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各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事件一旦发生,如果应对不力,有可能给国家、人民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如何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降低损失,已成为国家、行业和企业等各个层面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中国银行的实践,就完善商业银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谈几点思考。完善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势在必行银行业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对银行自身经营发展、全国或区域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银监会制定2006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计划本刊讯为进一步健全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及时有效处理银行业重大突发事件,银监会制定了2006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计划。2006年,银监会将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平台建设为重心,突出重大突发事件处理规程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两个重点,着力建设重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应急处理信息体系和应急处理队伍。工作计划指出,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银行业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与报送工作,研究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处…  相似文献   

3.
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枢纽,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一旦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很有可能上升为经济危机,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并给人民财产带来损失.为此,本文着重对我国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防和监测、响应与应对和评估与恢复"等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代银行机构面临的突发灾难性事件主要来自非经济因素,包括自然灾难性事件与社会危险事件。灾难性事件的严重后果将使人们购买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信心受挫。中国银行业对应急管理存在着强烈的现实需求。目前,银行业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少处理金融突发事件的专门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不够全面;灾备建设相对滞后等。综合看来,银行业应急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应急预防阶段。应尽快推出《金融应急法》和《突发金融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以提高立法层次;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以增强实战能力;完善灾难备份系统,加强业务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并从国内外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做法出发,剖析新时期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3年“非典”以来,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如何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越来越重视。今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实现重大突破,出台了《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其中就包括《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银监会据此修订完善了《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商业银行也在纷纷出台自己的应急预案。近期媒体披露.中国银行和其战略投资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危机管理纳入双方的合作领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的商业银行对危机应对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近年来的突发灾害事件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上来说,都比以往有明显的增加。本文将应对突发事件已有的5个应急机制: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震前预警防范机制、震时响应机制、震后恢复重建机制和财政监督检查机制,运用于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应急机制中,并结合汶川地震的案例提出我国地震应急方面的不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提出银行业支付清算领域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业务连续性管理为视角,充分运用新的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和优化应急管理体系的思路,为防范重大突发事件提供解决策略.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银行业支付清算领域的应急管理体系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提出将银行业支付清算领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常态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出台<金融危机应对法>.要改变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约束体系,明确事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应急管理主体及相应的责任义务,应尽快出台<金融危机应对法>,实现多层次处置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处置体系.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发展阶段进行详尽的阐述.可制定详细的应急事件级别认证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必须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认可接受,以保证突发事件发展阶段的准确认定和相关应急管理主体在身份过渡中保证无缝对接.要对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经济金融主管部门以及其他参与金融事件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对应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应该采取具体措施和参与身份的变化要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如何确保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由于信息系统原因发生了全国范围的停业事件,引起国务院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为此,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1.
《金融电子化》2006,(8):86-86
中国人民银行7月17日召开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行长吴晓灵、苏宁均出席。会上,吴晓灵对央行各级机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提出,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包括银行挤兑、股市暴跌、金融机构倒闭、境外金融冲击、金融危机等情况)应急处置。此前,相关的《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杨一帆 《时代金融》2014,(8):115+120
现代银行业面临的突发灾难主要来自非经济因素,包括自然灾难事件与社会灾难事件,历次突发事件都在不断地提醒灾难备份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突发灾害给银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银行业灾难备份能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局部或区域性突发事件,保障突发事件区域金融业务服务的快速恢复。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完成了网络应急车的建设工作,并通过实战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状况,建立中国银行业车载式网络与重要业务应急车(简称应急车)。应急车应建立行业标准并纳入国家应急序列,以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时快速抵达应急场所,保障银行业务服务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强监管时代的到来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规风险管理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近年来银行业频繁发生的违法违规事件也显示出行业整体风险管理的缺失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最近陕西省银行业处罚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例,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首先,文章对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通过整理分析2018年的陕西省银行监管部门的判罚案例,对当前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特点及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陕西省银行业应对合规风险的策略与建议;第四,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例,分析如何进一步提升合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吴靓 《海南金融》2008,(7):61-63
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枢纽地位,建立健全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对于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我国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燕  鲁玉祥  赵伟 《金融纵横》2012,(4):15-18,39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增强银行机构的损失吸收能力,巴塞尔委员会提出银行业应急资本要求。应急资本作为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损失吸收能力的潜在政策工具和处置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的重要方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英国、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国部分金融机构先后进行了应急资本实践。本文在对应急资本理论和国际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应急资本机制设计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对我国运用应急资本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常情况下,突发事件是指给正常工作、生活次序造成危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的事件.围绕此类事件展开的一切预警预报、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活动都归结为突发事件应对.  相似文献   

18.
宋正 《投资与合作》2014,(7):310-310
水利工程的稳定与否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本文从我国水利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入手,分析现有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及方法从应急管理准备、预警体系构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善后工作的跟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为我国水利工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一套范式。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国家不断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疾病疫情的侵袭,人民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保持自身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时也时常遭遇各种风险的干扰和挑战。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县支行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稳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有效地维护了基层央行履行职责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然而,边远地区基层县支行受当地自然、经济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应急管理及处置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有必要针对其面临的突发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措施。一、突发事件的特点及提高县支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意义县支行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县支行,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滞后,加之自然条件恶劣,人文环境复杂,是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公  相似文献   

20.
保持适度的流动性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首先从相关指标分析和市场反馈信号两个方面对西安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进行初步的判断,并对西安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就流动性过剩对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