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文杰  宋弘  陈诗一 《金融研究》2022,507(9):93-110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育财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微观层面的家庭教育支出数据与教育财政数据匹配,基于教育投入产出框架,考察了2009—2017年我国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校内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度以及校内、校外教育特征差异是影响两者之间替代弹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对校外教育市场的管制可有效降低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间的互补性,这对我国教育财政如何实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及家庭支出减负两大目标的相容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省本级和地级市数据,考察了财政压力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财政压力的增加,地级市政府在生产领域和民生领域均会采取"有保有压"的支出策略,在"保增长、促稳定"的同时,"轻创新、轻人力资本投入".通过上移地级市政府部分支出责任来匹配自有财力,能有效调整地级市财政支出结构,有助于促进地级市政府在"保增长、促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兼顾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地级市政府自身偏好和资源禀赋差异会显著影响其财政支出策略的选择.因此,为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关注地方财政压力变化,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阻断多维贫困的代际传递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重要议题.经典的代际传递理论认为,教育可以通过促进贫困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提高代际流动性以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构建多层模型考察了财政教育支出对我国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可以弱化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相关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教育支出的减贫效果显著;财政教育支出对低学历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高学历家庭更为显著,对农村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城镇家庭更为显著.因此,当前通过教育扶贫缓解我国家庭的多维贫困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政策的重点是完善财政教育发展策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形成脱贫致富的可行性能力,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教育成为了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安徽省作为我国大陆东部省市,经济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与其相邻的东部沿海省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具体研究。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搜索相关文献,整理出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得出了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效果,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与财政教育支出相关的建议,促进安徽省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农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论文基于农村人口老龄化视角全面解析异质性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农村人口老龄化明显减缓了农业经济发展速度;2.不同人力资本主体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大小并不相同;3.我国西部存在"初、中级人力资本陷阱",而高级人力资本积累则会使得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因此,政府应加大政策吸引力,引导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一方面推动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农民受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增加农业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6.
孙静 《财政科学》2021,67(7):67-75
高等教育产生社会效用的外溢性特点,是科学划分高等教育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本依据.我国相关改革经历了"集权—下划—适度集中"的过程,2019年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开启了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完善的新进程.当前划分框架存在央地间、省际间高等教育财政保障水平差异,高等院校科研职能未充分纳入统筹范围,部分权责划分还不够明确等问题.为此,下一步应强化中央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对地方高等院校科研方面的政策导向性投入,推动财政转移支付规范化、明晰化,注重发挥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作用,并以制度化为先导逐步推进法制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我国2008-2014年各省共742个房地产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从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维度有效测算了其对房地产企业的"非银"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确实与房企"非银"融资效率正相关,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丰富市场上的资本盈余,拓展社会融资渠道,提高投资信心,进而给房企"非银"融资纾困.2)金融生态环境与房地产企业的背景在影响房企"非银"融资效率方面存在替代作用,当企业实力足够强时,就可以渐渐摆脱区域金融生态的束缚.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和房企关注社会融资问题,为房企优化融资抉择、增进融资效率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脱实向虚"现象日趋严重.本文基于FWTW资金流量表构建金融"脱实向虚"代理指标,采用2003—2018年跨国面板数据探究金融"脱实向虚"对一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脱实向虚"会显著抑制一国技术创新水平,且对创新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的负向影响更大;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资金错配以及人力资本错配是金融"脱实向虚"影响技术创新的两条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表明,发展中国家金融"脱实向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相较于发达国家更加显著.鉴此,我国应防范化解金融资金"脱实向虚"现象,构建激励金融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领域的机制,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完善其促进技术创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空间关联关系,以及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减贫的空间关联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空间关联上呈现出复杂、多线程的网络结构;区域间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和人力资本差异与农村贫困联动矩阵呈现显著负相关,区域间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农村贫困联动矩阵呈现显著正相关。加强我国农村贫困的治理,需要考虑财政教育支出的空间关联作用,实施定向的、梯度推进的区域协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探讨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及建立于此基础上的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本身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政府竞争本身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异质性差异,而较高的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结合在一起时,会对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产生负向激励。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较显著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现象,以及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过程中公共卫生配套投入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控制了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研究了金融发展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金融发展规模和股票市场发展抑制了经济增长,而金融发展效率和债券市场发展则促进了经济增长。第二,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长期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只存在金融发展规模和股票市场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单向短期格兰杰原因。另外,短期的经济增长还得益于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干预经济的痕迹明显。文章最后还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理论假定现阶段,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人力资本水平、企业的发展战略、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等等,但大量的学者研究表明,金融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部门的开放度通过改善资源禀赋质量而成为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1.人力资本(Lab)人力资本是指以技能、知识等形式体现于一个人身上的资本,是人们通过对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和信息取得等方面投资所形成的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具有与其拥有主体密不可分和规模经济效应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在推动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1)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要素禀赋投入金融服务业形成比较优势;(2)人力资本借助于“外溢效应”,以外部经济出现,使金融服务业中的某一部门甚至整个行业受益;(3)人力资本可以导致金融服务业规模经济的动态化。由于金融服务业是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源泉,因此,人力资本对金融服务贸易也有很强的推动作用。2.外商直接投资(FDI)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金融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3.
基金对资金的专业管理与运作,在公共财政领域与资本市场同样效果显著.本文认为基金对教育的资助与投资,增加了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提高办学资金利用效率,优化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促使公共资金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共赢,拓宽了教育机构的融资渠道.但还需进一步促进我国基金会资金管理与运作的规范化与市场化,并尝试引入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改良教育基金会的运作,以提高基金会基金对教育的资助与投资的同时对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与开发.基金还为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中兼顾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改革教育机构的财务制度以促进提供混合性教育公共产品的各类教育机构的财务可比性,并在维护教育的公益性的前提下与市场接轨.还需加快完善教育市场与教育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以使各类资本进入教育市场适度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虽然政府再次投入很多的财力、物力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但是时至今日依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农业的新要求.本文仅以琼海市为例,从金融角度探讨如何促进“三农”的发展.从琼海市,不难看出金融对此的巨大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金融环境不够理想、潜在的金融风险等不足,因此,本文着重以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环境和防范金融风险等为切入口,提出金融促进“三农”发展的路经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18年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分析了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及各项子指标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投资动机交互项,进一步考察政府治理水平对我国不同动机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治理水平总体上促进我国OFDI的进入;分指标来看,沿线国家的腐败控制、政府效率、政权稳定性和无暴力、监管质量等指标显著吸引我国的直接投资,话语权和责任指标则相反.引入交互项后发现,当基于市场寻求和劳动力寻求动机时,政府治理水平对我国OFDI的进入有正向作用,而基于资源寻求动机时,我国OFDI更偏向于流入政府治理水平较差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构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量江西"省直管县"改革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社会效应为正;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显著提升,县(市)公共服务得到改善.全面推进"省直管县"政策需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顺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政府转移性支出是否会对共同富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构建了多维耦合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政府转移性支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转移性支出与共同富裕之间呈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转移性支出对不同户籍类型、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存在不同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在获得较少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家庭中,福利依赖渠道表现出的收入效应占主导作用;而在获得较多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家庭中,人力资本渠道表现出的替代效应占主导作用。据此,政府可以通过创新政府转移性支出资金分配机制来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1~2015年度面板数据,把金融发展细分为金融规模扩大和金融效率提高,分区域检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经济和金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各省市城乡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随着金融发展,城乡经济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也有扩大趋势,且金融发展对该差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考虑政府参与后,发现政府参与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据此,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现实需要,制定差异化的金融发展措施;协调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且财政支出应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积累,引导资金进入农村地区,促进城乡经济金融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吴非  常曦  任晓怡 《财政研究》2021,(1):102-115
财政科技支出是政府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政策手段,对新时代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借助中国2007-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与宏观经济数据集,实证检验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能够显著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带来企业经济绩效的提升.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稳定财务状况,并进一步从"投入—产出"层面优化企业创新行为,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这种影响随着企业属性和地区差异展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特征.有鉴于此,想要增强财政科技支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能,就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和地区层面的禀赋特征,坚持差异化政策供给,这是新时代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别以研发人员投入、科技金融投入指数、政府的科技投入以及风险投资占比为门限变量,研究科技金融和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存在一个研发人员投入和风险投资占比的最佳区间,使得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随着科技金融投入指数的增加,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由"抑制"变为了"促进",呈"U"型变化;随着政府科技投入强度的增加,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N"型变化,即"促进-抑制-促进"。根据上述结果,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