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亚北非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之一,语言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该地区开展互联互通建设的基础与保障。基于语言结构世界地图数据库(WALS),测算出西亚北非26国与中国的语言距离指数;依据2007年到2016年中国对26国的出口贸易数据,借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考查语言距离对中国向26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语言距离每降低1%,将带动中国对该地区出口贸易1.172%的增长;贸易潜力测算显示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出口贸易潜力巨大。受西亚北非国家宗教氛围影响,提升汉语在该地区推广存在困难,但掌握和使用对象国语言是缩小双边语言距离的有效方式之一,对提升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出口贸易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推导出包含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进而把正式制度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三大类共15个子指标,研究制度质量和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利用占我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5个国家(或地区)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部分变量和全变量实证检验。所得结论验证了我国出口贸易偏好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一传统结论,同时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对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或地区)也存在较强偏好,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地理结构有重要影响,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2006~2016年中国对78个国家的OFDI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变迁同步化水平对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双边制度变迁同步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OFDI规模,分别体现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中;其次,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变迁同步化均对OFDI具有显著推进效应,与发达国家的制度变迁同步化的OFDI效应则更大程度上与经济制度相关;再次,母国和东道国制度变迁同步化水平构成中国OFDI的"推动力"与"吸引力";最后,多样化的OFDI动机与不同维度下的制度变迁同步化密切相关。可见,国家制度变迁的整体效率以及不同维度间的制度配置效率是推进以OFDI为载体的中国国际化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Hofstede文化五维度理论和"全球治理指数"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与其他32个国家或地区2002~2011年进出口贸易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文化、地理与制度三重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文化距离、地理距离与制度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均具有阻碍作用,其中文化距离的影响最大,而地理与制度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2)中国的进口贸易更易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而中国的出口贸易则更容易受到文化距离的影响;制度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相对较弱。(3)除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理距离固定不变外,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制度距离不仅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且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构建包含经济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并利用占中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6个国家(地区)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制度质量和中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的经济制度质量与中国出口贸易高度相关,经济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引力较大,目前中国经济制度质量相对较低,对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制度改革,提高经济制度质量,扩大与经济制度质量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6.
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构建包含经济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并利用占中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6个国家(地区)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制度质量和中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的经济制度质量与中国出口贸易高度相关,经济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引力较大,目前中国经济制度质量相对较低,对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制度改革,提高经济制度质量,扩大与经济制度质量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7.
制度距离“、示范效应”与中国OFDI的区位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09年中国在73个国家和地区的OFDI数据,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东道国制度质量、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制度距离等方面考察了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和法治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吸收OFDI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则不显著;"制度距离"对东道国吸收OFDI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发达国家成功投资的经验会通过文化制度、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溢出到与其制度"相邻"的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溢出路径为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研究结果还表明,双边汇率以及东道国资源禀赋都是影响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选取了2007—2015年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装备制造产品出口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伙伴国的人口规模、人均GDP、双边距离对我国装备制造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影响显著;我国装备制造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整体上在逐年提升,但平均贸易效率低于0. 5,且细分行业的贸易效率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区域的贸易效率也存在差异。实证分析还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升、贸易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出口贸易效率提升有积极作用,论文最后探讨了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贸易规模和提升贸易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出口频率研究为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月度数据,刻画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频率的分布特征,发现大多数企业出口频率较低,且随着出口频率的增加其所占比重迅速递减。进一步采用Nbreg计数模型考察出口频率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目的国需求、不确定性和汇率波动会积极地影响出口频率,而双边距离和经济自由度衡量的运输成本会消极地影响出口频率。同时,出口频率存在所有制、贸易方式、区域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深挖贸易互补潜力,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来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的跳板,道路联通与贸易畅通作为其近期目标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29个省市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铁路建设对各省市贸易非效率部分的影响,进而测算出其相应的出口贸易效率。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铁路运输时间节省及运输距离减少均能够有效提高出口贸易效率,且铁路里程的缩短还具有稳定出口贸易效率波动的作用;同时,要素禀赋对出口贸易规模影响显著,政府干预度对出口贸易效率及其波动性也有显著影响。经过测算可知,当前我国各省市平均的出口贸易效率约为67.3%,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地区差异特征,今后仍具有较大的出口贸易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11.
At the time of the conclusion of free trade areas (FTAs) between the USA and Middle‐East and North African (MENA) countries, there is a lack of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urrent US export position with regards to these countries, and the US export potential in this area. From recent developments of gravity models, this paper derives an estimable equation which includes various trade resistance variables, notably border effects, multilateral resistance as well as specific bilateral effects. The model is tested in order to scrutinise the impact of these variables on US exports to MENA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US export potential in this area. To that end, a selection of panel data specifications is proposed, mainly Hausman and Taylor models as well as Arellano and Bond dynamic models. Results unambiguously indicate that as compared to the other OECD countries, the USA suffers from a substantial trade integration deficit with MENA countries. This is reflected by the strongly negative values of the US‐MENA bilateral fixed effects, as well as the high bilateral border effects. In addition, the estimated actual/potential US export ratio to these countries is only 0.76. Therefore, implementing an FTA between the USA and MENA countries may allow the former to progressively improve its export position in this area. This would also help MENA countries diversify their supplying sources.  相似文献   

12.
政治利益与决策如何影响经济成为近年来学者关注与争议的焦点。文章基于中国视角,选取96个国家1992~2015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双边政治距离、经贸往来与文化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如下:首先,政治距离显著降低了中国与贸易伙伴国间双边贸易往来,双边文化的差异则加深了彼此的政治风险,显著提高了双边贸易对政治距离的敏感性(偏效应)。其次,上述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危机后的经济复苏阶段,中国与伙伴国的贸易往来却独立于双边的政治距离。最后,当对所涉及的贸易产品进行细分研究时,发现主要是在食品和活动物、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这四类产品的贸易中显著存在上述贸易损害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考察2000-2008年间中国对120个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商品出口数据,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计量方法,本文揭示了我国出口潜力的地区分布与历史演变特征,并测算了后危机时期中国的出口潜力。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贸易自2007年开始转入"出口不足"状态,特别是对亚洲近邻的市场拓展相对滞后。展望后危机时期,在全球经济保持稳步回升的条件下,中国在2010-2015年间潜在的出口增速可达31.1%。综合出口潜力的规模指标与成长性指标,我们认为,后危机时期中国出口市场结构调整的总体导向应是:在保持欧美传统市场份额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将市场重心逐渐转向出口潜力较大的亚洲和拉美新兴经济体,进一步密切中非经贸合作关系,使其成为未来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潜在对象。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和出口效率,以及中印双边的贸易潜力,提出了中印贸易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中印双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且在两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效率小于进口效率,出口和进口贸易潜力最大值分别为794亿美元、177亿美元;互相削减关税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促进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建议中国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从印度进口,积极推动RCEP尽快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考虑供给因素、结构变化的出口决定模型,采用两方程方法和单方程方法研究了外国GDP、中国GDP、结构变化、汇率与我国17个双边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给因素、结构变化对我国双边贸易有重要影响,供给因素对我国与美、澳、马、巴、新、泰、加进口及出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结构变化对我国与德、印、加进口及出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汇率对中国对15个贸易伙伴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采用出口除进口表示贸易收支做法的单方程方法的研究存在严重错误。经济增长模式对双边贸易有重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对改善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国别分布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文章通过引入制度环境与双边关系,构建了用于解释OFDI出口创造效应国家异质性表现的理论模型,并以2003~2018年我国对4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与出口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沿线国家的OFDI出口创造效应虽存在,但较小;东道国制度环境对OFDI出口创造效应具有正向影响,但在2010年后则发生逆转;双边关系的改善能进一步提高制度环境对OFDI出口创造效应的调节力度;OFDI出口创造效应在制度环境、双边关系"双优"的国家上表现得最突出;双边关系对制度环境的逆向调节大于顺向调节。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对EEU成员国出口贸易为视角,运用SFGM模型,选取2009—2018年的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数据对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双边政府廉洁、贸易自由度、物流绩效、OFDI、共同边界等对中国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货膨胀也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但作用不显著。双边的地理距离、是否内陆国、关税税率、汇率等对中国出口欧亚经济联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汇率也具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即加强双边合作,提升清关效率,完善基础设施质量,便利贸易和运输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商品运输的效率,清除双方隐性贸易壁垒;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信贷资金配置规模;积极推动中国与EEU成员国建立自贸区;实现双边资本、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贸易效率,减少贸易阻力。最终着眼于命运共同体及全球价值链视域,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e whether better governance rewards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facilitat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ENA) reg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gions in the world economy, MENA countries suffer from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deficiencies, which generate insecurity and difficult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Despite this f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and institutional quality in MENA countries remains unexplored. A gravity model of trade augmented with governance indicators is estimated for the exports of 19 MENA countries, their 189 trading partners and for all exporters in the period from 1996 to 2013. The main results indicate that improvements in five of the six governance indicators increase exports from MENA countries, whereas better governance in destination countries does not affect MENA exports. Instead, each of the six governance indicators use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ilateral trade for the entire sample of exporters (189). Moreover, the effect of country‐pair similarity in governance indicators suggests that a similar level of regulatory qu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countries increases exports from MENA countries. Similarities in voice and accountability also foster exports for the average exporter, but not for MENA exporters.  相似文献   

19.
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运用多项指标系统描述了1995-2003年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特征。相对贸易优势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在动物产品、蔬菜水果和烟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优势有所减弱,而在茶类产品、水产品加工产品和蔬菜水果制品上的竞争优势趋于增强;贸易互补性在波动中增强;出口相似性指数表明双方在出口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贸易强度指数显示中国与原欧盟以及扩大后的欧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应该发挥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优势,扩大对欧盟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