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生产力研究》2005,(6):116-118
非营利组织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组织。当代我国非营利组织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和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一样,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则有赖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赖于非营利组织诚信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民间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现,弥补了政府和企业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的不足,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的第三大部门。然而,该组织还不是非常成熟和完善,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财务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组织的发展,因此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完善组织财务管理体系已成为民间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指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非营利组织(NPO)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成为当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涌现出来,使得这一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再加上一些商业企业也进入了社会服务领域,更加剧了非营利领域的竞争。如今,非营利组织面临着顾客背弃、会员减少、机构成本上升、捐赠与资助减少等诸多的生存压力。因此,如何提高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竞争力,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成为每个非营利组织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力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温艳萍 《经济师》2008,(8):27-2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和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非营利组织将在解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上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文章试图以中国非营利组织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为依据进行实证研究,构建非营利组织的指标评价体系,力求为我国地区间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李雄平 《经济师》2013,(10):77-7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非营利组织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益性服务、关注社会分歧、体贴个体需要、提高社会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非营利组织中存在着财务不透明的现象,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已经成为制约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对于提升社会公信力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关系,并对导致财务不透明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给出了增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府重新定位了非营利组织的地位,将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对待,有重点的给予非营利组织资金支持.非营利组织如何正确地使用财政资金、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某高校为例,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资金进行分析,认为非营利组织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范围、提高使用透明度、加强绩效评估等方面入手予以规范,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符合公共利益,推动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作为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迅速成长,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由此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如何与非营利组织协同发展以获取竞争优势成为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将触角伸向非营利组织,对企业通过非市场化行为获取竞争优势进行研究,探讨了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协同的必要性、协同的方式,构建了协同获取竞争优势的机理模型,指出企业协同非营利组织不仅改善了企业所在的竞争环境,而且影响着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以此为我国企业协同非营利组织提升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开展,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已经日益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不断活跃在各种社会问题比较集中的公益领域。同时,资金利用率低下、管理秩序混乱、未来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因此,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绩效评价越来越受到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关注和重视。所建立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特点和财务管理视角出发,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陈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69-271
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背景下,深入研讨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是有必要的。厦门在区域发展中拥有许多优势,厦门应当进一步发挥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推动全国区域合作平台的建设。通过分析厦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厦门非营利组织发展,力求能为促进厦门经济发展,推动海峡经济繁荣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解决非营利组织筹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已经开始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资金不足成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非营利组织的设立需要资金,非营利组织在自身职能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注入各种资源,其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筹资。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social enterprise sector in the UK is going through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and is being seen by government as another important vehicle for delivering public services. As a result the issue of public trust in social enterprise is of growing importance. While there is a growing literature on the governance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ith some exceptions (e.g. co-operatives)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s and support needs of social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aimed to help fill that gap.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with governance advisers, board members and chief executives it explores the typical governance challenges faced by social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e paper develops a new, empirically-grounded typology of social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ath, and presents findings about some of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s that are common across the sector and some that are more distinctive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enterprise.  相似文献   

12.
Economists are mainly interested in trust as being growth enhancing, but whether trust is well‐being enhancing is underexplored. This paper examines if trust is intrinsically valuable by using individual happiness data from Japan. I attempt to mitigate the problem of non‐random selection of residents by restricting the sample to non‐movers. I also address reverse causality by instrumenting trust with residential stability, as trust should be higher for a more stable community. I find that trust ha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individual happiness.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pproach suggests that social trust has a causal effect on individual happiness.  相似文献   

13.
周彬 《经济前沿》2012,3(6):138-146
狭义上的社会资本指网络关系、社会规范以及信任程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论文分析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中社会资本发生变化的机理及其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根据理论研究提出应重构农村集体经济社会资本,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转型和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意义。政策含义是:培育农村经济中介和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发挥合作经济的作用,明确供销社和信用社合作性质,同时,基层政府和社区的互动应该有边界。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04年广东省城市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发现,个人因素、社区因素、社会因素都显著影响了居民自身的社会信任水平。年龄越大、单身、有除工作外的其它收入来源、有宗教信仰、担任管理人员、职业变动越少、越乐观、对生活或工作的满意度越高的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次,日常所讲语言不是其所在城市最通行语言、在出现经济困难时得到过街坊邻居、居委会或街道办的帮助、在本市居住的时间越长、在18岁之前就居住在本市、出生地在本省的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第三,对政府、媒体、消费者协会的评价越高以及对工会组织评价越低的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此外,居民的各种信任分布呈现出"差序格局"的特征。我们的研究为建设诚信社会提供了一个系统的信任发展视角: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稳定和谐的社区建设、政府治理的改善、媒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消费者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of the promotion by the Catholic Church of agricultural service cooperatives, called peasant shops, in a rural Honduran municipa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hen to identify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ir success. Three external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the justification for the organizations being provided by a local social agent; access to training and on-going follow-up; and access to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with economies of scale. The following main internal factors were: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leaders in positions of trus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ocial agent; high member contributions, with a view to securing high member responsibility; and high interest rates on member contributions to attract high member con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赋予了社会中介组织重要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体制不顺、监管不力、信用欠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社会中介组织自身的原因,也有体制性根源.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社会中介组织监管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改进社会中介组织监管方式的政策建议:以打破“依附关系”为核心,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监管体系;以落实责任为根本,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准入、运行、退出时的监管制度;以健全行政措施为手段,完善社会中介组织日常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政治技能是员工在组织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鲜有研究探讨员工政治技能与个体行为倾向的关系。以华东与华北地区26家企业203名员工为被试,综合计划行为理论、印象管理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采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探讨员工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员工政治技能对组织信任、一般自我效能、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信任、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员工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尽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都显著相关,但并未在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中表现出所期望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新农保”的福利效应与地方政府信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保”的福利效应对提升政府信任和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参保农民对地方干部信任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新农保这一公共政策实施对农村居民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参保组,新农保明显提升了参保居民的政府信任;在考虑了遗漏变量、自选择等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农保显著提升了中低收入家庭以及中西部地区参保组的政府信任水平。进一步,本文从“物质福利效应”“社交福利效应”和“心理福利效应”的角度考察了新农保福利效应增进地方政府信任的途径,结果表明,参保初期,新农保政策带来的物质福利增加、社交福利改善和心理福利满足均显著提高了参保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但从参保的长期效应来看,新农保的福利效应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从长期看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新农保的实际保障水平和人们预期的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社会创业组织在助人自助、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社会创业组织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社会创业"定义的概述以及对社会创业组织的双重价值的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就社会创业组织如何实现双重价值,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焦点问题,运用了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以社会创业组织与政府为参与者,以"经济性"和"社会性"为策略选择建立一个博弈模型,证明社会创业组织与政府二者可以形成合作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部门逐渐引入竞争,政府在放松管制的同时,为确保有效竞争的实现,还需要重建规制。规制重建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规制机构本身的重建,重点是要实现政企分开和保持规制机构的独立性;二是规制内容体系的完善,重点是要建立包括激励性规制、不对称规制、反垄断规制与社会性规制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