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有企业改革的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不否认在局部地区的少数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私有化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国有企业私有化问题是在西方产权理论误导下才出现的,而民营化改制恰恰又成为国企私有化的隐蔽形式。因此,必须揭示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的实质,解释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发生的真正原因,从而反思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思想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镇企业改制的得失与政府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历史原因。在经济转型期,进一步发挥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通过回顾乡镇企业改制前的基本特点,阐述改制过程,分析改制前后得失,并结合我国逐步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机遇,提出了政府的基本对策:加强引导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鼓励并加强乡村金融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经济学研究以代理理论为主对民营化的讨论不同,本文通过整合演进理论、制度理论和代理理论,研究了民营化企业改进绩效必须解决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以2001年经历了民营化并且在1998~2003年间持续运营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资股东参与的民营化企业更有可能改进治理结构,进行组织学习和资源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关系会受到改制企业组织和制度嵌入性的影响。因此,如何管理好组织和制度嵌入性的双重影响,是影响民营化企业改制后绩效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创出了新的途径。但是,在一些地方,乡镇企业的发展却老是徘徊不前,企业项目上的不少,但成功的不多,有的甚至成了包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本文对亏损乡镇企业的原因进行如下剖析,以引起有关人士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本文是来自于中国近年来实行民营化改制实践的一个理论结晶。该研究在中国特定的渐进改革基础上 ,讨论了民营化发生的原因和阻力 ,以及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改制过程中的利益权衡行为 ,并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目标行为建立了民营化的均衡模型。模型的核心是企业家的最优目标函数 ,这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成功改制的关键。模型的约束条件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保障 ,不会由于改制而受到损害。因此 ,均衡条件的满足表明了最优化改制的实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 ,能够满足民营化最优均衡的退出条件 ,就是国有企业退出的最佳时机选择。企业净资本价值、企业家对股权的收购值与职工补偿值之间的合理比例的区间 ,是形成民营化均衡模型的最优解的取值范围。模型的政策含义在于纠偏作用 ,尤其是政府实际的退出时机与改制均衡的最佳退出时机的不一致 ,对于职工利益的损害或缺乏企业家最优目标行为的改制 ,都是脱离了最优轨道的结果 ,需要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6.
瑞安市水泵厂是瑞安市汀田镇所属的一家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该厂是温州农村为数不多的集体乡镇企业中的位住者,曾先后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农业部授予的“浙江省明星企业”和“全国先进乡镇企业”等称号。但是,由于企业制度特别是产权制度上存在的缺陷——这种缺陷在温州农村股份合作等民办企业普还存在的条件下显得更为突出,——导致内部矛盾激化,使该厂在1993年4月上旬至9月上旬改制之前的5+$月时间里陷于全面停工状态。在做了大量工作仍然无效,非进行产权改革则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汀田镇政府对水泵厂实行了个人股份化的改制…  相似文献   

7.
苏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始终是中国经济的热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端于苏南的乡镇企业,成为江苏经济的半壁江山,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南模式;90年代初期因浦东开发带动的外资涌入,使这里的外向型经济独领风骚;20世纪末乡镇企业的民营化改制,为苏南经  相似文献   

8.
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是中国改革以来民营企业超前、大规模发展的典型区域。特别是在温州农村,基本上没有经历各地农村普遍经历的集体乡镇企业缝勃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温州民营企业不是从乡镇企业改制而来,而是从头开始发展起来的,即温州特别是温州农村的民营化是一步到位的。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从家庭企业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家庭企业是温州民营企业的普遍形式。80年代中期以来,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取向的作用下,温州民营企业率先进入股份合作制的试验。至90年代初期,这种企业内部少数股东集中持股的所谓股份合作企业,成为公司制企业条例和公司法的相继颁布,公司制越来越成为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选择的形式,并逐步取代股份合作制而成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典型形式。可见,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形式和管理方式在不断地创新、演化。本文试从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角度,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些探讨,以期推进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要搞好乡镇企业改制,必须搞好审计评估在我国乡镇经济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乡镇企业的运行机制迫切需要向高效率、高效益运作机制转换。乡镇企业在这种改制中,产权制度改革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及广大乡镇企业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要完成好乡镇企业改制工作,必须认真加强乡镇企业的审计及资产评估工作。1、加强审计评估是确保乡镇企业改制成功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审计评估,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乡镇企业现有资产状况,也才能实现对乡镇企业资产的有效监督,杜绝资产流失,才有利于确保乡镇企…  相似文献   

10.
我国30年的由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渐进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世界普遍认可。但国企改革的绩效却不能说是改革成就中的亮点。当国企改革走向产权改革的时候,尤其是走到当前民营化阶段,借鉴外国产权改革失败的教训,对我国国企改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在不同转型战略下,我国国企改革必须分情况地推行民营化,强化民营化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做到该过程的去“官员化”和“洋资化”,关键还是要放缓民营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股权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通过 30家样本企业实地调查所掌握的材料 ,实证分析了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过程、措施和实际效果 ,并运用产权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 ,对乡镇企业的改制模式和改制中普遍遵循的两大原则“经营者持大股”和“集体股权退出越多越好”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文章认为 ,股份合作制财产组织上的制度缺陷是乡镇企业改制中放弃股份合作制而采取公司制的原因 ;经营者持大股的股权结构 ,不仅可以在产权理论上得到支持 ,而且实践也证明其是有效的。经营者持大股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立有效的经营者选拔机制 ,二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经营者退出机制 ,做到优胜劣汰。地方政府在改制中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对改制采取了支持的态度 ,满足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公交服务民营化改制概述 1.公交服务民营化改制状况 二零零八年,重庆公交开始民营化,但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结果出现大量的公交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最终重庆市政府基于公共安全考量,宣布二零零九年六月前,所有的私人资本全部退出公交系统,  相似文献   

13.
李怀文 《经济师》2000,(4):96-96,98
企业改制、资产重组是当前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围绕乡镇企业改制问题 ,社会各届众说纷纭。有的主张全面进行股份制改造 ;有的认为国有企业难以走出困境 ,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更不好生存 ,主张尽快拍卖 ,走私营的路子。我认为 :乡镇企业改制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要从农村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实际出发 ,不能简单划一 ,追求某一固定模式 ,更不能不分经营优劣不看发展前景一卖之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发挥信贷杠杆的功能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状大固然重要 ,但最重要的还在于政府职能和企业自身等内在因素的变化。一…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刊》2013,(Z4):48-57
苏州模式:存量用地流转、乡镇企业改制驱动型苏州集体土地流转的初衷是为了配合乡镇企业的改制,主要是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1996年苏州市政府出台《苏州市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苏州市城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所在的镇以及国家、省级开发区范围外的存量建设用地可以流转。规定"对集体建设用地(不含村民建房宅基地)实行使用有偿和有限期流转制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一包三改”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乡镇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再造辉煌的关键。乡企的改制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而且也为乡镇企业营造新的发展优势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但是其“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增量扩股”“租售结合”等主要形式的实施,使得转制企业的资产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保险业,特别是财产保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就保险  相似文献   

16.
吴垠 《经济与管理》2005,19(3):60-61
民营化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制的主要方式不能动摇,但必须重点研究国企民营化的约束机制。其中,产权理论难有实质性突破构成国企民营化的理论约束;部门间就业专移阻滞、分级所有的国资管理体制、利益集团行为刚性、财政资源紧张与补偿制度缺失形成国企民营化的实践约束。摆脱这些约束,国企民营化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7.
地区间竞争、财政自给率和公有制企业民营化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朱恒鹏 《经济研究》2004,39(10):24-34
相关文献认为 ,分权化改革导致的地区间竞争加剧引发了各地区的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这一结论。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 ,地区间竞争加剧的确会推动相关地区国有经济民营化进程。但是由于 1 994年以来 ,地区间市场一体化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从而地区间竞争并没有明显加剧 ,因此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普遍展开的公有制企业改制进程主要不是由地区间竞争推动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公有制企业民营化的主要动因来自于财政方面 ,来自于 1 994年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造成的财政压力和预算约束硬化 ,来自于非国有经济发展、非国有经济比重提高对改善地方财政状况的显著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 ,非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明显有助于提高地方财政自给率。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民营化,从动态的角度看,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国有企业逐渐改制成为民营的企业;从静态的角度看,是指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后,民营经济在各经济成分中所占的份额居于一个优势的地位。国有企业民营化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在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国企民营化就是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失”、“下岗失业人员增多”、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的理论和实践约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营化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制的主要方式不能动摇,但必须重点研究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约束机制.其中,产权理论难有实质性突破和企业内部利益均衡模型难以真正形成构成了国企民营化的理论约束;部门间就业转移阻滞、分级所有的国资管理体制、利益集团行为刚性、财政资源紧张与补偿制度缺失形成对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实践约束.摆脱这些约束,国有企业民营化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20.
吴向农 《经济师》2005,(10):262-263
目前,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现象出现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需结合这些犯罪的特点及犯罪手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