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海波 《山西农经》2023,(9):148-150+154
农牧业产业化可以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带动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建设现代农牧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文章针对赤峰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企业整体实力偏弱、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基地建设滞后、农牧业产业化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投入力度等对策,以促进赤峰市农牧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如何办好农村教育以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仅需要立足现在,还需要着眼未来。本文围绕如何优化不同年龄段教育资源投入以提高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配置效率这一科学问题,在梳理人力资本培育领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学龄前教育、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挑战和实践经验。结果表明农村不同年龄段教育资源存在错配现象,0~6岁儿童学前教育投入亟待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待改善,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农村教育服务质量上存在改善空间。最后,本文基于国内近年相关研究实践就提高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培育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但激化了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社会矛盾,城镇化逐渐成为"房地产化"的代名词。因此,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其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广州市从化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还存在缺乏充足的劳动人力资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向不明确、农民返乡务农和创业率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具体解决方案,以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刘娇娇 《山西农经》2023,(22):120-122
文章主要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泗洪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人才流失、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匮乏、旅游产品单一、生态环境受损和服务质量不高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创新多元化旅游产品、生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以及提高服务水平等,以促进泗洪县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政策误区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投入不均衡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根本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长期偏向投入城市,制度供给、公共资源等在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乡村缺乏内生增长动力、人与自然失衡,城市发展对乡村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平衡不充分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避免"一刀切"式振兴、运动式振兴、输血式振兴、黑色振兴等政策误区,从农业、农村、农民和农地四个方面着手改革,促进要素回流农村,以人的振兴带动物的振兴,逐步实现乡村多元化振兴、内生性振兴和可持续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要素,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农科教融合进行创新。针对农科教融合问题,当前实践中存在农科教融合的认知偏差,农科教融合制度不健全,激励制度模糊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农科教融合制度制肘。在此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提出促进农科教融合的农村人才培养制度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7.
巴玥 《农业经济》2020,(5):121-122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培育淳朴、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基。以文化人,教育担此重任。然而,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教育。近年来,农村教育是否有改观,如何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城乡公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迫切需要调研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力量作为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主体,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政府对乡村治理的有效补充。社会力量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生态效益、促进文化传承与融合、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丰富农民增收途径等作用于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和乡村人才等多个方面,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政策法规迟滞、主体意识不强、乡村融入困难、监督激励缺位等突出问题,需要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主体意识、探索融合路径和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阜平将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发展都市农业;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壮大六大富民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改进乡村治理,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0.
张海洋 《农村经济》2023,(1):95-10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乡村现有内生力量的积极作用,而再小农化则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内容。再小农化作为农村生产要素能动适应现代化的自主形态,具有相对去过密化的生产组织形式、相对去市场化的产出目标指向、相对去分层化的劳动实践联结三个维度的辨识标准。从国家—社会—个体的角度看,再小农化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体系韧性、重塑乡村社会有机团结方式、弥合乡村家庭内部紧张关系的治理价值,但也存在着服务性保障不充分、综合性嵌入不够、持续性动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全面释放再小农化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可以把从制度供给上释放自主发展空间、从社区建设上强化文化服务融入、从人才培育上助推实地化教育发展作为重要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本应契合乡村振兴的要求,进而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必然。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思维观念滞后、投入主体单一和供给结构失衡等诸多内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因此,亟需突破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各地扶贫开发投入持续加大,形成了一大批扶贫项目资产。调研发现,扶贫投入存在资金来源复杂,特别是资产权属不清的现象。为此建议,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制度,切实防范扶贫资产闲置、流失等现象发生,让扶贫资产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作用,为构建长效稳定的带贫减贫机制提供物质基础。一是要摸清资产底数,明确资产权属,尽快组织实施对各类扶贫资产的全面清查,确保各级各类扶贫项目投入形成的资产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和传统农业大市,平度市农业比重大、农村范围广、农村人口占比高,是青岛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近年来,平度市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用好用活各级扶持政策,在巩固脱贫成果、农业园区建设、乡村建设行动上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财政涉农资金142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奋力趟出了乡村振兴平度路径。  相似文献   

14.
岑明丹  高慧 《山西农经》2023,(24):35-37
数字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数字经济逐渐向乡村地区渗透,数字技术在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方面均有重要功能。但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存在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发展不平衡和多元主体协调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制约。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应通过提升数字乡村新基建水平、推进农村新业态发展、增强村民数字化应用能力和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等举措,真正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优势。  相似文献   

15.
稻渔综合种养是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力推的生态健康种养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减少肥药使用、提升产品品质、增加综合效益等各方面均有显著的成效。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大局出发,持续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湖南省衡阳市作为农业大市,要打造农业强市,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加大财政和科技投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融合,从而最终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人才为本。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与"三农"连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是培育本土人才、吸引人才回流、引入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有效途径和关键变量,在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上有其应然逻辑。然而,当前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发展方向错位,忽视本土人才培养;投入主体单一,外生驱动力不足;师资队伍滞后,内生发展力有限;保障措施缺乏,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尚未形成等现实问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亟须树立面向农村的人才发展观;探索多元资金投入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完善人才保障措施,以期从根本上破除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17.
张敏敏 《农业经济》2022,(4):119-121
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即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观念陈旧、自身办学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问题。只有进一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新时代农村职业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农村经济》2020,(8):75-8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经过多年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发展沿革、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内生动能、外部环境、效率效益等方面看,只有处理好项目策划与发展规划、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经济效益与群众利益等方面的关系,解决好项目开发、产业融合、品牌塑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乡村旅游才能实现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途径。谋划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战略协同设计,提高两者的衔接度和整合度,对推进中国共同富裕进程意义重大。首先,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共同富裕的“经济效率—社会正义—精神自由”三维度框架,讨论中国式共同富裕之路对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然后,分析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九条路径机制;最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途径。本文有望在理论层面上丰富拓展乡村振兴增进共同富裕机制的科学认知,在实践层面上为中国实践者理解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设计和政策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旅游经济是皖北农村实现振兴的重要路径。由于对乡村旅游经济的不重视,皖北农村地区既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模式,也存在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于皖南地区发展缓慢。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农村地区应该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加大对乡村旅游经济的投入,打造独具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大力推进皖北地区农村景区协同发展,以期实现皖北农村地区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