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观点选登     
返航事件提醒东航加快重组《上海国资》2008年第3期——东航重组迷航重组尚未明朗的东航再一次成为了舆论焦点,近期的返航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2008年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出的14个航班集体返航。4月7日,一直声称系天气原因的东航首次公开承认存在人为因素,称已对涉嫌当事人实施停飞和调查处理,并对社会和旅客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诚挚歉意。有消息称返航实因飞行员不满待遇集体罢飞。专家认为,此次事件暴露了民航业隐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早一点暴露问题矛盾比晚一些好。  相似文献   

2.
3月31日,东航飞行员私自“导演”了一场“空中秀”,提前过了“愚人节”: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芒市、思茅和临沧六地的18个航班在到达目的地上空后,均“因天气原因”而集体返航。几天后,东方航空公司不得不承认这次事件中,部分航班的返航存在“明显的人为因素”。 伴随着飞行员“跳槽”、“要求加薪”、“静坐抗议”、“集体返航”等事件的屡屡发生,人们不免要问:飞行员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31日,东航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丽江等地的14个航班在飞抵目的地上空时集体返航。这一事件引起了多方关注。对东航航空公司的管理以及飞行员的不负责行为,社会各界纷纷予以指责。  相似文献   

4.
《西部论丛》2008,(5):68-69
东航返航事件一石激起千重浪,铺天盖地的指责与批评汹涌而来,一场针对东航的信任危机随即掀起。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08,(5)
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14个航班飞达目的地后,不降落就直接返航,造成大批乘客滞留机场。4月1日,又有3架飞机采用同样方式返航。东方航空公司称,返航是因为天气原因。而这些返航的飞行员却说,返航是为了向公司争取待遇。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08,(4):6-6
重组尚未明朗的东航再一次成为了舆论焦点,近期的返航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2008年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出的14个航班集体返航。4月7日,一直声称系天气原因的东航首次公开承认存在人为因素,称已对涉嫌当事人实施停飞和调查处理,并对社会和旅客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诚挚歉意。  相似文献   

7.
郑磊  聂玉芳 《新财经》2008,(6):84-85
“集体返航事件”使东方航空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持续了两年多的“三角恋”也让东航的归属至今无法落定  相似文献   

8.
“东航飞行员绝食辞职事件”,再度将近两年来由飞行员跳槽引发的劳资矛盾推上风口浪尖。同时也凸显出了我国在特殊人才流动机制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而正在起草制定的《劳动合同法》有望解决此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08,(12):26-33
东航“返航门”;瓮安县群体事件;胶济铁路撞车;“到陕西不谈华南虎”;杨佳袭警;普洱胶农冲突;真假记者“封口费”;季羡林藏品外流  相似文献   

10.
乔健 《中国报道》2008,(5):40-41
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18个省内航班集体返航事件已是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它表明,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劳资争议和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建立一种既保障经济发展和秩序稳定,也公正合理地实现劳工阶层权益的劳资冲突治理机制,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毫无疑问,东航飞行员空中罢飞是性质非常严重的错误行为。通过此次罢飞事件,我们应该明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永远也不能成为分割别人权益的借口。虽然罢飞飞行员在维权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无奈,但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其它形式为自己伸张权益,而不是通过违法的做法来实现维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西部论丛》2008,(5):64-67
3月31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的14个航班出现临时返航事件。此次返航事件引起了民航局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的关注。本期我们精选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就此事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杰 《新财经》2010,(12):36-37
工人罢工在国外是常态,工会组织领导工人罢工已经成为工人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一种正当渠道。2010年的国际社会,工人罢工潮一波接一波,尤以欧洲为甚。先有希腊,为反对希腊政府施行紧缩政策,希腊工人组织了全国大罢工;后有法国,为抗议法国政府延长工人退休年龄,法国工人进行了持续罢工。在中国,也出现过一些波澜,比如,丰田中国工厂就发生了多起工人罢工事件。但遗憾的是,在类似事件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工会坚定的身影。在海外工会引导工人通过罢工等方式以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同时,我们的工会还仅满足于组织一两场运动会,这之间的差距让人感慨。  相似文献   

14.
从强行辞职到对簿公堂,再到集体返航,无疑是飞行员短缺所致,但飞行员短缺的深层原因正是中国民航业高度垄断所酿成的苦果。  相似文献   

15.
在中航、新航争夺东航、中外混合重组案例上,表面上是东航心仪新航、中航搅婚,而后中航欲抛绣球、暂遭东航冷遇的故事。其实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路线的争议,是自力更生?还是引进外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余启阳 《环球财经》2010,(11):31-33
在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中,从领土争端到经济安全,我们常常忽视了日本财团在事件背后的利益纠葛与幕后作用。这次发生在钓鱼岛的扣船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中日关系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挖掘日本财团在中日政治、经济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相似文献   

17.
路透社:温家宝呼吁改善农民工生活 中国总理温家宝端午节假期在北京看望农民工,并与农民工座谈。他敦促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与此同时,在广东中山,本田汽车一家制锁工厂的工人们暂时结束亍罢工,但近来中国发生的多起罢工事件已经显示新一代农民工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尚明月 《魅力中国》2010,(26):36-36
富士康员工的13跳,本田企业员工罢工等事件,近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许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主对员工的剥削是导致两件事发生的原因,这种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的确存在剥削现象,但就现在生产力状况而言,我们无法根除它,因为只要有私营企业的存在,剥削现象就不会消灭,所以我们只能用科学而理智的态度来对待现在社会中的剥削现象,以便我们更好的对私营企业中的剥削现象进行监督、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崔晓红 《新财经》2011,(1):28-29
2010年发生的本田工人罢工等劳资纠纷事件,引发了中国企业如何在新的问题下保持高速增长的一次反思。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模式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迅速发展的中国民航运输业对飞行员的需求日益增大,而传统培养体制已无力维持飞行员市场的供求平衡,飞行员跳槽事件频频发生.文章结合劳动经济理论分析影响其供求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飞行员短缺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