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信息咨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信息”虽然作为一个正式的名词被人类使用还为时不长,但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人类就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犹如不能缺少空气和水一样。物质、能量与信息三个概念的出现虽有先后,但它们本身是同时存在的,相互结合的。当代科学家公认: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管理和应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和管理的迫切性。1.信息是宝贵的资源:信息看起来不是企业的产品,也不是银行的货币或资金。人们传统地认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生…  相似文献   

2.
论劳动力信息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广博 《技术经济》2004,23(11):27-28
信息是传递中的知识差,是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收益。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同劳动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和能源等可用于经济目的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和可选择性。劳动力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种,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3.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宇宙及宇宙间一切系统的三大要素,无论是绝对遵循守恒定律的物质和能量,或是绝对不遵循守恒定律的信息,都是以结构的形式存在的。结构是它们的根本属性,是事物整体性质与量的有机统一;结构与功能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宇宙间没有无功能的结构,与没有无结构的功能。这是属哲学范畴的一切系统都有的共性。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又有其它系统所没有的、属经济学范畴的特性。本文主要是探讨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浅议信息经济对企业集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提出了研究经济学特有的信息范畴课题,使“信息经济学”一词首次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标志着信息经济学从酝酿阶段进入形成阶段。1980年,美国学者托夫勒出版了《第三次浪潮》;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出版了《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趋向》。这些书的基本观点是:信息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是生产力。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又一种社会形态。随着近几年来的电脑科技的飞跃发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彻…  相似文献   

5.
丁社教 《生产力研究》2004,27(6):78-80,83
生产力是人类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进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我各种矛盾的综合能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与人自身生产力既是生产力的三种类型 ,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也是生产力的三个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创意的稀缺性1.创意的稀缺并不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无论是中外学者的诠释还是网络上的信息,都再次说明创意是一种资源,如同土地、资金、人力一样,人们利用它创造价值,但这种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古典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如同土地、矿产、石油、资金、劳动力等等。物质的有形性,空间与时间的相对性造成了资源的稀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意这个源于人脑的资源当然要丰富得多。尽管“在一个大部分经济价值来源于理念的社会里,原材料和物质财产的重要性大为降低”,并且“知识的共享性……可以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反复使用,创造出新的事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创意真的可以无限地被“制造”出来,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创意”了。  相似文献   

7.
郑英隆 《经济纵横》1993,(12):32-35
<正> 从决策与信息、生产力的关系来说,决策是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作为资源的信息,不管是宏观上的还是中观、微观上的,都必须进入决策层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成为人类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也才能对未来社会发展产生导向功用。从决策的角度着眼,解剖信息进入决策层的过程与特点,无疑是我们认识、开发中国信息资源的一把钥匙。因此,中国企业决策特征与决策问题,当然是中国经济信息资源开发问题研究的起点。一、信源单寡同信息贫乏——“劣势叠加”信息资源,跟物能资源不一样,它以自然界、社会的开发生息为基础,但其丰贫程度主要取决于人的禀赋和后天实践。换句话说,一定时空条件下生存着的人们的体能、智力等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向我们走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思想结晶,早已有之。古希腊就有人指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知识。但把它与经济结合在一起,形成知识经济却是一个新鲜事物。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关于它的含义众说不一,最简单的解释是:在经济活动中,知识作为一种生产投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投入可以代替物质投入,知识消费也可以替代物质消费。乍听起来,这似乎是一种谬论,知识作为无法触摸的东西,怎么能代替实实在在的物质呢?知识代替物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知识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9.
林熙阳 《发展研究》2000,(10):62-63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应用使得人类迈入了信息社会。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围绕着“信息” 这一核心已逐步形成一个产业——信息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提高。而国内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特别是图书馆信息产业化滞后。  相似文献   

10.
张鹏宇 《经济师》2003,(10):246-247
人类社会在交换中创造信用 ,信用一旦产生又反作用于交换 ,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作为信用的核心 ,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信用即属于经济范畴 ,又属于道德范畴 ,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加强德治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实质是打造一个信用国家。  相似文献   

11.
所谓资源是以人类为核心对生态系统的一切成员的评价。人类本身也是一种自然资源。资源按人类进行生命活动和物质活动所取得的领域不同可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而自然生态资源是人类进行生命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基础。自然资源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无限资源和有限资源;有限资源又可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总之,生态系统的一切物质和能量没有废物,因此都是资源。  相似文献   

12.
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正在推动着信息的飞速发展,作为信息系统一部分的档案工作,如何开发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义 信息和能源、材料被认为是当今社会的三大支柱,其中信息的地位和作用最为突出,成为比能源或材料更为重要的资源。社会信息包括多种记录形式,如图书、情报资料、文献等形式,档案是社会信息中多种记录形式的一种,它所含的信息具有原始记录的基本属性,人类最早产生比较完备的记录形式就是档案。档案是任何一个社会和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源性的信…  相似文献   

13.
广义虚拟经济生产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总结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根本规律,为我们解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前提.当今时代,我们不得不拓展新的生产概念,对广义虚拟经济的生产方式作出理论解释.广义虚拟经济的生产力,其特点:一是以信息这种特殊的产品为生产对象的;二是生产量的增长倍率大;三是生产的不平衡性.广义虚拟经济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信息成为人与人结成的生产关系中首要的中介,围绕信息而展开的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点.广义虚拟经济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制信息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这种生产方式正在把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整合到它的范畴中;这种生产方式重塑了产品货币关系;这种生产方式突出了泛媒体在生产中的参与性;这种生产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生产程序;这种生产方式突出了文化与生产的关联性.广义虚拟经济大生产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呼唤信息态自我意识的觉醒;二是企业要在广义虚拟经济生产大循环中求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根据;三是企业要充分重视产品的信息容介,使容介既科学合理又现实可行;四是企业要充分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保有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夏青 《技术经济》2003,22(6):10-11
<正> 能源是指可以产生能量的物质资源,或者说是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它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原动力,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自然环境保护运动,是人们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辨证关系与联系的过程中,通过对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环境稳定三个协同共生关系的不断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5.
人类生态系统中的资源,环境转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类生态系统是由人口,生产、消费、资源、环境所构成的多要素复合系统。这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经济活动为中心,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的多功能综合系统。其核心是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这种循环转化的实质,就是把物质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又把物质产品还原为物质资源的过程。它既体现着经济物  相似文献   

16.
所谓知识经济,亦称“信息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具有信息性、智能性、无形性和创新性等特征。统计信息是管理现代社会所必须的最基本的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信息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在服务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真正起到对统计工作的超前导向作用,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牟丹阳 《江南论坛》2001,(12):27-28
信息是“现象与知识的终结,是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直接或间接的表达”。档案也具有信息属性,它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原生信息。档案资源汇集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档案信息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就不能实现其信息的价值形态。当今世界社会信息化深刻地影响着档案工作,大大促进了档案信息化过程,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和广阔的社会基础。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快捷有效地…  相似文献   

18.
王涛 《新经济》2014,(11):126-128
生产力是人类具有的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生产力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着自然界中其它一切物质和能量所没有的结构、因素、性质和规律等等。它还具有着与自然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即相互联系,又不能相互取代的知识体系。研究、认识和应用生产力科学,是现代和未来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的创造性和知识性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类生产及生存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使知识资源的载体──国民素质的研究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又素质偏低,且面临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及信息革命三重任务的我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1知识经济的来源,使人力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现代经济的增长或者说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以人力资本雇佣资本及其它生产要素加以优化配置实现的,因此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素质及技能对于提高产业的比较优势起着重要作用。表现在产业的知识密集度上升,以结…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不过二万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信息正在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INTER网为标志的信息网络已经建立起来,开发信息资源成为首要任务。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是全球化和网络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应是全球市场、全球产品、全球顾客以及全球性的商业运作体系。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沟通问题凸显出来,管理沟通对于企业来说已不再只是一种技巧和职能,已经从技巧和职能的层面演进到了战略层面的高度,现代企业必须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