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周瑶环 《商场现代化》2005,(33):107-109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两种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本文首先概述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和互补关系,然后阐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跨国公司控制下的融合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两种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本文首先概述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和互补关系,然后阐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跨国公司控制下的融合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一国融入全球化的主要渠道,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两种重要模式.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联系极为密切,两者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从理论角度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有替代和互补两种,即国际直接投资可能减少(替代)贸易,也可能增加(互补)贸易.  相似文献   

4.
商品贸易、要素流动与贸易投资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FDI)是国际经济分工的两种基本形态,传统的贸易理论完全否认国际要素流动的存在.所以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形成了不同的分析框架。但国际经济实践表明,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资本流动)可以普遍发生于各国之间,目前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一体化趋势。研究认为国际间要素流动是国际分工的最一般形式,商品贸易是“要素集”的跨国流动,是要素流动的特殊形态。最后,对贸易与投资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艳华  赵玉荣 《现代商业》2013,(36):102-103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的两种重要形式,二者的关系伴随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而演变。本文从替代关系、互补关系和权变关系三方面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开创性地提出三种关系的演变路径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从分歧到交叉再到融合的趋势具有对应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相互背离的,新古典国际贸易模型的框架完全排斥了直接投资的存在而解释投资的种种理论所采取的分析框架也难以容纳和解释国际贸易,但事实表明,贸易和投资不仅共存,而且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不仅对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也提出了挑战.在分析国际分工变化的基础上,本文就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朱强勇 《中国市场》2010,(49):213-213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跨国界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都能有力地推动一国经济增长,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进行考察,结合当今跨国公司的活动得出结论,并从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吴俊梅 《商业时代》2007,(36):30-31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体系,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前者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后者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东在发生变化.理论研究认为二者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后形成共生关系,目前还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分析框架之内的,国际贸易理论通常不分析国际投资问题,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不从产业或国家层次研究跨国公司行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隔离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对国际贸易和...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产业或国家的层次分析国际贸易的条件和动因,在其分析框架中,国际直接投资是不可能发生的。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从批判完全竞争市场开始的,其分析的层次也仅局限于公司行为和工业组织理论。随着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深化,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交叉与融合的趋势。70年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大理论分析前提的趋同和部分研究内容的交叉;80年代中期以来则出现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一体化的理论;进入90年代,人们更多地从国际微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理论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微观层次的企业行为理论和工业组织理论日益与宏观层次的资源禀赋理论和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基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日益融合的现实,特别是跨国公司一体化生产模式已经深入渗透到各开放经济当中,我国无论是发展对外贸易还是积极利用外资,都应注意这两种政策的协调性,以保证贸易和投资能实现真正的互动和良性循环,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本文将根据1982—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结合中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对中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将会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而中国进口贸易发展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没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逐步突破传统理论框架和假设前提的束缚,呈现出逐步融合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日渐明显.事实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只是同一行为主体对不同国际经营方式的选择,两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决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意义的国际直接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要素流动的范畴,国际直接投资可以经由影响成本进而作用于国际贸易。本文在总结成本在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成本对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可以通过影响成本进而对贸易制度、贸易模式和贸易商品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DFI)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以后,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间资本流动速度也明显加快.当前我国面对全球利用和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鼓励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将是一个事关企业未来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论述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企业走出国门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凭借"走出去"战略,在国际贸易上居世界首位,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基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日益融合的现实,特别是跨国公司一体化生产模式已经深入渗透到各开放经济当中,我国无论是发展对外贸易还是积极利用外资,都应注意这两种政策的协调性,以保证贸易和投资能实现真正的互动和良性循环,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与趋势.本文根据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实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我国弟二产业比例的格兰杰原因,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第二产业比例之间有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历史车轮。尽管国际贸易的起源先于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却是国际贸易更大的加速推动力量。现在世界已步入金融时代,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业已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认真解读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国际投资促使国际贸易立体扩散和国际投资推进传统贸易方式改变等三个层面,对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主要方式。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既存在互替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在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跨国公司在其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如何选择和协调其生产活动,是选择出口贸易,还是选择国际直接投资,它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动态的,体现一种综合的协调和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