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根据指标构建的相关原则,结合长株潭"3+5"城市群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长株潭"3+5"城市群PREES协调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株潭"3+5"城市群各个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5个子系统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定;引入城市群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对长株潭"3+5"城市群各个城市协调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协调发展能力对长株潭"3+5"城市群8个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属于强协调城市;株洲市、湘潭市、常德市、衡阳市与岳阳市属于一般协调城市;益阳市与娄底市属于差协调城市。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但仍然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实现两型社会建设战略目标面临一定的土地问题。为确保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应实现土地利用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3.
打造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田",为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借鉴城市群旅游圈理论成果与主要城市群旅游圈实践经验,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现状后,提出打造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圈的整体构想、定位,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圈可行性,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力度、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建立益阳市两型社会建设响应机制,并以益阳市现状响应程度为实证研究,通过响应程度的计算方法,可知益阳市对“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响应程度为55.18,总体上与“两型社会”的差距甚大,为此在响应机制的基础上,认为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发展、建立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提升区域魅力等能促进益阳市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合理对接。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点轴特征;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集聚和扩散机制、耦动机制、竞争机制、高新技术推动4个方面,初步探讨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与苏南地区的比较得出,没有突出的产业优势、所有制单一、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城市化水平较低是制约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外向开放型的一体化战略、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是加快3市一体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试验区竞赛     
《中国土地》2007,(8):21-22
城市群 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竞逐综改试验区作为内陆省份最早自觉进行区域协作的城市群,长株潭的最终方案将以"城市群 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为主题。所谓"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长株潭生态包袱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一个经济-环境系统,估算出2007年长株潭的物质需求总量和生态包袱总量分别为39715.5×104t和33926.9×104t,并对其2000-2007年间相关的物质消耗强度、物质生产力、物质减量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测算,提出提高长株潭H前的资源使用效率,控制经济系统的资源投入量,是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两型社会"的内涵及对城市群空间配置的影响,从空间总体方略上探索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转型和创新,就其产业空间、环境空间、新农村的建设及区域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一些构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我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本文结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等实际,对云南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依托云南自然资源、口岸资源等优势,提出景区旅游型、资源集聚型、边贸经济型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给出加快云南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友好土地利用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出发,选择1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土地利用环境友好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并对2005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环境友好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区域差异较大,长沙市环境友好指数最高,其次为株洲市,再次为湘潭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针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土地环境友好型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环境友好土地利用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从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出发,选择1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土地利用环境友好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并对2005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环境友好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区域差异较大,长沙市环境友好指数最高,其次为株洲市,再次为湘潭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针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土地环境友好型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市为例,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低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伊春市应通过优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针对长株潭城市群构建生态体育城市的基本路径和模式进行研究。阐述了该生态体育城市群的建设,应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体育城市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的模式,从而实现此区域体育的协调、永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文章从空间结构、城镇体系规模和各城市空间联系三个方面对研究区域空间发展展开分析.结果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发展存在:①长沙市首位度低;②区域"轴-圈层"辐射力量薄弱;③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呈现平衡特征;④城市间空间联系性不强等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空间管治研究现状,提出从空间管治理念入手,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发展模式,评价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其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结合研究区2001-2009年有关统计资料,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3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0-2002年的快速增长阶段,2002-2006年的波动后的缓慢增长阶段及2006-2008年的持续性快速增长阶段,并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评价结果,就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讨。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与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通过相关协调发展指标量化评价了长株潭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和瓶颈,由此提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景观的有效保护和挖掘,可以打造地区旅游品牌,带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湖南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包括12个县市,177个建制镇,人口1238万。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长株潭文化景观的整合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对人口容量的探讨有助于人口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容量分析建立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础上,考虑了该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不同的模型预测多种承载力下的人口容量,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各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长株潭城市群的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密不可分,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发展理念,分别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对其三大主体——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圈进行了研究。为更好地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城镇化发展,在全面把握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城市圈发展基础与现状的背景下,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了战略分析,并且将四大战略与新发展理念相结合,提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