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退市制度能有效保证证券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行。我国已建立了退市制度,但该制度还很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依据我国现有退市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健全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对策,有利于我国早日健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相似文献   

2.
孔兵 《河北金融》2016,(2):60-62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的注册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在此背景下,关于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改革也逐渐引起各方重视,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退市制度是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乃至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我国IPO注册制改革的背景出发,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的退市制度及其发展状况,并得出了我国目前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退市制度,实现退市制度改革与注册制改革的匹配对接.  相似文献   

3.
王媛媛 《云南金融》2011,(7Z):25-25
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是创业板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市场为背景,阐述其发展现状,根据当前国家关于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的制定讨论,分析创业板"直接退市"和"改转三板"这两种退市方案孰重孰轻,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海外创业板市场的退市标准、退市程序等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启示性经验,得出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是创业板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市场为背景,阐述其发展现状,根据当前国家关于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的制定讨论,分析创业板"直接退市"和"改转三板"这两种退市方案孰重孰轻,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海外创业板市场的退市标准、退市程序等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启示性经验,得出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晓奇 《中国外资》2011,(22):143-143
创业板退市制度对于发挥创业板优胜劣汰、资源配置作用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仍然存在着极大的缺陷,退市标准、退市程序以及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都不够健全。因此应当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更好地纳入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创业板退市制度。  相似文献   

6.
创业板退市制度对于发挥创业板优胜劣汰、资源配置作用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仍然存在着极大的缺陷,退市标准、退市程序以及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都不够健全.因此应当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更好地纳入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创业板退市制度.  相似文献   

7.
完善退市制度 重塑股市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退市制度发展历程及其实施效果看,退市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上市公司“壳”资源非理性炒作,证券投资环境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进而增加了市场风险.因此,完善退市制度符合我国证券市场深化的内在需求,借鉴成熟证券市场退市经验,加强退市标准的确定、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立、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仍需要更多的政策以及制度予以配合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证券市场退市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保障,也是证券市场迈向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特征。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显示,构建差异化退市标准、考察证券价值、全面测定上市公司质量、渐进式退出和实施投资者保护等,是完善退市标准、退市流程和配套制度的基本路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实施率低、流程缓慢,存在上市公司反复"戴帽摘帽"现象。退出渠道不畅的原因主要是:量化指标容易被规避,非量化指标存在操作弹性;退市程序中缺少市场化判断;投资者保护和损害赔偿尚缺少充分的法律制度保障。下一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退市制度:完善退市指标,加强重大违法行为认定;构建市场化考查机制,完善退市风险预警,提高ST"摘帽"门槛;加强监管执法力量,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化投资者保护。  相似文献   

9.
退市制度和准入制度相对,是发挥优胜劣汰机制和企业遴选功能的重要制度基础。美国纳斯达克注重自主选择的主动退市制度和强调市值、公众持股,弱化公司业绩的强制退市制度是发达资本市场比较成功的退市制度。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超过沪深交易所总和且有部分企业长期缺乏交易,可以借鉴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制度,逐步推出和完善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市场特点的市场化退市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退市制度自2001年建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完善,虽然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体系,但是仍然存在量化过于宽松、执行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许多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长时间存在于资本市场,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破坏了证券市场的秩序,这也使得退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迫在眉睫。本文以主板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研究,解读我国十年间退市制度的发展,并找出其中的弊端,探究我国主板市场退市制度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板退市制度是创业板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对于创业板市场运行的稳定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创业板市场建立以来,退市制度由于各种因素迟迟未能推出,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我同创业板市场退市机制的创新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借鉴国外主要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为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推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重要性,并对当前我国主板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在背景概述中介绍了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科创板公司主动退市制度和科创板公司主动退市制度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现行规定,其次阐述了科创板公司主动退市制度下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德国、美国、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下投资者保护措施的介绍,最终对我国科创板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时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措施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存绪  刘衍 《财政监督》2013,(11):14-17
资本市场具有较之于其他市场所独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健康发展要受制于环境等诸多要素。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需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逐一破解难题。退市制度便是其中难题之一。建立退市机制是为了净化市场.但如今却有相当一部分劣质公司迟迟未能退市.导致退市制度几乎形同虚设。2012年6月28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主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新的退市制度较之前有了较大的突破.开始逐渐向国际惯例接轨。新退市政策能否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形成有进有退的良性循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简述了我国退市制度的发展情况及重要性.通过研究新退市制度下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证券市场的功能是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同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我国的退市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尚有差距,本文分析了*ST二重主动退市的过程与动机,并对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新形势下我国退市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的完善:基于投资者权益保护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无疑会对投资者权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确保投资者在创业板退市过程中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宏观上如法制环境、市场相关制度1、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微观上如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制度等。其中完备和严格的程序既能保障退市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止退市不畅,又能对退市决定的使用和退市过程加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防止其被滥用。本文通过重点论述海外成熟创业板市场退市程序中的重点程序制度及其之于完善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和投资者保护的意义,旨在为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2012年出台了退市新规,证监会2014年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我国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的退市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深沪两市1999~2015年上市公司退市的现状和原因。研究发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退市比例较低,证券市场流动性较差;退市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连续亏损和吸收合并。  相似文献   

18.
黎阳 《中国金融家》2012,(6):119-120
与主板退市制度相比,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退市标准的多元化、市场化、定量化,以及与IP0标准的对称化。在这一背景下亮相的创业板退市制度,让业界对主板退市制度的完善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9.
投资者权益保护是资本市场成功发展的关键.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无疑会对投资者权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确保投资者在创业板退市过程中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宏观上如法制环境、市场相关制度、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微观上如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制度等.其中完备和严格的程序既能保障退市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止退市不畅,又能对退市决定和退市过程加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防止其被滥用.本文分析海外成熟创业板市场退市程序中的重点程序制度以及完善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和投资者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戈宏  惠佳颖 《金融论坛》2001,6(7):23-26
中国证监会<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退市制度的正式建立.但是同国外成熟的证券法规相比,可以发现其间存在很多不足由于我国在破产和退市层次界定上的偏差,出现了应该破产的上市公司可以因为不满足退市条件而继续留在证券市场上的奇怪现象;与国外相比,我国证券交易所在处理上市公司退市时拥有较小的自主权;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无辜的中小股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退市不等于上市公司的消失,现有退市制度没有能够明确退市公司的股票出路问题,不利于中小股东的保护和激励退市公司改善经营.我国退市制度要真正发挥功效,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