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也面临着人口激增,环境恶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都将制约着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地提高,这就要求发展宜居城市,它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宜居城市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符合主流的社会意识。苏州自古环境优美,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曾获"2012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苏州发展飞速,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依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苏州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具备了发展宜居城市的有利条件,文章以宜居苏州的发展战略为对象,对苏州市如何在建设宜居城市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咸阳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07年3月,咸阳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宜居咸阳”的发展战略,无疑,“宜居咸阳”已成为咸阳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战略目标。为此,我刊将从咸阳的旅游资源、房地产业、文化积淀、区域环境、交通建设、环保美化、规划与政策导向、区县宜居风采等八个方面进行系列报道,以推动“宜居咸阳”战略的进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宜居城市已成为当前中国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而究竟各个城市离宜居的目标有多远,需要留给公众来评判。在一项来自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商务周刊》杂志联合编制的国内首个城市宜居指数——《中国城市宜居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的  相似文献   

4.
岳明龙 《魅力中国》2014,(19):50-50
“生态宜居”是我县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生态和宜居的优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八新的内涵。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高唐知名度至关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推进高唐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展开了阐述,一是宜居城市的内涵;二是生态文明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新要求;三是对高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到今天,关于城市的基本属性我们有了更多理性的认知,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于多数城市而言,城市发展不在于其规模大小,而在于质量和功能,城市功能完善,居民生活安全便捷舒适,可见,宜居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最高追求和理想。因此,在实践中,如何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引发人们持续地思考。宜居城市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6.
5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2》在京发布。蓝皮书对2013年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宜商、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找出现实状况与理想城市的差距,通过对各区域的描述比较,可以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总体布局。宜居城市竞争力排名前十珠海香港海口三亚厦门深圳舟山无锡杭州上海(东南地区七席,西南地区两席,港澳台地区一席)。  相似文献   

7.
2012年,新一届椒江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首善之区”战略目标。加快创建宜居城市是工业化后期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之一,是城市间扩大影响、提高竞争力的着力点。“首善之区”首先要有“首善”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成就有品位的都市生活,加快实施“住在椒江”战略、打造生态宜居应当成为城市的首要功能和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8.
陈华  刘慧 《产权导刊》2007,(11):10-12
《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中,"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成为评价城市品牌价值的五大指标体系,北京位列品牌价值指数首位.北京的"宜业"、"宜游",上海的"宜商"、"宜学",天津的"宜业",重庆的"宜游",都为其城市品牌增筹加码.但是,"宜居"成为了像四大直辖市这样一些大城市的软肋.  相似文献   

9.
"宜居城市"是我国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的目标。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居住单元,也是城市宜居建设的基础单元。2009年,广东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社区"宜居"改造(粤办发[2009]24号);2013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结归纳宜居改造的建设经验,制定并发布《广东省宜居社区评定标准》(粤建房函[2013]1052号),使用该标准对改造后的社区进行后期评价。为研究居民对宜居改造后社区的满意度感知,借鉴《广东省宜居社区评定标准》中的评价因子,制定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选取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三地经过2009年社区宜居改造,2013年获得"宜居社区"建设称号的6个社区作为案例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居民对社区的宜居性评价,获取居民对自身社区宜居改造的满意度量化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线性求和模型进一步综合分析当前广东省社区宜居建设尚存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为宜居社区的后续发展建设提供居民满意度视角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碧晖 《魅力中国》2014,(17):104-10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也越来越注重生态宜居、绿色环保、街道景观等方面的建设。城市是一个聚集了大量人口共同生活及工作的区域,宜居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之路。而将园林规划技术与街道造景技术相结合可以展现城市的自然帚观,彰显城市的人文内涵,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1.
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强调以人为本,其核心价值契合了宜居城市建设理念。宜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和基础条件,包容性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口老龄化对宜居城市建设提出新要求,要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求、老有所养等价值,有必要探讨城市老龄者公共服务的跟进、老年人居住政策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宏观层面加强老龄者宜居的城市大环境建设,实现老年人生活便利化、公共安全保障、居住保障;中观层面重视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微观层面进行老龄者居室无障碍化建设。同时,需要政府转变城市管理观念,在城市系统建设及微观领域应对老龄问题加强政策指导和调控,加强城市为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充实城市养老助老服务人才保障,并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承担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网总编、研究员罗亚蒙2005年1月,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文件中出现"宜居城市"的概念.200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要求"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后,全国有很多城市把"宜居城市"列为城市发展目标."宜居城市"由此成为中国新的城市理想.  相似文献   

13.
美丽巴渝     
正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又是一个秋天,巴渝大地收获了美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激活各区县的活力与创造力,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明显变化——"天下第一缸"发展云阳旅游,"三大定位"引领梁平转型之路,"三区一美"书写璧山城市梦想,"示范窗口"潼南,"渝南门户"綦江,"龙腾虎跃"铜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他们还将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4.
2001年8月22日,珠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正式挂牌,"十大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变成为"十加一",在十五期间珠海国家软件基地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大家都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京市在建设宜居城市方面有了一些改善,社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处于持续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北京市仍处于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和社区开发建设的发展期,在建设宜居城市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如基层基础仍较薄弱,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效果不明显,人均文化设施相对较少等,与东京、华盛顿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应该通过健全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多举措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宜居城市规划与相关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鼓励低碳交通出行等举措促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相似文献   

16.
珠海作为国内知名的宜居城市,拥有较好的人居环境,具有发展休闲产业良好的资源条件。本研究将城市资源和城市休闲产业结合两者结合起来,构建基于休闲产业的城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以珠海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资源进行评估分析,确定其优势与短板,对城市管理者有重点、有计划地培育和配置城市资源,促进城市资源向产业竞争力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贺州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贺八平钟一体化’进程,将钟山打造成为副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2012年,钟山县将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潜能优势,全面实施"一轴两翼三区"发展战略,强化产业、规划、交通、环境"四个对接",实现经济发展、城镇功能、区域布局、平安宜居"四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滨海新区提出加快推进智能经济发展,既是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前滨海新区应把发展智能制造、建设智慧港口、构建智慧城市、创新机制体制作为突破口,谋划智能经济战略布局,推动繁荣宜居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北京总体规划将“宜居城市”作为发展四大定位目标之一。一时间“宜居城市”排名榜鹊起.“宜居城市”论坛火热登场,更有房地产商把开发的楼盘戴上“宜居”的花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珠海经济发展凸显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必须拟定相应的对策,调整交通、产业、城市发展的优先顺序,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深化珠港澳合作,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珠海"十二五"崛起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