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户     
那是我参加信用社工作的第一年,我在一个只有6名员工的山区小社当农金员(现在都叫信贷员)。那年3月份,全市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评选信用村和信用农户,根据评选要求,凡是在信用社贷款能按期还本付息、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都可评为信用户,并由镇政府、村委会和信用社敲锣打鼓送去“信用户”的牌匾。相反,那些拖欠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则会收到我们的催收还款通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一位朋友被信用社评为信用户,但他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时,手续仍然那么繁琐,利率更谈不上优惠。据笔者所知,他在这家信用社开户几年了,每笔贷款都按期还款结息,从没有逾期过一笔贷款,可称上标准的信用户。另据了解,某县信用社去年所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额不足10万元。由此可见,即使是农村信用社自己评选、确认的所谓的信用村和信用户,对他们仍存有戒心,惜贷、惧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某些地方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比还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将人总行关于把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比与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相结…  相似文献   

3.
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信用体系建设是指以农户、村组、乡(镇)为工作对象,以其借贷关系及其他社会往来所形成的资信状况为标准,以特定的原则和程序开展的信用评定、管理以及相应的信贷服务等活动的社会化体系,主要包括工作推动体系建设,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以及与之匹配的信贷服务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滕州市东沙河信用社与镇党委、政府携手,在全镇开展了评定“信用守法户”活动。目前,该镇有近七成农户持有“信用守法户”这一信用绿卡,尝到了诚实守信带来的甜头。凡被评为“信用守法户”的农户,手持“绿卡”可以随时办理信用贷款。信用工程让农信社贷款不怕了、农户  相似文献   

5.
田欣雨 《农业经济》2023,(4):104-10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环节,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缺乏统一主导,金融机构“各自为战”,信用评定标准不一,评定结果不互认等问题。为加快完善体系建设,建议立足现有基础,继续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为抓手,充分利用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优势及其权威数据系统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一套规则”的原则,统筹推进多层次农村信用创建,进一步提升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质效。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移民大县。全县信用社在职职工372人,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用社45个,信用分社34个。农村信用社如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做好支农工作?我们认为就是要勇于探索创新,走出信贷支农的新路子。我们在1998年成功地开展评选信用户、创造并广泛推行农户小额贷款的基础上,从2001初开始,紧紧依靠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建立基本客户群,着力培育“信用村”。通过努力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品牌,在搞好支农服务的同时,促进了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大发展,并…  相似文献   

7.
从2002年开始,打造“诚信江苏”活动拉开了序幕。几年来,江苏省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信用村镇创建工作,全省农信社积极配合,农村社会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金融也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截至2006年年末,江苏全省已创建信用村6358个、信用镇354个,信用村、镇的比例均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信用站作为信用社的基层网点,承担着农民存款和农户贷款的大部分任务。多年来,上级主管部门的政工、监察、审计、保卫部门均未把信用站列入工作职责范围之内;一些信用社也由于自身业务的增加,而放松了对信用站的管理,致使一些管理制度未加落实,流于形式。监督失控,管理不到位,这是农村信用站案件频发,剪不断,理还乱的根本原因。笔者就此问题作一初探。 (一)完善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 帐外存款,帐外放款是信用站经济犯罪的主要手段,其特点是打着信用站的旗号,利用信用社的凭证,非法搞信贷活动。严把重要空白凭证这一关口,就断绝了作案的工具和手段。为严密凭证管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临朐县农村信用社为解决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村信用社收贷难、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积极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扩大农业信贷投放,以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为出发点,推行了资金需求调查、信用约定、联户联保、信贷联络员、信用户为一体的支农新模式,在支农中营造“大信用”氛围,在支农中锻打农村信用“大品牌”。(一)开展资金需求调查,和农民搞信用约定,采集农村信用资源。为摸清农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以合理安排信贷资金,每年春天,县联社都印发十几万份资金需求调查问卷,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对全县农户情况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10.
信用站亟待规范笑声,建锋,学江农村信用站作为信用社的业务代办机构,在为农村信用社吸收储蓄存款,帮助农户发展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农村信用站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规范。一、乱设网点,名称混乱。一些农村信用社因自身利益作用使然,在农村乱设信用站,有的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更是提出了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了加强征信市场管理,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到2007年底,全国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7400多万户,评定信用农户5000多万户,金融机构对已建立信用档案的3900多万农户累计发放贷款9773亿元,贷款余额4865亿元。然而,由于农村信用基础薄弱,农户征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相关制度运行尚处于初期,导致农户征信实践面临着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山东省寿光市田马信用社把重建信用观念,开展评定“信用明星村”活动作为清收盘活村集体不良贷款的突破口,一举收回该镇三个村集体不良贷款本金32.3万元,利息8717.95元,该社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3个百分点。一、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因历史原因积留形成的村集体不良贷款成为制约业务经营的主要问题。去年,该社推出了评定“信用明星村”活动,提出了“全村无逾期贷款、无欠息户”就可享受“信用明星村”利率下浮等优惠政策,孟桥村和田一村被评为首批“信用明星村”后,根据优惠政策,共为两村办理支农便民卡14…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对于破解农户"贷款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问题,从农村金融供给二元结构出发,基于信用担保制度的正式与非正式研究视角,在厘清信用担保形式的内涵和边界的基础上,构建了"二元结构,四种层次,n类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认为当前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创新的核心是担保形式的创新,下一阶段的突破点是抵押担保深化和信用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上半年,湖北省嘉鱼县农民信用学校开学,全镇14个村的村主任、会计、农户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了第一课的学习。该学校由嘉鱼县政府主办,采用流动方式,轮流在各乡镇办班。为农民开办信用学校,有利于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灌南县三口镇汪圩村农民田广奎想养两头母猪手中缺钱。4月7日下午,他一个电话打过去,镇信用社立即派人送来了3000元。他得意地说:“信用社信任咱,老实人也不吃亏呢。”据了解,灌南县像田广奎一样的“信用户”共有56250户。以往,灌南县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经过抵押、担保、联保等多种尝试,均难以解决加大支农力度和降低金融风险的矛盾。去年以来,该社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工作。具体程序是:全县14万农户家家填写申请表,如实填报家庭资信、项目经营、近年来致富进展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石,信用问题是造成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以及制约双方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0年山东省寿光市农村信用联社实施以评定信用明星镇、村、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以来,有效地打破了这一“瓶颈”,在广大农村中形成强大的信用冲击波。为农民和党政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启动资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排队归还信用社贷款本息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农村信…  相似文献   

17.
信用站管理不容忽视朱世玉农村信用站是信用社的村级代办机构,对促进信合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管理的不完善,经济案件屡有发生,给信用社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损害了信用社的声誉。为了加强信用站的建设,规范信用站的管理,提高信用站的综合营...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进支农服务,推动农村信用社建设,自2002年4月开始,贵州省安龙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户信用评级工作。截止去年10月上旬,全县对所辖16个乡镇的79306户农户进行信用评定,已评级农户占农户总数的87%。其中评为优秀(AAA)信用等级的有5304户,占农户总数的5.8%;较好(AA)信用等级的有9395户,占农户总数的10.3%;一般(A)信用等级的有35807户,占农户总数的39.3%;未评上信用等级的有28800户,占农户总数的31.6%。已核发…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信用意识薄弱、金融机构缺乏有效手段控制信用风险等问题。难贷款和贷款难依然困扰着农户、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新疆、湖南等地信用社结合实际,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构筑新型社农关系、缓解贷款供需矛盾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是一项"社农双赢"的民心工程,也是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