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上市公司会计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兼议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栋 《新疆财经》2005,(1):20-25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披露质量是信息披露方(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和信息使用方双方行为多次博弈的结果,而在信息披露中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选择是决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了由于资本市场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和管理当局以及管理当局与监管者之间存在着非合作博弈行为,并借助于博弈分析的结论,提出改变上市公司会计行为选择的几点启示和建议,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等备相关者的利益、证券市场的运作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堆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和打击欺诈和垄断行为,保障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现实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具有一系列问题,这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股票价格重大波动,危及了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着重对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深入地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春 《山东经济》2006,22(6):98-100
会计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但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广大中小投资者成为证券交易的牺牲品。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基于上市公司内在机制的分析,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三是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健全信息披露的结构;四是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4.
杜波 《中国经贸》2012,(18):266-267
我国上市公司经由数十年的发展历程,逐渐走上了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已经具有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但是不少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会计信息披露不实、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存在误导投资者的现象。本文阐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剖析了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琼民源”、“银广夏”等案件的接连发生,上市公司信息的如实披露显得越来越重要。证监会《关于完善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的出台,针对某些上市公司为了非法目的,伪装财务报表,期诈愚弄投资者的行为,从法规上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以增强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伪装的方法、目的的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规范信息披露,避免信息伪装提出几点建议,目的是让广大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能充分利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作了明智的决策,进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发挥市场的融资、筹资功能。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和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连接纽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作为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与坏对证券市场的日常经营运作、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以及投资者等各相关者的利益等都产生着直接影响,积极规范与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和打击欺诈和垄断行为的发生,保障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才能推动证券市场更加稳定、持续的发展。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并展开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与措施,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明明 《魅力中国》2011,(17):328-328
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丑闻不断,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存在诸多问题。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等。此类会计信息的披露要么对投资者起了误导作用。我国存在的“基金黑幕”、“市场泡沫”等问题,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缺乏有效性的具体表现。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哲 《中国西部》2014,(18):82-8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一般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信息披露应通过招股说明书(或债券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书、临时报告书及其他披露文件,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是连接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将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为基础,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栋 《特区经济》2006,213(10):80-82
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和打击欺诈和垄断行为,保障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最能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几个关键环节着手,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利益保护与新兴市场证券发行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说明在一个非有效程度比较高的证券市场中,公司可以通过发行新股融资侵占外部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此时,证券发行的门坎管制和规模限制对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必要和有效的;如果事后的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等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弱, 证券发行管制就更有必要,以此来限制经营能力较差的公司为NPV<0的项目融资。对融资和投资分离的研究还表明,限制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可以减少管理层基于自我利益的过度融资和低效投资。随着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完善和执行有效,信息披露规范,加上机构投资者力量壮大,市场评价能力增强,可以放松证券发行事前的门坎限制和融资规模限制,逐步实现证券发行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单双  毕秋香  胡挺 《南方经济》2020,39(2):36-55
信用债违约不完全依赖于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投资者无从得知企业兑付意愿,且我国市场信息披露与违约追偿机制尚不完全,市场价格与外部评级反应延迟,投资者信息认知不同,因此对违约判断存在异质信念。针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市场的信用债违约风险模型,将Giesecke(2006)中关于企业违约阈值预期的均匀分布假设拓展到一般的Beta分布,通过Beta分布的方差刻画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强度,并给出条件违约概率和信用价差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数值分析指出,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短中期信用债影响较大,异质信念越高,信用利差越大;在接近违约时,异质信念会造成违约风险预期的低估。通过我国市场真实信用案例的实证检验,模型可以较早预警信用事件,且精度优于已有信用风险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opportunity factors on fraudulent behavior in Vietnam’s stock market by employing mixed methodology. In this regard,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20 in-depth interviews and 568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ponses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fund management companies, stock exchanges and the State Securities Commission in Vietnam. Using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the following groups of opportunity factors result in fraudulent behavior: (i) influences of the internal person and issuer, which include (person whose internal information has not been published by the company), collusion of the issuer and securities company, abuse of power by influential person in the company, complex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issuer (one person handling multiple positions) and failure of an issuer to properly control internal information; (ii) investors’ factors, which include investors’ trade of securities based on the insider’s suggestion, framework of foreign investors, brokerage company recommendations, and advisory information on securities forums; and (iii)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arket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uch as use of lenient penalty with no deterrent effect, untimely market management and limited authority of the securities committee.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order of the impact of each group of factors was found as follows: factors due to internal person and the issuing organization, the market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and investors.  相似文献   

14.
The dramatic expans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financial market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Despite this,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ordinary individual investors managed risk within this framework. Using a newly constructed dataset of share ownership for those joint‐stock companies listed in the financial press of the day, we reconstruct individual portfolio holdings for investors in these companies. We examine individual portfolio holdings first for the decade after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and then for the years around the South Sea Bubble. Despite a fivefol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unique individuals in the market between the 1690s and the 1720s, we find that in each period roughly 80 per cent of those active in the equity market held shares in only one company, even though many shareholders had the capacity or wealth to diversify share portfolios. These outcomes suggest diversification against idiosyncratic liquidity risk. Overall,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that individuals were using their financial portfolios to protect against diversifiable shocks. For many, we argue, company‐specific voting and firm governance rules drove market activity.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期权定价中信息的作用以及最优投资问题,阐述了金融市场的管制和放松管制是在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和市场的稳定程度两者之间权衡的。如果金融市场的管制增加,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将减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将处于劣势。相反,放松金融市场的管制,虽然有助于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但要以牺牲市场的稳定为代价。在充分信息化后,适当放松管理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期权定价中信息的作用以及最优投资问题 ,阐述了金融市场的管制和放松管制是在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和市场的稳定程度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的。如果金融市场的管制增加 ,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将减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将处于劣势。相反 ,放松金融市场的管制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重要财务指标的会计信息与股票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该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Ohlson剩余收益理论,考察了2011-2013年该板块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但创业板尚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形成弱势有效市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会受到已掌握的会计信息的影响,剩余收益指标可以引导投资者更加重视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多地考虑企业是否创造了价值,从而为价值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Both private information production by market traders and public disclosure by firms contribute to dissemination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the capital market. However, the motive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two are quite different. In general, private information production is intended by investors to increase their trading profit, which has the effect of widening the information gap between informed and uninformed investors and increasing the firm's cost of capital. On the other hand, public disclosure can be used to narrow this information gap and to lower the cost of capital.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model to examine the economic incentives behind these two form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their consequences on the cost of capital. By simultaneously considering the firm's and the information traders' decisions, the paper derives an equilibrium in which the amount of private information production, the level of public disclosure,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are all linked to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m, of information traders, and of the market.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beliefs, the paper predicts that, across firms, the cost of capital can be either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firm's disclosure level,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factors that cause the variation within a particular sample. Similarly, the extent to which investors follow a firm and the firm's disclosure level can be either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mplication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200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一人公司这种特殊类型的公司正式纳入了法律范畴。但是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的,当前非常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对一人公司法律制度进行改进完善,以便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投资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刘硕 《特区经济》2010,(9):121-122
本文以新股首个交易日频遭炒作的现象为切入点,对机构投资者联合操纵新股价格走势行为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基于Agent方法在Swarm仿真平台上建立了计算机仿真模型,进一步研究机构投资者对新股的投资行为特征,提出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管制措施,以避免机构投资者对新股价格走势的联合操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股走势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保证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