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股权高度集中且不流通已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有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3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为3973.12亿股,在全部股本中,尚未流通股份占股本的63.61%,而流通股份仅占总股本的36.39%。在尚未流通的股份中,以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为主,共计约占总股本的61%左右。这不仅违背了股份经济的本质要求,而且也扭曲了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为改变这种状况,大力推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国有股减持已是发展资本市场,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效益的内在要求。虽然最近国务院…  相似文献   

2.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视角下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是在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提出来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股票计划额度管理原因,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普遍存在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但国有股、法人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日趋突出,国有股减持始于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的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减持国有股的对象指社会公众及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者。减持国有股所筹集的资金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然而在四个月后沪深两市股指分别下跌700点和1670点,1.8万亿总市值和5000亿流通股市值灰飞烟灭。同年十月底,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减持国有股。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存在着国有股份和法人股份在资本总额中比重过高而社会流通股份的比重极低的结构矛盾,又面临着上市公司治理不合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形成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沪深两市1999年中报统计,国有股、法人股在总股本中的比例达到62.74%,尤其是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公司,国有股超过半数,比例高达70%。如此高的公股比例和我国股市独有的分割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的改革,旨在实现全流通。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长期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2004年底,上市公司总股东7149亿元,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亿元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而国有股份(包括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又占非流通股份的74%。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实践,以沪深两市A股派现的2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股、法人股持股比例、代理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正相关,流通股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内部控制程度与现金股利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有股、法人股进入流通问题的思考赵志耘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开始算起,股票市场的发展已近7年。但是,到目前为止,上市交易的股票仅为个人股,而占公司股本较大比例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仍未上市流通。国有股、法人股既是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实践,以沪深两市A股派现的2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股、法人股持股比例、代理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正相关,流通股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内部控制程度与现金股利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所特有的股权结构问题,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上市流通的股份为流通股,暂不上市流通的股份为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是由国有股、社会法人股所组成。这两类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在我国证券市场中非流通股约占全部股份的2/3左右,流通股仅占大约1/3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股权结构优化对公司治理改进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与法人股所占比重较大且不能流通,不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必须对上主的股本结构进行再设计,要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提高流通股的比重,推进股树结构多元化以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所特有的股权结构问题,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上市流通的股份为流通股,暂不上市流通的股份为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是由国有股、社会法人股所组成。这两类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在我国证券市场中非流通股约占全部股份的2/3左右,流通股仅占大约1/3的比例。由于历史背景的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企业国有股权益保障问题研讨会观点综述截至1994年底,全国有3523户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公司总股本为2864.71亿元,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1801.44亿元股,占总股本的62.88%。这部分股本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探讨股份...  相似文献   

12.
在2003年之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以2006年1月20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09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4年‐2009年作为研究区间,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作比较研究。在本文设定的样本期内,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呈下降趋势,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有下降迹象;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布不均,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有很强的控制权。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流通股比例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正相关,与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负相关,就此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2007年沪深两市77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考察,实证研究了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成U型关系;流通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法人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2003-2005年49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本文试图说明股杈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内在联系,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前五大股东及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与国有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法人股比例负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加强上市公司股权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等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2003—2005年49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本文试图说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内在联系,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前五大股东及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与国有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法人股比例负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加强上市公司股权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等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沪深两市55家商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表明:商业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对公司业绩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法人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同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关系,但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另外,第一大股东的控制能力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即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一、管理层收购的收益分析(一)优化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截止2002年9月底,我国共有上市公司1209家,总股本已达5639.84亿股。其中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5.25%,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75%左右。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绝大多数股份处于不流通状态且多种股权形式并存及实力分布极不平衡的产权结构,使所有者权能弱化,产生较严重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导致中国批发零售行业受到了直接冲击。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中国批发零售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利用面板数据对股权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拥有较低的债务杠杆;国有股占总股本比例越高,负债融资比例越低;法人股占总股本比例越高,负债融资比例越低。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上市公司盈余操纵仍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危害性大,治理困难的顽疾。本文将在简要地分析盈余操纵成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盈余操纵的综合治理框架。一、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动机及成因我国上市公司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来的,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据统计,截至2002年8月,我国上市公司未流通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64.88%,其中发起法人股和募集法人股占总股本的64.37%,而发起法人股和募集法人股中,国有成分占了绝大部分。按照吴敬琏教授的说法,超过55%的股份归政府所有,超过60%的股份由有政府背景的成分所拥有,从而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特有的“一股独大”现象。笔者认为,从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说,大股东的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