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仰卧服药。患者仰卧吞服片剂,胶囊剂,易使药物粘着食道直接刺激食道拈膜引起溃疡。所以不宜仰卧服药。二、干吞服药。有人喜欢借唾液干吞药片。这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药片干吞易卡在食道中,剌激食道粘膜引起食道炎,严重者可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3):195-197
亲水性聚合物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MPC)等物质在溶出介质中会发生水化作用,膨胀生成网状凝胶,常加入口服药片中以制成控缓释制剂,起到调节药物释放速度及其在体内释放位置的作用。亲水聚合物在膨胀的过程中形成数层凝胶层,在药片被侵蚀的部分,所含有的药物均被释放,而在药片的膨胀部分,药物经由凝胶网状空隙溶解释放,这些不同的凝胶层由膨胀边缘和侵蚀边缘作为分界面,因此研究药片溶出时膨胀边缘和侵蚀边缘两层边界的位置可以揭示出药片膨胀和药物释放的机制,是控缓释制剂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常用的研究方法,重量法、光学图像观察法、核磁共振成像法和超声波法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服药驱蛔是治疗蛔虫感染的有效方法,但服药季节的不同,其疗效也不相同。有人认为夏季驱蛔效果好,理由是夏季人们吃生冷的蔬菜、瓜果,喝生水较多,感染蛔卵的机会也较多。其实不然,因为从人吞食感染性蛔虫卵到发育为成虫,大约要在人体内经过60-70天的时间,而且幼虫在发育阶段要在人体内进行一次“旅游”,即感染期蛔虫卵被人经口吞食后,进入小肠发育为幼虫,幼虫钻入小肠粘膜或粘膜下层,经淋巴管或微血管进入静脉、肝、右心到肺,然后经气管、会厌、食管、胃再进入小肠定居发育为成虫。因此,夏季感染,药物对正在人体内“旅游…  相似文献   

4.
《乡镇论坛》2010,(1):45-46
当药片被掰开后,隔膜遭到破坏,于是药物迅速释放出来,这样就达不到缓释和长效的目的。因此,大部分长效降压药都不能掰开服用。  相似文献   

5.
1、药物牙膏能抑制或杀死口腔致病菌,但也能杀死常驻共栖菌,造成口腔正常菌群失调,影响口腔健康。2、经常使用药物牙膏刷牙,部分药物可能会进入肠道,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导致人体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K。3、3~4岁前的儿童使用药物牙膏,会有1/8~1/4左右的牙膏被他们吞入胃中,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过敏等。专家建议:1、健康人群最好选用普通牙膏,达到清洁口腔即可;2、药物牙膏仅起预防作用,不能治疗牙疾;3、药物牙膏有很强的适应性,不宜长期使用某一固定品牌;4、最好找口腔专业医生咨询,根据自己口腔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牙膏…  相似文献   

6.
医生开药后,总是嘱咐病人用开水送服,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开水含杂质少,不会与药物起什么化学变化。最重要的是水能帮助药物顺利通过咽喉、食道到达胃里。使干涩的药片和刺激性的药水,不致于停留在食  相似文献   

7.
许金星 《活力》2006,(2):202-202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arointestinal hanorrhage)系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属于此范围。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死亡率与病因误诊率较高。为了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失血量的估计,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固体饮料是指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抽提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含水量不高于5%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经冲水溶解后即可饮用的食品。固体饮料以食用方便、卫生,独特的风味、品种多样等优势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果汁的真相     
《企业技术开发》2001,(8):31-31
果汁可能是最接近纯水果的东西,但是,有时却与我们的希望相差甚远。对于果汁,有些真相你是必须要知道的。(1)果汁含有的营养比水果少很多。当水果压榨成果汁时,果肉和膜被祛除了。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C也被大大减少了,而维生素C是你必须大量摄取的。如果这种水果本身含有的维生素就很少,比如苹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几乎被祛除得一干二净。(2)含有较多营养的水果通常制成的果汁营养也较丰富。比如柑橘类的水果。但是,有时在果汁中会被人工添加一些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请仔细看标签,弄清楚里边含有些什么物质。可…  相似文献   

10.
一、万一被鱼刺、小骨头卡住食管,不要硬咽,也不要用手抠,咽和抠者会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伤及血管造成出血,甚至引起感染。这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张大嘴,用镊子取出异物。如卡入的位置过深,应立即到医院处理。民间传说的“喝醋溶解鱼刺”并无科学道理。二、万一孩子玩玻璃球等小物件,误入腹中,应速将二三两香油熬至沸滚,加入少许蜂蜜或白糖,稍凉之后让孩子服用。24小时后,小球会自动随粪便排出体外。三、万一孩子吃花生、糖果或瓜子等食物,误入气管,应立即将孩子横抱,头部向下,在背部拍打,让异物咳出。如无效应迅速…  相似文献   

11.
如今,果汁饮料成为许多童的伴侣。然而,果汁饮料人工色素的危害却不容忽视:过量色素进入儿童体内,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00名儿童调查发现,其中有70%有喝饮料不喝水的习惯。这些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美国阿尔特·爱因斯坦医学中心对100多例贫血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其中80%以上有饮用果汁的嗜好。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会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铜缺乏将会影响血红蛋…  相似文献   

12.
美国强生公司因成功处理泰诺药片中毒事件赢得了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同情,在危机管理历史中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3.
随着自我防病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身边总要备上一些药品或保健品。可时间一长,一些没有标明有效期的中药制剂是否还能用呢?其实,可以通过以下察形观色的方法,辨别久放的中药能否继续使用。1.口服液:若药瓶中有悬浮物,颜色浑浊不清,有大量沉淀,开瓶时有爆瓶现象或气体冲出,口感发酸,说明已变质,不能再用。2.片剂:常用的有素片和包衣片,如草珊瑚含片、丹参片等,这些药片容易受潮而出现裂片、发霉。如药片松散、变色、粘连,则不宜再用。不过有些糖衣片虽然表面颜色不均匀,但芯片色泽和质地仍教好的,仍可以应用。3.胶囊剂:…  相似文献   

14.
果汁是水果的精华,它不但具有果实特有的色泽和香气,而且味道清新,甘美可口,无怪乎人们称它为现代都市人的营养佳品。果汁是指将水果加工制成未发酵的汁液,含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品,果汁含量为100%。果汁饮料是指在果汁(或浓缩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一种不充二氧化碳气营养型饮料,其真正的果汁含量不低于10%,如橙汁饮料、苹果汁饮料等。  相似文献   

15.
一、标样与试样分解(溶解)条件与要求样品分解必须完全,在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应挥发损失,不能引入被测组分和干扰物质。检测磷、硅、锰、铬四元素,要求标样与试样成分含量相近,试样与标样含其他杂质成分相似;要求用硝酸溶液分解样品,因为分解液要用来测磷,所以不能用磷酸溶解样品,由于用盐酸或硫酸溶样,部分磷因生成磷化氢而  相似文献   

16.
特养三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饲料高营养,造成营养要素失衡。1.追求高蛋白。有些养殖户在特禽正常饲料中加入蛋白质含量高的物质(如骨粉、鱼粉、奶粉、虫蛹等),由于雏禽肾代谢功能还很不完善,致使机体产生的大量尿酸盐不能顺利排出,沉积于内脏器官或关节表面,引起痛风。有的养殖户在饲料中加入的鱼粉超过10%,甚至更高。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它能刺激胃酸大量分泌,而使雏禽的胃局部受损,发生肌胃糜烂症。2.追求高脂肪。一些养殖户在正常饲料中加入过多的动植物油脂,使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造成特禽脂肪肝综合症、腹水症等。3.过量…  相似文献   

17.
胃药的服用时间不可随意,要科学选择服药时间,以保证最大的药效、最小的副作用。饭前服胃动力药吗丁啉、胃复安及西沙必利等,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中食物排空的功能,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恰到达高峰,使整个上消化道在药物的疏通下能正常运转。饭后服某些碱性药物,如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等,主要对过多胃酸起中和作用,可在饭后一至三小时服用,但不宜久服,否则会引起镁中毒,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饭间服含有胶体枸橼酸铋的得乐、迪乐等,可杀死幽门螺旋杆菌,但需与胃粘膜接触才能发挥作用,宜在饭间服用。睡前服抗酸药如西…  相似文献   

18.
罗影  四海 《英才》2008,(8):110-111
硕大无比的方脑袋、天线一样的头发、芝麻大小的眼睛,鼻子上常常贴着创可贴,却规规矩矩地穿着衬衫、扎着领带……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漫画人物在虚拟世界里,每天模仿着真实的生活,引起众多白领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片剂在给药后必须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后方能奏效,固体制剂中的药物在被吸收前必须经过崩解和溶解,所以说药物从制剂内释放出并溶解于体液是被吸收的前提,而溶出的速度和程度称溶出度。文章从物料、工艺等常见因素进行分析,为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对预防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计量检定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量具、环境条件、人员自身影响以及被测量值不能使用有限位数的数值来表示等因素的变化,因此所获得的测量数据和被测量的真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即为“误差”。在上述引起误差的各种因素中,检定人员引起的人员误差占有相当大的部分,而它又往往在采取各种措施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或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