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境外利率持续走低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利用境内外利差、汇差,充分发挥境内外市场客户资源和资金价格优势,通过贸易融资和金融衍生产品组合,适时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表外无风险套利组合产品。表外融资加大了外汇资金净流入,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同时存在规避外汇监管和监管套利的现象,亟待规范。一、业务模式当前,表外融资组合产品主要包括进口代付、进口保付加  相似文献   

2.
当前境内外利差、汇差的存在使得企业境内外融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促使境内企业更多倾向于境外融资,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成为境内企业境外筹集资金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快速发展,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在缓解境内企业融资难的同时,也对跨境收支带来一定冲击,政策管理上的宽松还可能诱发其监管套利,因此,在鼓励其发展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张德进 《中国外汇》2013,(21):74-75
贸易融资的基本目的是满足企业贸易支付需要,但在汇率不稳定、存在境内外利差以及监管限制的情况下,规避政策和套利也往往成为贸易融资的重要目标。从实践来看,基于企业信用的贸易信贷行为,对跨境资金净流入影响微弱,但基于银行信用的贸易融资,其规模扩大则是推高跨境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对贸易融资监管的有效眭,能有效防范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流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内地与香港贸易异常增长的现象,深入剖析内地与香港套利贸易的状况、成因及影响,认为当前内地与香港套利贸易是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内地与香港之间利率和汇率差异较大、有关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内地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遏制内地与香港之间套利虚假贸易,要拓展外贸企业的盈利空间、逐步降低内地与香港的利率和汇率差异、建立和完善针对套利贸易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全国外汇存款出现了迅猛增长,引起了多方关注。根据对泰州市的典型调查,发现主要是套利因素所致,且随之出现外汇利率大幅上行、存贷利率倒挂、贷存比大幅下降和套利现象盛行等异常现象,这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货币供应、利率市场化建设以及外汇管理均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文章从提高监管针对性、加强跨境代付融资监管和通过价格杠杆合理引导市场竞争等方面就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外汇监管中发现,部分企业嫌疑存在借助融资实现跨境资金套利行为。根据相关企业套利交易背景和目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资金空转型融资套利。部分企业利用境内外本外币较大利差(两者相差2%~3%),从境外获得大量融资后“囤积”起来,存入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等,以获得较大的套利收益。如A公司主要从事黄金进料加工,黄金进料加工费为6元/克(进出口差价),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由于欧美国家为应对欧债危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境外LIBOR利率不断下降,3个月LIBOR最低仅为0.48%;相比之下,境内资金流动性不足造成利率高企,境内外剪刀差十分显著。在当前境内外存在较大套利空间的情况下,一方面银行通过融资业务帮助企业解决短期资金融通.另一方面银行为企业利用汇差、利差套利而融资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后者加剧了当期跨境收支的波动性以及资金流和货物流的背离度,对实施有效的外汇均衡管理形成了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境内外正向利差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纷纷加大投入,将创新贸易融资产品作为争揽客户、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贸易融资组合产品因此获得快速发展。调查显示,贸易融资组合产品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帮助企业避险套利、稳定外贸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偏离程度,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弱化了监管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角色已从“龙套”转变为“最佳配角”,人民币业务范围全面涵盖了贸易收付、资本金、外债、跨境融资等方面。人民币的境内外流通和存放产生了获利空间,精明的商人、经验丰富的银行专业人士相互合作,达成双赢共识,利用利差与汇差进行套利。应该怎样看待这种行为呢?是禁止还是鼓励?本文分析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套利产品,结合各部门的有效监管,在严格真实贸易背景的前提下,提出适当鼓励“合规”套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三方融资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银行外汇负债能力对外汇资产规模的制约,为银行拓宽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汇率机制改革下贸易融资发展中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贸易融资业务因其特有的融资和避险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但目前贸易融资业务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对汇率机制改革和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由此笔者提出一些建议:银行要转变经营思路、加快人才培养;外汇管理应完善贸易融资结汇管理、协调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和出口核销监管,实行信贷登记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服务贸易由于涉及的项目种类繁多,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现行的以商业单证为审核要点、对逐笔交易进行监管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完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加大服务贸易改革力度方面,研究建立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体系,探索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黄艳霞 《河北金融》2010,(10):53-55
2009年以来,随着境内外汇流动性日趋紧张,商业银行纷纷运用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产品帮助境内企业和个人获得境外贷款套取本外币利差和境内外汇差,如海外代付协议付款等,这些跨境表外融资产品的过度运用扩大了贸易信贷规模、加大了外汇净流入压力。本文通过对银行跨境表外融资情况的分析,评估其对外汇收支形势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工作中涉及政策、法规和监管系统中存在的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作用收效甚微;服务贸易法规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现行的外汇管理法规已不能适应服务贸易的发展;系统操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大非现场监管培训力度,增强监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和敏感性;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深化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提高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水平;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使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商业银行对贸易融资业务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强,然而虚假贸易融资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成为银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核的难点之一。随着外汇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一线业务管理责任。与此同时,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则推动了我国外汇管理由以他律为主向他律和自律相结合转变,在加强贸易融资业务管理方面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贸易融资是指银行为进出口商办理外汇资金结算业务并为其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或信用便利。贸易融资衍生产品是利用境内外汇差、利差,在单一进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组合。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步伐加快,贸易融资衍生业务快速增长,由于监管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银行在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国际收支平衡造成了不利影响,对现行监管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进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出口企业人民币汇率避险需求明显增加,银行也适时推出了部分新型贸易融资组合产品,有效地满足了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多样化财务运作的需求。然而,银行新型贸易融资产品在运作模式、市场需求、套利成本收益等多个方面都对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和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应加以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境内外融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银行、企业通过资金曲线运作从中获取短期双赢,但在宏观层面上却进一步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最终会影响到微观经济效率。本文选取了一个境外投资案例,对其资金曲线运作手法、套利模式等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对当前合法合规套利资金的监管方式进行了延伸性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人民币汇率走势进入一个新时期,在岸市场汇率、香港离岸市场汇率、境内外人民币汇率预期等汇率因素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愈发凸显。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情况下,企业持汇意愿增强,购付汇节奏加快;偿还国内外汇贷款购汇、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等也显著增长,融资套利模式不断推陈出新。7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上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再度发布《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支持守法合规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遏制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行为,防范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金融人士分析指出,外汇局此时发布《通知》,主要是源于近期外汇占款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量的境外融资机构借"贸易形式"来中国套利,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据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