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库贷挂钩"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松花江地区农行和粮食企业进行了调查测算,结论是:"库贷挂钩"是强化粮食企业信贷管理的有效办法,是加强粮食企业信贷监督的有效措施。其目的性强——确保政策性资金封闭运行;操作具体——具有完整系统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标准。"库贷挂钩"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通过挂钩比例测算,企业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的问题,敦促企业提高加强经营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库贷挂钩"规范了基层信贷人员的业务操作,为岗位练兵提供了基础教材。它明确告诉基层人员应该具体管什么和怎么管。执行"库贷挂钩"的过程,也是推动基层岗位练兵,提高业务素质的过程。在调查测算过程中,看清了影响库贷比例的主要因素,也发现了一些政策性和操作技术的间题。1、历年累计亏损挂帐额度大,持续上升,是影响测算比例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双城粮食企业为例,亏损挂帐高达6294万元,其中,明挂3111万元,暗挂3183万元。  相似文献   

2.
由于体制、政策、市场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湖南粮食企业的财务亏损及挂帐有增无减,居高不下,且呈直线上升势头,形势严峻,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一、湖南省粮食财务亏损现状及分析湖南是一个产粮大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截至1997年底,全省粮食企业累计挂帐及亏损99.66亿元,其中:1991粮食年度前财务挂帐2696亿元(政策性挂帐24.对亿元,经营性挂帐2.29亿元),1992年4月至1994年底财务挂帐初步审定为17.51亿元(政策性挂帐16.03亿元,经营性挂帐1.48亿元);1995年财务挂帐7.36亿元…  相似文献   

3.
1993年以来,江西省会昌县粮食局对企业资金实行“统贷统还、上贷下划”的办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全县粮食系统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均比1993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企业库贷比例由1993年的64%上升到85%,确保了政策性贷款资金的合理运用;全系统连续三年财务收支平衡无亏损挂帐,1995年实现利润90.73万元,并且消化1991年以前的政策性财务挂帐49万元,全面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建立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杜绝资金流失现象为了加强对资金的有效控制,防止挤占挪用和资金流失,结…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轻粮食收购企业因政策性因素形成的亏损负担,从1996年1月份开始,国家对1991年粮食年度形成的政策性财务挂帐进行停息、分年度消化,并确定由中央财政拨补利息,省、县两级政府领导下的同级财政消化本金。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促进1991年粮食年度政策性挂帐消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消化的难点1、县财政消化资金到位困难,消化挂帐资金出现缺口,政策性消化挂帐责任目标难以实现。2、1995年底以前产生的挂帐利息未列入消化计划,大额的利息负担又产生新的挂帐。3、粮食定议购价格倒挂,定购粮调销难,粮食收购企业形成新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封闭运行和良性循环是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的政策目标之一。在增设地市县营业机构,业务由全面代理转变为基本自营后如何进一步促进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农发行面临的首要任务。一、当前封闭运行现状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两年来,按照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管理,资金流失的势头有所遏制。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实行了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分级分部门责任制,财政企业资金到位率逐年提高;清理收回财政企业挤占挪用的收购资金,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正按计划分年消化,财政拨补制度逐步形成;实行"库贷挂钩"管理,库贷比例有所提高。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政策性收购资金严重流失,各级政府和农业发展银行都深感忧虑。农发行枝江市支行与市粮食公司在困境面前不回避,联手迎难而上,紧紧抓住"库贷挂钩"管理这个核心,花大力管住粮食内部银行结算中心,共同谱写了收购资金良性循环新篇章。一枝江市农发行和粮食企业围绕"保收购、防挪用、促扭亏"的目标,坚持"库贷挂钩"的原则,银企配合,采取过硬措施,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良性循环"。(一)实施全程挂钩和全方位监管1、切实管住增量。粮油信贷资金管理的核心是严格实行库贷挂钩管理。枝江实行的是粮食结算中心上贷下划体制,即农发行收购贷款增加与粮食总公司存货增加挂钩,总公司在下划收购资金时与各分公司收购入库进度挂钩,农发行与结  相似文献   

7.
一是完善国家政策性粮食贷款体系.根据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计划,由企业直接向当地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贷款,当地农业发展银行按"库贷挂钩"的原则,分批贷款,从而降低目前由中央储备粮企业统一贷款,分批下拨增加的财务成本.同时,当地农业发展银行对收购国家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库存数量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8.
从朱副总理提出的"约法三章",到六部门制定的"十条管理意见",再到农发总行不久前出台的"库贷挂钩暂行办法",应该说,粮食政策性贷款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算是比较完善的了。但是,目前粮食政策性贷款运行状况仍令人担忧,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其突出表现是粮食政策性贷款回笼艰难。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关键在于粮食政策性贷款运行管理机制运作的基础不扎实,导致贷款在运行过程中总是"封"而难"闭"。首先,库存监控乏力,企业通过虚假库存"名正言顺"地挤占挪用政策性贷款。"库贷挂钩"的核心就是本着库存决定贷款的原则,做到粮食政策性贷款增加,与库存值增加相适应。由此可见,只要企业有库存,所占用的政策性贷款就是合理的,而企业库存值的大小主要通过企业的财务及统计资料来反映。由于目前银行信贷力量不足,对贷款使用的监督管理跟不上,至于企业财务及统计资料反映的库存值是否与企业实有粮油库存相一致就很难随时掌握了。这就为企业通过虚假的帐面库存"名正言顺"  相似文献   

9.
刊中报     
财政部、国家粮食储备局采取措施制止“米袋子”财务挂帐财政部、国家粮食储备局近日在呼和浩特市联合召开会议,就制止和消化全国粮食的巨额财务挂帐制定出措施,。我国粮食财务挂帐从1987年开始形成,90年代初期大幅度增长。巨额的粮食财务挂帐,挤占了金融资金,影响了银行业务的开展,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也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为此,国家财政部、国家粮食储备局最近召集各省、市、自治区政府负责人座谈,制定出制止和尽快消化粮食巨额财务挂帐的措施,一是完善政策性则务挂帐停息、处理和挂帐专户管理办法。二是实行严格的处理粮食…  相似文献   

10.
连续多年获得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和全国粮食系统精神文明乐号的龙海市粮食局,从1996年起,企业效益连年滑波,到1998年5月底,全市政策性亏损挂帐2809万元。粮食企业已处于极端的境地,市局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着“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方针,唯实求真面向市场,抓改革,拓经营,通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成绩裴然,不仅没有出现新增财务挂帐,1999年实现税利516.78万元;2000年实现税利120.08多万元,净利67.39万元。  相似文献   

11.
赵洪伟 《齐鲁粮食》2008,(10):19-20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到2006年底,济宁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本完成了以解决“三老”问题为主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对“老人”实行工龄长的托管.工龄短的全部买断分流:对“老帐”(政策性挂帐)全部剥离企业,上划至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极少量的“老粮”也已拍卖完结。“三老”问题的解决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相似文献   

12.
付兴芬 《齐鲁粮食》2007,(11):33-35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是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减轻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逐步解决粮食财务挂帐的政策也是基于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历史和市场化改革需要做出的正确决策。根据中央五部委《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帐处理意见》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帐认定及从企业剥离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政策之一,实行这一政策对于保证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不给农民打“白条”;防止挤占挪用收购资金,保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都起着重要作用。实行这项政策几个月来效果明显,粮食库贷挂钩比例...  相似文献   

14.
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帐难以杜绝的原因剖析林祥竹国有粮食企业的财务挂帐,项目繁多,但按性质划分,大体上说也只有两类。四川清理到1992年底,全省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帐共计34.06亿元,其中属政策性亏损挂帐,占80%以上,属企业违纪违规及经营亏损挂帐占9%...  相似文献   

15.
一、粮食企业实施两条线运行,把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划清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各负其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但是,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数额巨大,却成了实施两条线运行的“拦路虎”。因此,我认为:1.先将历史旧帐挂起来。历史包袱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应再进行一次专项审计,明确划分责任。为了两条线运行顺利实施,在未审计前先按帐面数挂起来,其应支付的利息,实行滚动挂帐,因为老包袱产生的利息,属于派生挂帐,而老包袱基本上属于政策性挂帐,所产生的派生挂帐,实行滚动,也符合“企业不承担政策性亏损”的原…  相似文献   

16.
一、近两年粮食财务亏损挂帐的原因为落实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汉寿县组织财政、粮食两家对1995、1996年两年的全县粮食财务挂帐进行了认真清理和全面核实:共亏损挂帐6213万元,其中1995年2506万元,1996年3707万元;亏损挂帐总额中,属于政策性的5793万元,经营性的420万元,比例为92.5%和75%。前者由县粮食局统一挂帐,后者由约占全县三分之一的基层亏损企业挂帐。对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有关政策和企业实际分析,政策性亏损挂帐的原因主要有6大主面:l、政策性补贴不足2522万元,占43.6%,例:1995年全县国家专储粮平均库存量为225…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后,尽管有了一个专司管理农业政策性资金的银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粮棉油收购资金使用、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粮食财务挂帐有增无减,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现象十分严重,可以说,银行信贷管理和企业自身资金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水平上。这对稳定农业和抑制通货膨胀都极为不利。为了从银行管理上堵塞漏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制定了库贷挂钩管理办法。我们认为这个办法是落实收购资金"约法三章",不断提高政策性信贷资金质量,逐步实现粮油政策性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扭转粗放型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目前看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全面实施这个办法难度很大。首先是信贷人员严重不足,业务素质不高,加之,粮棉油政策性企业向银行报送的财务、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的深入,粮食流通领域一些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物流和资金流分离,即通常所说的钱粮脱节。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库贷挂钩”无疑是对的,但政策性业务有信贷规模,而60%多的企业经营活动资金没有正常渠道,挤占挪用政策性业务信贷的现象时有发生。又如,粮食由粮食部门管理,而与之相配套的财务管理则由财政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工作难协调,有时甚至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二是企业负债经营。1991粮食年度前的粮食财务挂账尚在消化之中,1992年度以来又形成一部分新增挂账,其中政策性因素占了相当的数量。这些挂账成了企业的沉重包…  相似文献   

19.
农发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策挂帐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1998年前因政策性原因形成的粮食财务挂帐;二是粮食附营业务停息挂帐;三是棉花挂帐及未弥补亏损占用贷款。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于1998年底发出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逐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引导棉农调整种植结构、产业结构,拓宽经营渠道,加强棉花质量监督检查,深化棉花企业改革。《决定》中还明确:棉花收购渠道拓宽后,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资金继续由农业发展银行供应,实行"库贷挂钩、封闭运行、及时还欠",即收购多少棉花,贷多少款;销售多少棉花,收回多少贷款本息;实现的税后利润首先归还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财务挂帐。农业发展银行是国有政策性银行,其政策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加强收购资金管理,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