素。文章提出了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强有利于吸引东部投资的产业基础、增强东部对中西部投资的外溢效应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总量在全国的份额仍较低,投资环境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地区差异性分布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投资环境的区位因素以及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政府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发展本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5.
中部崛起重在发挥人力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振兴,中部却在塌陷。2001年至2003年,中部地区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低于东、西部1.8%和014%,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份额由30.2%下降到29.5%。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因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针对西部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提出的解决措施。 西部地区经济的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和政策因素无疑是重要原因,但本质上是人力资本缺乏,劳动力素质较低。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西部地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在业人口的3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高出东部地区11个百分点。西部90年代在业人口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东部地区80年代水平,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这一方面。造成了…  相似文献   

7.
王婵娟 《商》2014,(24):217+212-217
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化增长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难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基本维持:东部地区发展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迟缓的局势。 据统计局数据表明,在1978年至2004年间,东部地区的比重由1978年的51.4%上升至2004年的58.4%;中部地区由1978年的36.6%下降为2004年的32.0%;而西部地区则由12.0%降至9.6%。而在政府加大了对西部的扶植政策后,西部地区的所占的GDP比重有明显的上升,但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仍是有相当距离的。2010年东部地区占全国GDP比重约为57%,而西部地区仍然只占不到19%。  相似文献   

8.
陶冬 《新财富》2007,(10):44-44
北京奥运35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超过了过去108年所有奥运会投资的总和。不过,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些投资分摊到4年,每年仅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88%。乘奥运东风,房价、股价可能继续上扬,多媒体会是此次奥运会的一大赢家,而航空公司未必显著受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走高,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影响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从全国层面总的数据看,制度因素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从地区内部层面来看,制度对东部地区省市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受制度的影响;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已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因此中国政府十分希望外商参与中西部资源开发,以促进其经济发展。陕西省地处中国西北部,该省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储量丰富,是发展电力、石油加工、化工原材料产业和其它基础产业的良好基地,但欧洲对陕西资源和基础产业的投资几乎为零,并且这种状况在中西部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较突出的问题,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必须针对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一、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1949~1999年的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和发展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十几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则有些相形见绌:以国民生产总值论,中部、西部地区加在一起所占的比重还不及东部一个地区;中西部有些省份的GDP尚不抵东部某些市、县的GDP。由来已久的地区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渐扩大之势。据统计,1990—1993年期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平均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房地产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量。通过理论分析,文章提出了影响我国房地产投资区域差异的四个宏观影响因素:城市人口规模、制造业规模、人均收入和市场潜能。对2003—2014年我国259个城市的实证分析得到,人均收入水平对东部地区城市的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最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我国中部地区房地产投资有比较明显的带动作用,而城市市场潜能是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98—2006年中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结合劳动力供需的对外开放影响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就对外开放对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全国样本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与制造业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则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在分地区讨论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要大于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倒"U"型关系的实证结果。  相似文献   

15.
财政公共投资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密切相关,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手段。适度的财政公共投资规模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前提条件。确定适度合理的财政公共投资规模,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是促增长惠民生的主要引擎,提升其投资效益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近十年的统计数据,从投资规模、结构等视角探析了现实问题。研究发现:(1)相较于武汉、长沙等城市,南宁市民生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足;(2)投资行业结构失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所占份额最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对民生领域投资的走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居民服务、卫生和文化等行业投资规模较小,增速偏低且涨幅不明显;(3)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单一,吸引和利用外资能力不足,民生行业对民间投资的吸附能力不强,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投资规模占比较大。为此,加大民生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益,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7.
FDI促进国内投资的最优规模——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FDI影响国内投资的理论模型,说明存在一个最优的FDI规模,此时FDI对国内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大。然后利用1985-2005年我国省区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考虑到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估计方法上采用最新提出的空间GM方法。结果发现:我国确实存在一个最优的FDI规模,约占GDP的6%;我国大部分省区的FDI小于这个最优规模,而FDI超过最优规模的省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FDI对国内投资的长期效应来看,东部地区要低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目前正在制订“九五”发展计划,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是环黄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的后劲所在,而“21世纪中国的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因此,中国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已拟订加快开发中西部的“时间表”。目前,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已引起各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现在东部8省市的工业总产值已达26000亿元,而西部11个省仅5000亿元左右;其增长速度,东部  相似文献   

19.
从空间的角度来考虑,投资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有的地区投资规模大,投资的使用结构合理,效率高,其经济增长就快些;有的地区则相反,从而拉开了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日本FDI)从一开始便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大集聚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则长期被排斥在外围地带。未来一段时间内,日本FDI在东部地区仍处于集聚上升的阶段,并有可能出现由核心城市连接的集聚带。东部地区若想维持引资的优势地位,须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而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引资突破,则应充分利用日本FDI在东部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