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部商界英雄的故事。该剧主人公是山西祁县乔家堡著名商户——乔家第三代传人乔致庸。乔致庸的一生经历了大清王朝的晚期,他以乔家这一晋商中的家族事业为舞台,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为实现自己青年时代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宏愿,在与其他商家、  相似文献   

2.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部商界英雄的故事。该剧的主人公是山西祁县乔家堡著名商户“乔家”的第三代传人乔致庸。乔致庸的一生穿越了大清王朝的晚期,他以乔家这一晋商中的家族事业为舞台,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为实现自己青年时代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宏愿,与其他商家、与家族内部、与达官显贵、与朝廷,乃至与土匪之间进行了一场长达一生又无所畏惧、错综复杂的斗争。乔致庸凭借自己的勇气才智和骨子里透出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终于战胜了一生中数不尽的劫难,晚年时代终于让乔家成为对中国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巨商,为民族商业建树了不朽的功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大型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以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为背景,艺术地描述了乔家堡著名商家乔家第三代传人乔致庸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表现了清朝年间,山西晋商为发展我国民族商业所建立的不朽业绩。同时,这部电视剧中所体现的理财学思想,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4.
情节还原一:乔致庸一躬到地:“茂才兄专程而来,必有好主意能救乔家渡过这一劫!”孙茂才道:“留我陪你也行,不过是要付银子的!可怜茂才,今年乡试又名落孙山,想来想去,只好改弦易辙,来商家帮闲,挣几两银子活命。”乔致庸问他要多少银子,茂才一年要3000两。乔致庸大笑,读书人做了县令,一年俸禄加上皇上奖赏的养廉银,也不过区区几百两,你怎么要这么多银子?  相似文献   

5.
乔致庸,晋商的典型代表。在他的带领下,乔家的生意蒸蒸日上,并实现了其“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乔致庸的商业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特别其用人策略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本文先来看其团队成员的配置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来谈一谈团队成员如何配置才能提高团队的竞争力以及避免盲区。  相似文献   

6.
李琳 《企业文化》2006,(6):63-65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以清朝晚期的社会历史为背景,以山西祁县乔家第三代——晋商巨子乔致庸,商海几十年打拼和奋斗为中心,记述了乔致庸弃儒经商、主持家业,以“义信利”为本,将事业发展到极致的故事。正所谓,《乔家大院》通过一篇惊心动魄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的主人公——晋商骄子乔致庸,是近代晋商的杰出代表。乔致庸晚年,乔家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巨富。那么他的成功能给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经商者在交际中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8.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的主人公——晋商骄子乔致庸,是近代晋商的杰出代表。乔致庸晚年,乔家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巨富。那么他的成功能给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经商者在交际中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9.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的主人公--晋商骄子乔致庸,是近代晋商的杰出代表.乔致庸晚年,乔家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巨富.那么他的成功能给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经商者在交际中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10.
乔家大院是蜚声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山西乔家第三代传人乔致庸的私人宅院.地处晋中盆地,位于山西祁县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去年7月的一天.当我来到这个久负盛名的深宅大院时.已是傍晚时分。于夕阳晚照之中信步走进乔家大院.恍然间便如走进了一段历史,成功与失败.光荣与梦想,长笑与歌哭,辉煌与没落……雕梁画栋、曲榭回廊的大院中的一草一术,似乎都在诉说乔家几代人的风雨沧桑.令我时而击节赞许.时而扼腕浩叹。  相似文献   

11.
刘挺  肖鹤  刘宇波 《价值工程》2010,29(11):97-97
通过对庭园和庭院发展脉络和文化的分析,提炼出庭园和庭院的精髓:庭园和庭院都是人为化的自然空间,从气质上,再现了自然,又艺术化了自然,自然性是它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2.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环境中,要面对的问题不同,需要调整的方面也不同.在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企业的全部目标就是生存发展,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往往需要建立与企业逐渐扩大的规模相适应的正规化的管理模式,用一种正规化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以继续获得成功.但是随着这种转变的进一步强化,企业处理事务会变得过分机械和官僚化,业务会变得过分专门化,文字工作增加了,渐渐产生了为追求管理而管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赵颖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164-165
为了使课堂教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变学员"消极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变"模仿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变"只接受科学结论"为"既接受科学结论,更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变"知识型教学"为"智慧型教学"。文章分析了"知识型教学"与"智慧型教学"的本质区别,指出要真正实现"智慧型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用心去教"外,还要求教师要"用心去交"。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企业和科普一体发展的时代。无论人们意识到与否,如何把握和运用好企业与科普的共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环境,需要利用科技知识的优势,视作一种战略谋划;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投入的增大,企业的产品的生产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没有理由不关注丰富的知识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企业中的科普"处女地",亟需我们的企业家、科技人员、科普作家,共同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科普应该在企业平台鼎力崛起。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8日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文章认为."包容性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韩晓红  闫秀华 《价值工程》2010,29(3):168-16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在以无可比拟的速度发展着,城市急速地膨胀,新建筑大量地产生,取代着一个又一个经过千百年时光淘洗的古建筑。现在的中国城市,我们似乎已经看不见作为城市特质的一面了,到处是高楼大厦,风格迤异。中华民族耗费几百年上千年积累的那种曾经吸引了世界目光的古老庄严底蕴也渐渐地消失了。本文在对国内外城市从现象及发展程度上进行比较的前提下,笔者对于国内种种地区性特色消蚀,人文精神缺乏的局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工厂”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过渡目标1.从“世界工厂”到“研发中心”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我国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众多产品的主要生产加工区。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完全依靠基本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世界工厂”地位,并不能帮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认为: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如果发展中国家单纯依靠其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则…  相似文献   

18.
不知当初是什么缘由给这家IT公司起了个"书生"这样透着中国旧式人文气息的名字.然而,这个在1996年才有了"出生证"的"书生",今天已成了中国在软件核心技术领域里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IT企业.  相似文献   

19.
张云 《上海企业》2004,(2):19-21
在鸟类中,老鹰的寿命是最长的,可以活到七十岁之久。然而,这却是它两次生命的叠加。原来,老鹰在活到四十岁的时候,它生命中最重要的三样武器老化了:它的翅膀老化了,飞行吃力,不能再以速度称王;它的爪子老化了,不再锐利,抓不住猎物;它的喙老化了,又长又弯,无法撕咬食物。摆在老鹰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再生。选择再生的过程是痛苦的。它必须  相似文献   

20.
一、南京路上的名牌同门大血拼 作为中华第一名街——上海南京东路,云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诸多知名品牌的专卖店,为了能够吸引来往的消费者,这些品牌专卖店使出各种招数,展开异常激烈的竞争。而近一段时间,在南京路上不仅有不同品牌专卖店之间的激烈竞争,还出现了同一品牌的各个专卖店之间的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