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我为什么现在变得比较悲观?本来我觉得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影响到中国,中国会去反思,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这么大?为什么我们这么依赖于出口?得出来一个结论会是为什么我们内需这么弱?为什么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不如GDP增长那么快?但从过去六个月来看的话,并没有特别多引出这方面的讨论,反而使很多人得出个中国是救世主的结论,并认为已证明了中国模式的胜利。这种盲目乐观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2.
大量获得成功的中国企业,都不约而同地走过了近20个年头。它们的成长足迹,基本代表了整个中国企业群体的成长足迹。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在一个需要迎接巨大挑战的时代,我们既不应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20年里,我们应该看清: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缺少了什么?在变革中,我们需要坚持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摒弃的又是什么?在埋头学习日美经验20年后,提出管理体系“中国造”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3.
单靠升温乃至过热的市场拉动,单靠全球对我们迅速成长的疏忽,单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已经难以保证我们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面对缺少技术.缺少资金,缺少品牌,中国企业的下一步该如何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该如何与中介机构联手应战?而在这诸多现实疑问之前,我们先要冷静思考:中国真的已成为“世界工厂”了吗?“世界工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我们的工业化道路究竟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4.
中国彩电在遭到欧盟反倾销起诉没有多长时间,美国的“单子”又给我们送来了。中国的彩电企业确实急眼了,提出一连串的疑问:欧盟想干什么?背后指控我们的企业是谁?美国企业又想干什么?这次背后的主谋又是谁?中国的企业怎样去打这样的国际官司?  相似文献   

5.
我们现在的疑虑不是2012年的中国楼市会不会跌下来,这一点已毫无悬念可言。我们现在的疑虑是,如果2012年的中国楼市跌下来,会重创中国经济吗?当中国经济的两翼:实体经济的中国楼市和虚拟经济的中国股市一齐折翅,那么,这些年一直是靠一只翅膀在艰难地飞的中国经济,会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6.
樊纲 《中外管理》2003,(12):42-45
全世界在问:如果制造业都转到了中国!我们干什么?中国问:如果制造业都转到了中国,还不够,怎么办?全世界在问:人民币为什么坚决不升值?中国问:面对投机游资,面对顺差下降,我们凭什么升值?……  相似文献   

7.
奥运来了。五洲健儿,同场竞技。四海佳宾云集交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国际盛会。这是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场盛会中,我们将看到什么?收获什么?  相似文献   

8.
CE:你们的研究指出,无缝零售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那么在中国,这种趋势处于什么阶段?中国消费者需求距离真正的无缝零售有多远?许佑宏:我们还是在非常初期的阶段,从理念、业务模式、流程、组织到技术可能都处于很雏形的状态,但是我们在中国市场的调研发现,中国消费者的确存在这个需求,尤其当"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以及社交媒体的应用和接纳程度,  相似文献   

9.
"面对寒冬,我们如何保暖自救?面对逆境,我们如何变危为机?面对买方市场,我们如何重塑楼市信心?面对明天,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方向在何处?"2008'第六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高峰论坛(CRESF)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视觉与商业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家》2003,(9):83-83
《中国企业家》:目前你认为汇源的龙头地位有没有受到威胁? 朱新礼:目前在中国的企业,每年做水果深加工的有几个?从海关可以看到,进口果汁的企业有几个?我们进口了多少?多数企业连我们进口的1/30都不到。从这个数字也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1.
可贵的执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 《企业天地》2003,(6):18-19
中国企业最缺的是什么?是开拓精神?是好的思路?不。是执行力!什么是执行力?就是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导下,上下一致、全力以赴地做事。为此,我们提出罗精神,意在使我们更深入地反思,同时更准确地切入。  相似文献   

12.
李克 《企业与市场》2004,(12):35-36
中国人对世界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能力一再让国际奢侈品大鳄们跌破眼镜.只是,在这场早已发生于中国市场内外的商场上,我们还看不到国内品牌的强势加入。一系列的问题正在寻找答案: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究竟有多大?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吗?如何打造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13,(9):123-125
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市场都在进化演变过程当中,现在谈及设计的"中国元素"还为时过早未来中国设计的突出特征应该是什么?欧洲有很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特征,中国也有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欧洲和中国是非常类似的。在沃尔沃设计中心,有人专门负责研究中国,有人专门负责欧洲。我们  相似文献   

14.
钟伟 《英才》2012,(12):32
五千年兴衰,曾经庞大的GDP似乎未能持续带给国人以生命、财产和自由保障。也许这样的发问有些杞人忧天。如今,人们正在津津乐道中国将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崛起。这是指从历史纵向比,中国将胜过汉唐?抑或从全球横向看,中国将接近甚至超越欧美?那不妨让我们漫不经心地纵横一下。中国的GDP曾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怎样的份额?暂不做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04,(1):41-46
两年前在一个论坛上,我发言的主题是:主导中国经济的应该是中国企业。这些年来我为此到处呼吁奔走。我们每年讨论经济工作的时候都会说GDP增长。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光盲目地追求总量,不追求质量,我们中国经济是否健康?不健康的经济能够持续吗?  相似文献   

16.
《功夫熊猫》不单是想在中国赚很多钱,我们想做在艺术上正确的事情CE:《功夫熊猫》是为打开中国市场做的吗?余仁英:中国电影市场是巨大的。《功夫熊猫》之所以在中国很火,是因为这个故事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东西,我们努力使这部电影能让中国观众喜欢。在我们的工作室里,有中国籍的员工,这个工作室是全球化的,所以有很多地方的人来参与制作这个电影。《功夫熊猫》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我们得让中国观众买账。幸运的是,中国观众看了以后,反响不错。所以我们拍了《功夫熊猫2》和《功夫熊猫3》。我们拍这部片子,不单是想在中国赚很多钱,我们想做在艺术上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走了能留下什么?我们希望他留下什么?滕伯乐老先生在自己75岁的时候离开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正在成长的中国汽车工业,让人遗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07,(4):36-36
《中国新时代》:您希望米其林在中国轮胎市场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夏逸夫:也许说我们在中国的使命是什么,这样更恰当一些,我们的使命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性。我们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始终保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比市场平均增长速度要快,要设立很多标杆性的理念。《中国新时代》:在来米其林中国一年多的时间里,您听到的关于米其林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同时陷入衰退,在过去是罕见的。全球经济在风雨飘摇中渡过2001年,而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一年,我们会面临什么形势?中国经济是否仍会持续稳定地增长? 为此,笔者采访了多位著名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20.
<正>宁波商人为何北上?为何宁波商帮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天津作为其北上的重要根据地?宁波商帮在当时对天津的城市发展又起到了那些作用?为何在中国历史上的旧商帮消失之后,宁波商帮又以新的面目重新屹立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之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对于这段中国商业历史的研究,而这也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