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桁林 《经济学动态》2003,(11):8-41,50
一、引言 “双重模式转换”是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他是最早一个提出“双重模式转换”的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国光深入地探讨经济改革模式,明确提出“双重模式转换”:所谓双重模式转换,包括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两个方面。在经济体制模式方面,过度集中的决策权力  相似文献   

2.
林珏 《经济纵横》1993,(5):10-11
<正> 一、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形成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双重体制。两种经济体制的并存,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同时运行,使得一方面尚未成为独立经济实体的大中型企业仍在计划经济基础上运行。另一方面正在成为独立实体的股份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又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运行,这样无论在物资供应、产品销售上,还是在用工制度上都出现双重的运行轨道,障碍了统一竞争市场体系的建立,也扭曲了市场信号。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国家取得收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税收体制和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体制模式决定税收体制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就有不同的税制。而税制反过来影响经济体制型式和体制的经济效能。以市场机制为依托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即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体制,需要以资源税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新的一轮改革浪潮,以其理论的深刻性、目标的明确性和实践的大规模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经济体制根本改革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确立的新经济体制,是一个既不同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模式,又不同于南斯拉夫、匈牙利和我国的经济体制模式的、崭新的商品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在苏联的经济体制模式转换中,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转换只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对苏联经济新体制中宏观调控模式的内容、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来几次出现宏观经济失控的事实表明,建立完整、有效而灵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已经不是一个在理论上继续探讨其必要性的问题,而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是在一种双重体制中运行的。本文不打算展开论证双重体制为什么不可避免的理由以及它的利弊,经济而只是把双重体制看作一个院室的存在考察双重体制下供求形成的特点以及实际均衡衡态。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沿着“逐步减少指令性分配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尽管如此,传统的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所特有的行政分配的基本格局尚未根本改革,而当前双重经济体制中的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几乎所有环节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7.
转换经济体制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换经济体制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是90年代我们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积极主动地搞好"两转"的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共同体经济体制是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体制性根源,经济增长方式则是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表现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与速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考察我国经济运行轨迹,我们可以看到,速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建  相似文献   

8.
论双轨体制改革与二元结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正处于体制模式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转变,当前正处于双轨体制并存时期;经济发展模式由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向内含发展的集约型转变,现在处于二元结构转换的阶段。我认为,研究解决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模式转换不能只限于分别、孤立地研究双轨体制改革、二元结构转换本身的问题,因为二者在客观上存在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模式作为经济体制在财政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经济体制转型对财政根本要求的一种反映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目标任务;积极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等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双重变革时期。如何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纵论各国发展模式,比较各类经济体制,分析各种经济政策,已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由刘伟和杨云龙合著的《比较经济学——发展·体制·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一书,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消费模式的转换李文新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双重转换的重要时期。对消费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我们必须从经济发展战略和基本国情的高度加以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实现人民生活"小康"的战略目标具...  相似文献   

12.
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沈立人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国内第一本研究两个根本性转变问题的专著。早在80年代后期,他们就提出过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并对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僵化经济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抓住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回答从哪里入手改革僵化体制模式的问题。我从1979年开始提出僵化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经济同计划经济相统一的传统理论(简称有计划的产品经济论)。刘国光同志则认为,僵化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不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论,而是无计划的自然经济论。他认为:“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一种过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不承认计划经济必须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自然经  相似文献   

14.
展秀英 《经济师》2000,(5):75-75,77
在经济改革中 ,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说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解决好经济体制的改革 ,有利于我国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 ,财务体制改革与之紧密相连 ,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务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笔者拟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对体制的认识经济体制是国家组织领导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的总称 ,是一国为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和动力问题所确立的一组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和合理安排动力问题是经济体制的两个基本功能。一般讲 ,经济体制由决策、信息、激励和约束四种机…  相似文献   

15.
啜文 《经济问题》1989,(1):43-45
(一)商业作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社会分工部门,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营模式正在逐步转换,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流通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但由于经营模式的转换有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直接影响着商业  相似文献   

16.
<正> 经过14年改革,我党十四大最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这一目标模式,是随着改革的推进,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本质上是对我党以往提出的几种体制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一)在改革实践中选择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我党在认识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前后.经过对十年动乱遗留的经  相似文献   

17.
<正> 当今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这一带有历史性的的转换,不是在原有经济体制框架内枝枝节节的修补或改良,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实际上是一场体制转换的革命。一、推进体制转换需要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既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场“换体”的革命,因而必然要触及经济生活的一些深层问题。 (一) 关于国家所有制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1978年以来,我国在财政体制和宏观经济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改革的成效如何?它们对我国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了哪些影响?进一步的改革应当怎样进行?目前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转轨期中介组织的改革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中,层级组织和市场组织是两种最基本的体制形态。企业与政府都属于纯粹的层级组织,市场组织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平行结构。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则活跃着各类中介组织,这些中介组织介于各经济主体之间,为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而从事沟通、协调、公证、评价、监督、咨询等活动。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中介组织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又经历脱钩改制、归类合并等改革整顿,其间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一、我国现有中介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20.
王耀山 《经济师》1993,(10):19-20
<正>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有较大的差别,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在两种体制下,其行为动力、目标和运行规则都不相同,就像两条轨距不同的铁路,要想使机车从一条道上转入另一条道行驶,就必须进行一番改造工作。让公有制经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通过公有制的内部结构改革和外部经济体制改革,以创造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对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制企业继续进行所有制内部结构改革,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