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渝华  樊力  唐亮 《商界》2009,(11):86-95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如何走出去?怎样走出去?这的确是一个严峻而值得深思的课题。我们试图去找出和解析这样的规律,并给更多的中国企业留鉴:那些壮志未酬的企业,也曾一样地深谋远虑,为何还是掉进了海外并购的重重陷阱?他们为什么失败?失败在什么地方?而从那些已经成功走出去的企业身上,又能否找到跨越并购之槛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郎咸平 《商界》2007,(6):104-104
企业家和商界精英应该突破传统的僵化思维,抓住行业本质,在企业出现发展停滞的情况下,推动企业成功“突围”。像西班牙的Zara,该服装品牌大多数人听起来不知名,却在2003年之后席卷全球。知道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委派· 企业家的成功往往建立在他人的努力之上。身为一名企业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聘用一流人才,并使他们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才能。 可事实上,仍有不少企业家天天强调委派的重要性,同时,却又找出种种“理由”不去实行,说什么“委派委派,到头来还得我亲自来”,“面面俱到地布置任务比自己动手去做更浪费时间”……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绝不  相似文献   

4.
雨谷 《市场周刊》2004,(34):43-43
成功企业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君不见“创业难,守业更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家都觉得海尔成功,但张瑞敏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华为在最成功的时候,其总裁任正非却做了两篇很有名的文章,即《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和《华为的冬天》。为什么?这正是成功的企业家必须经常考虑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企业家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5.
我们为什么要赚钱?我们赚了钱又该怎么办?如此貌似简单的问题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求解只是答案不同抑或求解不同人的“活法”也不同,有的人因为赚钱或者赚了钱而活得快乐,有人则因此痛苦疲惫不堪张坤说自己称不上是“企业家”,顶多算个“老板”——他是广东东莞天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经赚了钱且现在仍在赚钱从痛苦到快乐他有着鲜为人知的心理历程。现在,他只是个快乐的富人.名利离他很近又很远。在人们为“仇富现象”焦虑不安的今天,“张坤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家,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多年中,却鲜有举世瞩目的企业家出现?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企业家过度明星化之中。当企业的创始人和 CEO 们纷纷挤进明星圈,对远离他们企业的时新话题不断发表着高论,他们也就渐渐疏远了他们的专业和企业事务。企业家明星秀,与中国流行的商业思维有着密切联系。这种商业思维认为,投入多大的广告,占领多大的渠道,做多大的企业。这种现象在电子、房地产等行业尤其明  相似文献   

7.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这些问题很难简单地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规模、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努力程度等方面为其找出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成功与失败的区别是如何去做,而不是多少知识 俗话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干。夸夸其谈只会浪费时间。当今社会,人们大谈什么“旧经济”、“新经济”,似乎新旧之间有多大差别,其实不然。 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说得好:“好的主意不难找出。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成功需要什么,而问题是如何实现成功,这是最难的。”这位总裁的话实际上道出了多数传统行业老总们的心声。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别就在于如何去做,而不在于他们有多少知识,多懂行。  相似文献   

9.
崔建中 《商界》2011,(6):96-99
有了问题,客户才会产生痛苦;痛苦足够大,才会产生需求去购买;有了购买,才会产生销售。开篇之前,先讨论一个很无聊的问题:客户为什么要买东西呢?答案是:因为客户有需求。再问:客户为什么有需求呢?答案是:因为客户有问题(要解决)。再问:有问题就会有需求吗?答案是:未必!我长得不漂亮(这是问题),难道就一定要去整容(这是需求)?再问:到底想什么办法才能让客户购买呢?  相似文献   

10.
王育琨 《商界》2006,(12):92-92
为什么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家.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多年中,却鲜有举世瞩目的企业家出现?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企业家过度明星化之中。当企业的创始人和CEO们纷纷挤进明星圈,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惊叹、佩服温州人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之余,不禁会想:温州人与我们同为中国人,为什么他们能成功,而我们却不如他们呢?人们常说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细究起来,主要是思路的不同。思路带来财路,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温州人的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职业经理不能像我一样认真而敬业?”最近,一个企业家朋友这样跟我抱怨。朋友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近年公司、业务虽蓬勃发展,似许多事情却变得力小从心,随着组织结构的壮大,企业凝聚力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脆弱,这让他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3.
预告     
《中国市场》2011,(8):9-9
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 2011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于2011年2月15日-17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十年新思维新力量”。2010年,亚布力论坛走过了第一个十年,这也是新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这十年的跌宕起伏、风云巨变,让人无法忘怀。但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未来,探寻下一个十年的种种可能——我们国家的未来会朝向何处发展?每个企业将面临怎样的新机遇?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唱主旋律的时代,企业的工作重心变了,唱主角还是唱配角?党委书记怎么给自己定位?经济在转型,社会在转型,企业在转型,党委书记的工作方法要不要变?怎么变?人们说,一切都在变,惟一不变的是变化,人岂有不变之理?党委书记的工作对象是人。那么,党委书记又该怎么变呢?国家、社会、企业又要求党委书记怎么变呢?这里有五位党委书记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唱主旋律的时代,企业的工作重心变了,唱主角还是唱配角?党委书记怎么给自己定位?经济在转型,社会在转型,企业在转型,党委书记的工作方法要不要变?怎么变?人们说,一切都在变,惟一不变的是变化,人岂有不变之理?党委书记的工作对象是人。那么,党委书记又该怎么变呢?国家、社会、企业又要求党委书记怎么变呢?这里有五位党委书记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唱主旋律的时代,企业的工作重心变了,唱主角还是唱配角?党委书记怎么给自己定位?经济在转型,社会在转型,企业在转型,党委书记的工作方法要不要变?怎么变?人们说,一切都在变,惟一不变的是变化,人岂有不变之理?党委书记的工作对象是人。那么,党委书记又该怎么变呢?国家、社会、企业又要求党委书记怎么变呢?这里有五位党委书记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唱主旋律的时代,企业的工作重心变了,唱主角还是唱配角?党委书记怎么给自己定位?经济在转型,社会在转型,企业在转型,党委书记的工作方法要不要变?怎么变?人们说,一切都在变,惟一不变的是变化,人岂有不变之理?党委书记的工作对象是人。那么,党委书记又该怎么变呢?国家、社会、企业又要求党委书记怎么变呢?这里有五位党委书记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唱主旋律的时代,企业的工作重心变了,唱主角还是唱配角?党委书记怎么给自己定位?经济在转型,社会在转型,企业在转型,党委书记的工作方法要不要变?怎么变?人们说,一切都在变,惟一不变的是变化,人岂有不变之理?党委书记的工作对象是人。那么,党委书记又该怎么变呢?国家、社会、企业又要求党委书记怎么变呢?这里有五位党委书记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上榜理由:“史玉柱”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狂妄”、“狡猾”、“聪明”和“幽默”,也可以用来描述“首富”、“首负”、“知识分子”、“企业家”和“风云人物”。正是这些个性独一无二的组合,让史玉柱从创业偶像到最失败的人,再到“中国失败者”再度成功的第一范例。  相似文献   

20.
吴海 《中国市场》2007,(25):10-12
汽车用品行业所盛行的“开会风”也许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这并不表示其他行业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与纷繁复杂的商品交易市场相关的会议该由谁去组织?该如何去组织?怎么样才能把会议开好,让与会者都满意?吴海先生的文章值得所有会议组织者和与会者去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