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非自愿披露行为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  相似文献   

2.
朱世佳 《时代金融》2011,(21):229-230
信息甄别是一种从信息劣势方的角度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我们通过对非对称信息及其危害以及信息劣势方行为的论述,给出了信息甄别的背景、要解决的问题及其主体;通过劳动力市场中雇员能力信息不对称问题,讨论了信息甄别模型及信号传递模型的关系,并论及运用信息甄别的一般思路;最后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信息甄别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朱世佳 《云南金融》2011,(7X):229-230
信息甄别是一种从信息劣势方的角度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我们通过对非对称信息及其危害以及信息劣势方行为的论述,给出了信息甄别的背景、要解决的问题及其主体;通过劳动力市场中雇员能力信息不对称问题,讨论了信息甄别模型及信号传递模型的关系,并论及运用信息甄别的一般思路;最后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信息甄别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其在银行的经营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一是上下级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大型银行来说,目前大都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营业所)等五级组织架构,信息传递链条较长,且信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不拥有的信息”。也可通俗地解释为: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在会计领域中同样存在着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会计信息不对称同会计失真一样,已被会计界所重视。会计信息失真必然导致会汁信息不对称,而真实的会计信息由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也会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目前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也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市场信号,金融认证机制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多有关发行人的私人信息,有助于缓解债券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信用评级认证、承销商认证和第三方担保认证三个角度分析了金融认证对城投债发行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信用评级认证、承销商认证和第三方担保认证效果良好,能够降低城投债的发行利率;第二,城投债行政级别越高,金融认证效果越好;城投债行政级别越低,银行主承的效果越好;发行期限越长,信用评级认证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柴静 《金融与市场》2006,(8):27-28,45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论述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以及规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指出由于委托方(股东与债权人)与代理方(上市公司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形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关联方交易信息是公共物品,存在搭便车和外部性现象,均会造成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质量与独立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光辉 《浙江金融》2002,(12):35-35,33
在市场信息观下,公司披露的实质是管理人员通过与投资者的沟通来消除信息不对称,达到市场所追求的配置最优.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独立审计的意义就在于为投资者提供了有关公司披露可靠性的第三方确认,并通过增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来使披露的信息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论述了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或者一方信息的不完全性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未获得完全清楚的信息;二是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三是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用方面的地位都是比较清楚的。信息不对称按发生的时间划分可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的行为。道德风险是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自身利益而故意隐瞒相关信息,对另一方造成损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陈丽琴 《甘肃金融》2001,(12):33-33,39
现实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验说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银行作逆向选择,是银行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所谓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指交易的一方拥有某一(些)信息,而交易的另一方不拥有相应的信息,或者说是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因而影响其作出准确决策,一般情况下,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事前不对称信息,当事人隐藏知识信息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不对称信息,当事人隐藏行动信息的可能性比较大,它们将使得当事人作出逆向选择,使得另一方当事人可能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11.
李瑞红 《新理财》2014,(2):47-49
商业银行发生不良贷款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银企之间、上下级行之间以及信贷流程前后环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涵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参与博弈的各方中间某些方拥有的信息,其他方并不拥有。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是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进行分析,这里的委托——代理人关系泛指任何一种非对称交易或关系,交易或关系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信息经济学的目标是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寻求最优的制度安排,即设计一个最优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为。委托代理关系并不必然导致"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如果代理人的效用函数和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完全一致,则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的购物形式愈发多样。近年来,更是掀起了一股海外代购潮,本文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在代购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从改善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这两个角度,对银行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对外投资模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并购是中资银行拓展海外市场的理性选择。并结合中资银行已开展的海外并购活动,得出后危机时代中资银行施行“走出去”战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赵莹 《科学投资》2003,(6):84-87
失效专利从法律角度讲,已经失去保护:但从技术角度讲,很多仍然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专利闲置是一种资源浪费,失效专利技术是一座等待人们开发的金山。  相似文献   

16.
市场涵盖一切信息"是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假设.但由于信息分布不对称,传播存在时滞及投资者对信息的解读不一致,市场不可能全面、及时、正确地反映一切信息.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一假设是不能成立的,技术分析存在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整合涉及实体供应链和金融供应链,本文站在供应方和采购方的角度,从供应链协调性、买卖双方合作、信息共享和信息透明度四个方面研究了银行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招投标过程是投标方与招标方之间以及投标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竞争,最终达到一个均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到处充斥着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现象——招投标双方都拥有不同的私人信息,一方常常  相似文献   

19.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境是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共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使听话人得以理解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所表达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不再是孤立的部分,不讲结构,不讲语境。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语境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语境促进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宋宇宁 《会计师》2009,(12):42-43
<正>企业环境信息包括企业与环境相关的所有信息,如环境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信息、对企业行为影响的信息及企业的环境绩效信息等。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解除环境受托责任,以得到相关方环境资源持续支持的最重要方式;从环境资源的最终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