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兵 《特区经济》2012,(8):113-115
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地震使长期停滞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并对日本产业发展给与沉重打击。加上因地震及核泄露而引起的电力供给困难,日本企业面临"六重苦"(少子高龄化、法人税率、环境规制、日元升值、FTA、电力供给)的困境。日本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会对中国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中国与日本的产业经济合作也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
王舒 《环球财经》2012,(4):72-73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不知不觉间,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一整年了。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巨大地震和海啸,牵动全球关注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在很多人心里划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时光飞逝,在复兴东北的美好愿景下,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的现实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任涛 《特区经济》2011,(8):66-69
日本是中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核泄漏对日本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日本地震灾区同时也是日本重要的农业、渔业以及电子工业区。通过对中日贸易的基本状况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此次灾害对中日贸易可能造成的显性和隐性影响,从而为我国对日贸易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震让我们再次回忆起汶川地震,那一巨大的灾难给我国造成严重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在灾后重建的同时,因地震引发的法律问题也逐步纳入人们的视野。文章通过分析日本较为完善的自然灾害保障制度,对我国的灾后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全球观察     
Twitter和Facebook成为救灾生命线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了大海啸。地震和海啸造成数万人失踪,还严重损坏了建筑物、道路和电力设施,并造成手机服务中断。日本和全球许多人都转而通过Twitter和Facebook与家人联系。地震后,在Twitter的十大热门话题中,有8、9个直接与日本地震或海啸有关。市场研究公司普遍认为,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就显出威力了。几乎所有人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了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这场地震造成了日本国内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于这场地震人们普遍的预期是利大于弊,认为日本经济可能会从此次地震中恢复过来,然而事实是由于震前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和政局动荡以及震后日本政府的反应滞后政策措施不当,使得日本经济在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世界环境中难以找到突破口,伴随着日元汇率不断飙升,日本经济还是陷入了进退两难持续低迷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震灾经济损失超16万亿日元3月11日下午2时46分,观测史上最大的里氏9.0级地震袭击了东日本。死者、失踪者人数超过2万,受灾规模比16年前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希望光伏能取代核电,成为日本今后的主要能源供应方式。"3月11日发生东日本大地震以后,很多人给太阳能发电协会写来了这样的信。东日本大地震让日本人的电力及能源价值观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开始对核电变得绝对不信任了,其次是对  相似文献   

9.
日本·震后     
何流 《中国报道》2011,(4):28-33
虽然这是日本国内观测史上最大级别的地震,但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给人们带来太大损害。使日本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灾难"的,是地震引发的大海啸。  相似文献   

10.
日本     
《上海经济》2011,(7):74-74
<正>日央行认为6月份生产内需均有好转日本银行(央行)6月15日发布的6月份金融经济月报指出,在生产和国内民间需求方面"尽管下行压力仍在持续,但已显现好转动向"。企业方面,因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供应链断裂等开始恢复,预计"在7-9月将转为明显增长"。经济总体形势方面,日银认为"下行压  相似文献   

11.
V字形恢复东日本大地震后,某外国金融机构的一把手来到了日本,他对在东京办公大楼工作的职员们说:"日本经济在2011年下半年会出现V字形的恢复。"日本股票市场对已经显现出的复兴需求,已经胸有成竹。日经平均股价在  相似文献   

12.
"3·11"东日本大地震,特别是福岛核危机对日本电力产业影响巨大。"后福岛时代"日本电力公司将会进一步打破垄断,增强竞争;短期内日本不可能废除全部核电站,只能是维持现状,但长期来看有可能;整个日本电力产业将会被迫发生一些变革,在变革中发展。  相似文献   

13.
3月15日,在丰田中国的办公区,一切井然有序。这是"3·11"后的第四天。在地震和海啸的灾情之后,整个日本岛又笼罩在史上最严重的核危机之中。在地震和海啸灾难中,作为日本主导产业之一的汽车业受到了重创。部分厂房出现了破损,日产汽车公司在福岛  相似文献   

14.
无论日本核安全危机如何收场,都将给全球核电发展带来复杂的影响,并影响全球核电政策及能源结构日本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核事故在全球引发了一场罕见的"核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15.
姚远 《沪港经济》2008,(7):78-79
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位于日本国关西兵库县南部的淡路岛发生里氏7.2级的地震。截至当年2月4日,这次阪神大地震波及日本14个府县,造成6437人死亡,43792人受伤,25万栋建筑物遭破坏。1995年大地震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政府、社会、民众开始真正思考起地震等大规模灾害的严重危害性。人们深感:单靠政府进行救灾是力不从心的。  相似文献   

16.
A股“余震”     
亚洲主要指数受创日本巨灾,分析师称影响不会持久。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除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外,对处于复苏中的日本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造成强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7.
A股“余震”     
亚洲主要指数受创日本巨灾,分析师称影响不会持久。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除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外,对处于复苏中的日本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造成强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月17日凌晨5时46分,以日本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地区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万亿日元(当时约相当于1000亿美元),总损失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1.5%,是日本战后遭遇的最大一场自然灾害。阪神地震后的重建工作艰辛漫长,耗费了近1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9.
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该区大面积山体和植被损毁,地震引发的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导致损毁程度加重,恢复森林植被刻不容缓。以森林植被恢复为主的生态建设,首要前提是治山,通过治山可以减小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的频率,减轻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日本是自然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治山方面探索较早,经过百余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山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治山技术措施。本文就部分简易可行的日本治山技术在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的应用为例,对日本部分治山技术应用实践进行介绍,以期为开展此类灾害地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0级大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一下把刚刚从危机中有点起色的日本又推向了危难的漩涡之中。虽然,遭受多重灾害的是日本本土,但日本大地震无疑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