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例,探讨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承接来自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做好本地产业升级的问题.广西要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把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与本地产业升级相结合,把当前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便宜的静态比较优势,与长期发展需要的动态比较优势相结合,在大力承接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未来可能具有比较优势的冶金、机械制造、船舶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产业转移既是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粤北等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具有双向动因。粤北地区产业承接具有自身优势,但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存在缺陷。粤北地区的产业承接应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效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产业承接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承接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东部产业转移与中西部“三农”问题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西部地区受"三农"问题拖累,东部地区则受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困扰,且两者互为影响、相互加强.统筹解决两大区域发展难题的现实且有效途径,是积极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及其承接.东部以产业转移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中西部则以承接产业转移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及其承接,要求构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将中西部地区打造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应加强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4.
运用产业转移承接指数、产业联系度和区域经济联系度,对广东省2001~2015年度主要产业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广东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数量规模在增大、行业覆盖在扩大、结构构成在优化;但山区是第一产业、粤东是第二产业的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在第三产业的承接规模上,山区和粤西远比粤东大;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联系在强化;但东西两翼和山区异化明显,粤西地区的产业联系强度明显大于粤东、山区。来自韶关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联系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产业空间联系与承接产业转移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正相关关系,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省内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对产业转移迁出地(珠三角地区)与承接地(韶关)之间产业空间联系的贡献尚未体现出来。为此,建议关注产业转移质量和效应,促进产业转移规模、质量和结构上的升级,重视产业迁出地与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对接与融合问题,建立产业迁出地与承接地之间产业对接与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人民币继续升值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珠三角许多产业开始大规模产业转移.以加工贸易为核心的广东经济面临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如何引导广东产业升值对沿海经济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产业转移的现状,然后从产业递进角度分析广东地区可选择的新产业,最后提出一些发展这些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余欣 《珠江经济》2006,(11):16-26
寻求合适的产业配套越来越成为当今产业经济中制约产业转移的瓶颈问题。产业配套是产业转移投资的关键条件。广东同样需要努力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并在配套交易中保持自我创新意识,利用溢出效应吸收和积累技术经验,拉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发展。近来,随着CEPA协议的签署及泛珠合作的推进,香港与内地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如何利用粤港合作优势提升广东的产业配套能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东欠发达地区承受产业转移面对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欠发达地区”,主要指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而言的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下,珠三角地区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不过,在承接珠三角产业外移的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移是广东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唯一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产业转移形式的经济扩散局限于区域内部及相邻地区。广东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创建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极,以吸引外商投资和发展内源性企业集群,产业转移应着重于珠江三角洲边远和相邻地区。  相似文献   

9.
广东"欠发达地区",主要指相对于珠江三角州地区而言的粤西、粤北和粤北地区.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下,珠三角地区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代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越来越紧密,泛珠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各方进一步合作的现实要求。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以及欧债危机的蔓延,导致了广东的出口迅速下滑。同时随着广东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诸如外资依存度过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过大、产业附加值较低等严峻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逐步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泛珠区域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通过加强与港澳合作,加快自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成为广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亚云 《改革与战略》2010,26(2):129-133
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广东经济增长显著相关,第二、三产业是目前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其中工业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广东省大力学习和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这一研究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水平等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新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是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重要路径。东莞市作为广东的制造重镇,应当学习和总结国内各先进科技园区的做法及经验,结合东莞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实现有效、快速的转型升级并引导企业实现顺利、持续平稳发展,不仅是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和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筠  巴春生 《改革与战略》2010,26(3):129-131,158
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推动中国西南-东南亚产业带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带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策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外向型产业带等。  相似文献   

14.
樊卿 《特区经济》2011,(6):35-37
当下的经济危机对于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本文提出,经济学领域存在一个"口红效应"的现象,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文化产业反而会出现一个反经济周期的增长态势。本文将追溯"口红效应"的历史由来,阐述口红效应的经济学原理,以及其内在的机制,并据此检视广东文化产业,正处在经济危机中的文化产业能否抓住历史的机遇,使广东文化产业呈现"口红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朱蓉 《改革与战略》2014,(1):110-114
产业融合突破了产业的界限,弥补了融合双方的缺陷与不足,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和外溢性的特点。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还提升了融合双方的竞争力,优化了产业结构。文章以产业融合为视角,结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密切相关的产业类别,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产业升级演化路径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剖析了浙江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浙江文化产业升级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CEPA以来粤港珠区域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改善了粤港两地经贸关系,港资服务业的进入如火如荼。文章分析了CEPA签订前后,粤港珠区域核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及粤珠地区制造业优势的变动情况,探讨香港服务业扩散对广东及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广东地区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魏厦 《科技和产业》2019,19(2):52-55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是近年来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可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新方向。为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对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实证分析说明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探讨门头沟区文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结构调整意义重大。借鉴灰关联熵流模型,对互联网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此期间的大多数年份,互联网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关联有序的,只在少数年份二者的演化关联陷入混沌状态。我国政府应该持续深化“互联网+”扩散程度,积极推进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其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危机。政府适时提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各项政策,投资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部分地区前期的巨大投资收效甚微。文章将针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详细分析原因,说明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广东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广东要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