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在带器宫内早孕中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B超提示带器宫内妊娠6~10周要求终止妊娠且无禁忌证的63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2例)与对照组(n=3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后行清宫取环术,对照组患者直接行人工流产取环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取环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松弛程度、取环难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胚囊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带器宫内早孕口服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再行清宫取环术的效果优于直接行人工流产取环术,患者宫颈松弛效果理想,清宫完全,手术时间短,易取环,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给予妊娠8~10周流产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计划生育中心收治的妊娠8~10周流产患者7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300 mg剂量的米非司酮,B组患者给予150 mg剂量的米非司酮,患者均配合服用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相应治疗,A组患者的流产有效率高于B组,胚胎排出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8~10周流产患者来说,运用大剂量(300 mg)米非司酮配伍常规剂量的米索前列醇,治疗效果明显,能提高流产率,缩短胚胎排出时间,安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阴道内置药对于过期流产及枯萎囊的疗效.方法 口服或阴道内置药.结果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过期流产及枯萎囊的治疗中,自然流产率为97.3%,完全流产率为73.6%,不完全流产率为23.7%,失败率为0%.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过期流产及枯萎囊是一种组织排出率高,方法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健脾益气汤配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治疗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药物流产后超声检查证实宫腔内有少量残留的患者84例,按照患者自愿选择,分为西医组46例,中西结合组3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结合组治愈率为97.37%,患者用药后残留物完全排除,出血自行停止,尿hCG转为阴性,子宫恢复正常大小,B超复查提示宫内未见残留物,恶露净止。西医组治愈率为82.61%。结论中药健脾益气汤协助米索前列醇治疗流产后残留物,避免了清宫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清方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愿接受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流产第1天采用宫清方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第2-3天服用米非司酮,第4天加服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清方能有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状况,是治疗早孕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终止妊娠的孕妇100例,均处于妊娠第8~12周,全部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分析妊娠终止效果。结果 100例需终止妊娠孕妇取得了良好的流产效果,无1例孕妇接受钳刮术,术后没有孕妇受到损伤,术中出血量较小。其中完全流产92例,占比92%;8例不全流产孕妇,占比8%;药物终止妊娠过程中,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不需要采取任何特殊处理措施。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效果较理想,风险较小,操作简单,经济成本较低,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药物终止妊娠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就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用于流产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51例要求药物流产的孕妇,本组孕妇先顿服150mg米非司酮,在服药48h后再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序贯,7~10d后回院复查,结合B超对其阴道出血和孕囊排出情况进行了解。结果在服药6h内,本组85%以上的患者都出现了孕囊排出情况;孕囊越大,孕妇出血时间越长,阴道出血量越多。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能够为流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大幅度提高引产成功率,减轻并发症发生率和孕妇痛苦程度,还可促进孕妇子宫颈的扩张、软化,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化汤加味对药物流产后子宫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我院门诊做药物流产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试验组在该基础上口服生化汤加味,观察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B超示子宫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出血量、出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收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生化汤加味有促进子宫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相关药物治疗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危剖宫产及有产后出血因素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孕妇分娩后在正常缩宫素的基础上采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进行治疗;B组孕妇分娩后在正常缩宫素的基础上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C组孕妇分娩后在正常缩宫素的基础上加用缩宫素。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与B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均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片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孕妇产后出血疗效较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对无痛人流术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站收治的240例早孕并采用无痛人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120例)临床期间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治疗,观察组患者(12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秀率为93.3%,对照组为5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患者临床期间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宫缩效果明显,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强,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孕12~23周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0例孕12~23周妊娠妇女在引产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尔引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率为98%,显著高于利凡诺尔引产,产程较利凡诺尔引产缩短,出血量和胎盘滞留率显著降低,未见子宫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孕12~23周引产方法,在临床上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对126例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中期引产,患者痛苦少,副反应少,出血量少,完全流产率高,无子宫破裂、羊水栓塞、过敏性休克及感染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药物引产,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快捷、高效、可行的方法终止瘢痕子宫妊娠。方法随机将有剖宫产史合并早孕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氯酚酸钠塞肛联合微管人流术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方式终止妊娠。结果两组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完全流产效果及流产术后感染五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在转经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腹痛程度上均以轻度腹痛为主且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管人流术+双氯酚酸钠塞肛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术后感染率高、胃肠不适、阴道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的问题,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大量应用的先进高效、并发症少、痛苦小、简单、快捷的新型人流方式,且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360例无痛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0例:单纯丙泊酚(A组);丙泊酚+芬太尼(B组);丙泊酚+酮咯酸氨丁三醇(C组)。观察术中生命体征、丙泊酚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果 C组对病人术中的SBP、HR影响及呼吸抑制明显低于A、B组;术后清醒时间和丙泊酚的用药总量均少于A组。结论丙泊酚+酮咯酸氨丁三醇应用于肠镜检查麻醉,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0~16周妊娠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终止10~16周妊娠的孕妇,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羊膜腔穿刺及利凡诺注射治疗(对照组)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合治疗(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引产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至分娩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胎膜残留4例,占8%,对照组15例,占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合应用终止10~16周妊娠,可显著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不良事件,提高引产成功率,为孕产妇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12~16周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省时、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方法。方法选择妊娠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的孕妇100例,第一天晚上口服米非司酮150mg,服药前后2h空腹,第二天早晨空腹将米索前列醇0.2mg碾碎后置于阴道后穹窿,用药后卧床休息2h,观察用药后宫缩情况、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12~16周100例中有效100例,有效率100%。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12~16周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0例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抗菌药物+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其中A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B组患者予以甲硝唑+阿莫西林,C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呋喃唑酮,D组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不良反应及Hp清除率。结果D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B、C组(P<0.05),但A、B、C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升高,D组高于A、B、C组,C组高于A、B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D组低于A、B、C组,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以及类杆菌水平升高,D组高于A、B、C组,C组高于A、B组,大肠杆菌及粪肠球菌水平降低,D组低于A、B、C组,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A、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C、D组(P<0.05);D组Hp清除率高于A、B、C组(P<0.05),但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采用两种抗生素+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作为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升Hp清除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48例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病房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将患者两组。A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清宫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MTX灌注化疗及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5.0%(15/20)、96.4%(27/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最短,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联合MTX灌注化疗及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后穹窿放置联合宫腔内注射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自愿到滕州市工人医院要求流产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2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μg、术时宫腔内注射2%利多卡因5ml下行人工流产;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近期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镇痛有效率(96%,98%),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扩张程度(96%,76%),术后2min离床率(100%,72%),脉搏下降[(4.02±0.79)次/min,(5.04±1.43)次/min],平均动脉压下降[(5.02±0.87)mmHg,(9.12±1.42)mmHg],术中出血量[(9.81±1.13)ml,(15.30±3.23)ml],手术时间[(125.00±3.79)s,(140.00±2.3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后穹窿放置联合利多卡因宫腔注射应用于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操作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安全性高,可以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与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有生育需求异位妊娠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子宫旁包块消失时间、腹痛停止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输卵管复通情况、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子宫旁包块消失时间、腹痛停止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输卵管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基础上联用康妇炎胶囊用于治疗有生育需求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可加快包块吸收与症状消退,改善输卵管复通情况,有助于修复子宫内膜,满足患者生育需求,该方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