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中央银行对邮政储蓄的转存款政策,养成了邮政金融部门靠余额增效益的经营理念,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中国金融界正发生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变。如何适应这一转变,提高金融业务内涵的生产能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邮政金融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选择。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挑战邮政储蓄的“余额战略”(一)加入WTO后,邮政金融面临的政策风险加大中国加入WTO后,尽管国家仍需要建设资金,但我国财政与金融的相对独立要求不可避免。与加入WTO前相比,中央银行将更趋于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张宏 《邮政研究》2007,23(3):29-30
在2006年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央行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邮政金融的特点,分析了升息对邮政金融的影响,探讨了邮政金融应对升息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邮政市场的开放已列入WTO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议程,中国邮政如何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世界邮政改革的挑战,实现循序渐进和规范有序的市场开放,构建符合WTO规则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邮政市场准入制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一、邮政市场准入制度的诠释WTO体系中的“市场准入”,是指一成员方允许另一成员方的货物、劳务或者资本参与本国市场的程度。“准入”体现了国家法律上的含义,是国家通过实施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对对外开放程度的宏观掌握和控制。由于服务贸易与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本国的民族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经营模式和特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邮政金融的影响,从顶层设计、经营体系及网点功能等方面提出了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郝军  李颖 《邮政研究》2003,19(6):29-31
为给邮政金融进行风险防范与控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章探讨了邮政金融在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对风险的成因、表现作了详细的剖析,指出了风险对邮政金融经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郝军 《邮政研究》2001,17(6):25-26
章对邮政金融应对WTO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业务创新,建立全新的业务体系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裴建军 《邮政研究》2003,19(1):36-37
以应对WTO规则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为目的,通过引入管理扁平化理论,对目前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使用培养等进行了分析,结合目前邮政企业实际,提出了适应外部环境、进行组织机构优化,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措施和步骤。  相似文献   

8.
王世春 《邮政研究》2001,17(2):21-2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加入WTO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WTO对通信市场的开放,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章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对邮政业将产生哪些影响,其中哪些因素不利于邮政通信的发展,哪些因素有利于邮政通信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探讨了面临这些影响因素,邮政如何应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变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我国加入 WTO后 ,利率市场化必然导致邮储转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及存款利率下调对邮政发展的影响 ,并对邮政企业应采用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董晓辉  赵骁  张茜  谷斌 《邮政研究》2020,36(2):15-17
结合当前邮政代理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邮政代理金融增量不增效益的原因,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层面和银行自身微观层面剖析了影响活期储蓄规模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邮政代理金融效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