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与计价的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按能量计量与计价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天然气贸易和消费计量与结算方式。随着进口天然气的大量引进以及我国天然气供应系统的复杂化,我国对于天然气按体积计量和计价的方式将难以协调国产气与进口气贸易结算问题,难以适应多气源、多类型、多路径联网供气的天然气销售格局,难以解决天然气价值扭曲问题。因此,实行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在我国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实施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的技术标准基本具备、技术设备配置基本符合要求、发热量量值溯源技术体系也基本满足要求。相关单位已持续开展多项前期研究与模拟试验,企业与用户普遍赞同实施能量计价。未来更多的是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施标准,建立更高水平的天然气量值溯源体系,建立天然气质量监督体系,出台合理的天然气能量价格政策,支持和引导天然气实施能量计量和计价。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由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陈赓良在《天然气能量测定的准确度计算和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针对大规模(贸易)交接计量中天然气的结算方式由体积计量向能量计量过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天然气进口量、消费量的快速增加,天然气计量、结算方式向能量计量转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能量值为基础进行计价和结算的情况下,能量值是影响贸易双方利益的关键数据。根据天然气贸易合同和标准推荐的做法,天然气能量值可按不同的计费周期进行计算,以天然气长输管道计量站现场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能量计算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体积计量不能体现天然气的使用价值和优质优价的贸易原则。能量计量基于天然气蕴藏的内在发热量,是公平、合理的贸易计量方式。应用在线检测技术,通过设计能量计量软件。将在线检测和流量计量有机结合,实现了天然气能量实时自动计量和数据远程监控。采用能量计量,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浅谈提高气体流量计量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越来越高,人们对天然气的计量工作和计量仪表的可靠性、稳定性、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天然气流量计量系统是为贸易结算提供准确数据,避免贸易纠纷的主要方式。一定程度的计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误差过大势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对流量计量系统的误差进行深入地分析将有助于将计量误差降低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计量对我公司至关重要.一方面计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陕西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另一方面天然气计量是供需双方贸易结算的依据.准确计量不但能公平的贸易结算,而且能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消耗、控制成本、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品天然气计量采用的体积计量方式不能反映作为燃气的主要质量指标——热值,以及天然气与人.燃气的热值差别.建议国内商品天然气的计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热值计量方式,以使贸易交接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浅谈原油计量中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油贸易计量数据是贸易结算的重要依据,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做好贸易交接计量,降低贸易交接中的计量误差,一直是原油计量交接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商品原油以管输为主,采用流量计动态交接计量方式,原油动态计量系统中用于原油体积计量的器具主要有差压式、容积式、质量式、速度式流量计。在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保证天然气流量计量的准确性,对于实现公平贸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目前天然气计量发展现状,对我国天然气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流量计量带来的偏差,会导致天然气交易的不准确性与不公平性,对人们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分析我国天然气计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介质压力和温度变化、外界环境温差以及人员计量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不同天然气计量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天然气计量未来发展方向:天然气自动化、远程化方向转移,加大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技术方面的投入,同时制定计算机远程控制管理规范,完善相关的天然气能量计量操作相关规范和标准,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解决我国天然气计量存在的问题,推动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输送含H_2S等酸性气体的天然气外输管道,若有水存在,会造成管道内壁腐蚀,同时有可能形成天然气水合物,造成管道堵塞,影响管道安全运行。因此,管道投运前,必须进行干燥。文章结合伊朗北阿项目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采取油田伴生气进行管道干燥的应用。同时,通过梳理工艺流程,外输管道可以作为油田电站燃料气的应急"储罐",避免电站停机断电,影响油田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说明为什么人们在计量领域会选择由FMC计量仪表分公司(以下简称FMC MS)制造的MPU气体流量计。选择这种流量计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天然气管道的应用要求.还可以广泛服务于全世界的燃气发电站.海上平台,浮式采油、储油和卸油(FPSO)系统.燃气计量和陆上天然气处理厂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每立方米的气价上调0.03元牵动了川渝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也启发人们去探求其中蕴含的实质性问题。在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链条中,资源是基础,管线是联系上下游的纽带,价格是整个系统能否经济的关键。对气价和下游用户(特别是作为用户主体的工业用户)的承受能力问题不进行认真求实的论证,或者认为可以在管线建成之后再讨论,都将埋下重大隐患。降低天然气的成本,可以首先开采丰度最高、成本最低的气田,使进入管线前的井口价有所降低。因此,今后应将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移向我国中部和已铺设管线的两侧。从政府来说,一方面积极协调上下游各方面的利益,一方面大幅度减低天然气上下游企业的税赋,特别是在其发展的初期给予经济上的扶持,将是一条可行的办法,也符合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此外,还可以考虑将化工和发电企业 适当移近气田以缩小管输距离,以及通过环保立法,将污染带来的环境影响计入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天然气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东部天然气资源及天然气管网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东西伯利亚和俄远东地区的油气工业是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勘探程度相对不高。预计到2030年俄罗斯东部总的天然气储量增长量将不少于12万亿立方米,其中,在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西伯利亚地台)增长8万亿立方米,远东增长4万亿立方米。从东西伯利亚、萨哈共和国、萨哈林岛大陆架以管道和液化天然气形式向亚太地区和美国太平洋沿岸出口的天然气在2020~2025年前可能达到800亿~900亿立方米/年,乐观估计将达到1100亿~1200亿立方米/年。此外,东西伯利亚还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氦气生产地和出口地。俄21世纪的这一超大型建设项目,需要巨大的投资。俄罗斯科学院油气地质研究院的专家系统分析了俄东部天然气出口的多种方案,提出了俄东部天然气管网分三阶段建设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陕甘宁气田的开发建设和下游用户的落实.陕西省的第一条长输管道靖西线随之兴建.一期输气能力为5亿m^3/a。在此之后又相继建成咸阳至宝鸡、西安至渭南两条输气管线.靖西输气管线输气量逐年上升.自1997年建成通气以来向下游城市累计输送天然气10.3亿m^3。冬季的用气高峰期日输气量已超过原设计能力.2000年达183万m^3,为保证下游高峰用气.于2001年建成靖边压气站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气垫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气垫薄膜是一种在二层薄膜中间夹杂着整齐排布、大小均匀的空气泡的一种包装材料,由于二层薄膜之间夹杂的空气泡具有良好防振、吸收振动能的特点,因而气垫包装薄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缓冲包装材料,可以代替大量泡沫塑料、纸屑、碎木屑、破布等材料,用于各种商品的包装箱、桶、框中,是我国电子电器产品缓冲包装的首选材料,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建设地下储气库保障"西气东输"供气系统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金坛盆地和安徽定远地区的地下岩盐构造建设盐穴储气库,可以保障西气东输管道在事故检修和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连续安全地向城市用户供气,并且满足出现用气高峰负荷时实现调峰平稳供气的需要。实施西气东输配套地下储气库工程,不仅对于建设西气东输配套安全供气储备系统工程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于今后我国研究和建设石油地下储备工程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廷天然气行业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根廷政府进行天然气行业改革的目的,一是大量吸引投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投资规模,从根本上扭转储产量下降,能源供给不足的局面,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及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三是建立公正透明的监管体制,确保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四是在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使国家的经济收益最大化,1990-1992年,阿根廷政府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对油气行业结构和监管体制进行了配套改革,其核心举措是:行业重组与开发,引入市场竞争,建立现代化监管框架,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得益于行业改革,10年阿根廷的天然气产量几乎翻了一番,预计未来10年还将以每年3.6%的速度增加,我国在参孝国际经验时,应当充分注意与对照国的差异,慎重考虑国家能源安全,资源长期开发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渐家经济利益,增强国内企业生存竞争能力等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以确保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2005年5月23-24日。《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与ARA会议机构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成功地举办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市场与行业发展2005峰会”,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代表和21位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这将会议的主题是“在能源安全和市场化改革抗战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市场与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