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所提的余姚阳明文化,意指余姚地区所具有的阳明文化,通过阳明文化品牌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余姚阳明文化在余姚文旅发展中的IP作用,扩大阳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章通过分析余姚阳明文化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实践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品牌认同感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专业化人员缺乏、管理维护有待加强等,由此提出要注意区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增强文化品牌认同感、加快品牌市场化运作、注重专业性人才培养和加强品牌系统化管理等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品牌的经典故事告诉我们,产品的品牌化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澎湃之势进入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视野。品牌文化,它不仅是品牌产品品质的体现,也不仅仅是广告投放力度的简单递增。它是与品牌历史渊源相适宜的个性化品牌形象。品牌文化战略是品牌战略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品牌文化营销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品牌文化是文化营销的核心内容,是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品牌文化是指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淀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以及它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宿、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它能增强品牌溢价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忠诚度。实施品牌文化营销需要设计品牌的名称和标志,强调品牌文化的民族内涵,对品牌进行独特的文化定位以及塑造个性的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4.
品牌不仅仅是一种营销工具,还可以成为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代表不同的身份、生活方式、价值观,并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物.当品牌成为一种文化标志,它就成为文化标志性品牌.本研究发现,品牌的文化标志性越强,消费者品牌态度越好.具体来说:品牌传统文化标志性越强,消费者品牌态度越积极;品牌的现代文化标志性越强,消费者品牌态度越积极.这说明中国消费者不仅仅能接受传统文化标志性品牌,也可以接受现代文化标志性品牌.因此,企业在中国市场进行品牌命名、文化定位,制定广告、包装等策略时,可以更多与传统文化价值和现代文化价值相联系,激发消费者与特定文化价值的联想,最终打造成文化标志性品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品牌有着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品牌文化内涵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元素创造性的科学合理整合.加强品牌文化理念、品牌文化机制及其环境建设是治理我国自有品牌文化缺失,建设富有生命力品牌的根本途径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理财》2003,(4):49-49
在国外,品牌收藏已经很普遍,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在我国的新藏品领域中还鲜为人知。文化附加值是卖点在国外的品牌藏品中,大到汽车,小到纽扣,从葡萄酒收藏到现代软件光碟,许多品牌都有一群忠实的收藏爱好者。价值不菲的戴比尔斯、卡迪亚珠宝、劳力士手表、登喜路皮具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惜本钱的收藏者,而对美国上世纪20年代迪斯尼乐园主角米老鼠情有独钟的藏友更是不计其数。世界上拥有百年的经典品牌在经过优胜劣汰,不仅在工艺上追求极致与完美,而且品牌的生产过程、使用过程,甚至它的标注日期,都颇具传奇意义,又给品…  相似文献   

7.
周芳 《青海金融》2006,(4):23-25
品牌经营是指商品或服务品牌的创立、维护与管理,品牌经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和文化品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霍达 《证券导刊》2009,(43):86-86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洋河蓝色经典、洋河大曲、敦煌古酿等系列品牌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产品具有"甜、绵、软、净、香"的绵柔型风格。洋河大曲先后在全国评酒会上与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并列为白酒类国家八大名酒,并蝉联国家名酒称号,悠久的文化底  相似文献   

9.
工商银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战略是企业通过品牌栽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策略的总和,需要从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营销、品牌维护和品牌文化5个方面来具体实施.国际金融机构以明确的品牌定位统领战略的实施、自上而下合理确定品牌规划、开展各具特色的品牌营销、以"关系"为导向进行品牌维护、把品牌文化寓于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政策中.工商银行要强化品牌定位,凸显品牌核心价值;加强品牌规划建设,建立统一的品牌管理体系;开展全方位营销,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及时维护品牌关系,加强品牌保护意识;以企业文化塑造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实现品牌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品牌营销管理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借鉴了国内外商业银行在品牌营销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有针对性地从推进品牌营销管理战略转型、体系构建、手段创新、机制完善、文化培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及相关措施,力求为国有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管理建设探索出一个切合国情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作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新创名优茶之一的安吉白茶,在集群品牌定位中出现了茶农品牌定位意识薄弱、品牌文化内涵淡薄、品牌传播力度落后等问题,阻碍其发展.笔者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深入安吉白茶消费者展开调研,提出基于属性、利益与价值的安吉白茶品牌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12.
银行品牌消费的市场份额、品牌的客户忠诚度和知名度以及金融企业文化的水准已成为衡量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是一个银行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如何建立、管理、应用和营销银行品牌,同时把金融企业文化转化成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两个方面阐述其现实意义,并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实施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已经成为品牌经济的时代,品牌营销应是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营销,企业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做好企业品牌文化价值理念的营销;同时企业需要政府、媒体等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的助推才能做好品牌的文化价值的营销。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眼花缭乱的腕表世界里,各大腕表品牌虽然总是忙着推陈出新,但是如何投资腕表,如何花钱最保险?无论是十年前还是今天,答案永远都是经典款。在今天的制表产业中,总会将一些经典的款式进行复古、复刻、改款和重新包装出现。对于消费者来说,请牢记经典腕表传世版的两大指标——顶级品牌、经典表款,它们经历几十年上百年消费者的挑剔审美,凭借无可比拟的质量和美誉度,拥有它们,相当于拥有传世的珍宝。  相似文献   

15.
目前微软收购雅虎,达能强购哇哈哈等品牌收购事件频频出现,但两者都无果而终,可见企业间品牌收购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地域不同的企业间文化的整合更是十分困难。因此本文主要以联想公司收购IBM这一已成定局的事件为例,论述两个品牌代表的两种文化的整合状况对品牌收购成败及以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文化整合在品牌收购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方法,以及从此角度看品牌收购的反文化作用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先进的保险文化和优秀的行业品牌是保险业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塑造保险品牌,推广保险文化,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是保险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大力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转型的后危机时代,品牌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品牌内涵和品牌意义入手,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品牌规划缺失、核心价值模糊、品牌定位雷同、品牌管理分散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创建良好的品牌形象需要有明确的战略定位指导品牌规划,核心竞争优势助力品牌推广,先进的服务理念巩固品牌信誉,规范的内部管理塑造品牌形象,并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品牌建设从始至终。  相似文献   

18.
张凯 《现代金融》2008,(11):39-40
随着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建立符合农业银行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将成为农行今后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而金融品牌的建立与发展则是企业文化的浓缩与展现。本文通过对农行金融品牌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构建农行金融品牌的建议,以实现农行品牌在农行企业文化熏陶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楠 《中国外资》2013,(2):132-132
伊春市旅游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存在着品牌建设缺乏规划、品牌定位脱离实际、品牌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企业产品相似度高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伊春市旅游企业开展品牌经营的时间短、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建设上投入少、品牌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信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由过去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到现在的手机客户端及PC等各种新兴的媒体,消费者关注信息的侧重点也在发生着改变——有过去只注重产品质量到越来越注重品牌是否与自己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品牌作为企业的资产,其带来的利益是无形的——经济利益、品牌忠诚、品牌影响力等,在社交媒体传播日渐壮大的背景下,传统的企业品牌传播方式渐渐难以抓住消费者的心智,市场对于企业品牌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在经济转型期能否成功塑造品牌,是企业获得长久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此,笔者将就经济新形式下企业如何进行品牌沟通做出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