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份固定养老收入的老年人不断增加,经济自立意识不断增强。但他们在个人理财方面出现不少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资产安全和老人晚年生活质量。1.传统观念不更新,不适。有个故事,说两个不同国籍的60岁老人在一起交谈。一个是中国人,他如释重负地说:“我今天终于集够了买一套房子的款项”。另一个是美国人,他却得意地称:“我今天终于还清了买一套房子欠下的债务”。两位老人看起来都是花甲之年圆了购房梦,但中国老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得到这套房子之后又能享受多少时间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从这位美国…  相似文献   

2.
老人曾是我服务过的一位纳税人。 2005年4月的征期,我在办税服务厅值班时,走进来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字一顿地对我说:“我要买发票,但我听不见。”我立即请他坐下,在纸上写到:“对于特殊纳税人,我们开设了纳税服务绿色通道,负责办理税务登记、购买发票等涉税事宜,我可以为您导税。”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20日下午,一六旬老人来到水钢支行负责人办公室,该行负责人热情招呼他坐下,并问:老人家,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的?老人说:"我想请你们给我算一算两笔款的利息,不知道可不可以?并掏出100元钱说这是算息的报酬".该行负责人说,老人家,我可以安排人员给您算利息,但是,钱我们是不会收您的.该行负责人马上将老人提供的资料安排员工为老人计算利息.  相似文献   

4.
那个夏天     
吴斐 《金融博览》2014,(17):77-77
夏天,风轻无雨,只有骄阳炙烤着大地.当一切都变得成熟而显得有些老成的时候,它带着狂热,顷刻间席卷了整座城市.匆匆从炽热的太阳底下飞奔过的人,也忘不了抱怨几句“这个天好热,晒死人了”.关于夏天的记忆,从这里开始. 记得那年夏天,有一位70多岁的大爷经常来汇钱,他每次来的时候都是背着很多空的饮料瓶和很多纸盒,每次都是汇100元.他很喜欢笑,每一次都笑着对我说:“闺女,又麻烦你了!”有一次,天气实在是太热了,老人背着东西来到信用社汇钱时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了,他汇完钱蹲在墙角久久没有离去,后来我们发现老人有些中暑,便赶快给老人倒了水让他靠在椅子上休息,老人却说:“我身上脏,别把你们的椅子弄脏了,我靠在这儿休息会就好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相似文献   

5.
2008年2月23日,一位老人来到宁都县电视台,要求电视台向社会宣 传宁都县财政局局长李友生同志在抗寒救灾中的事迹。他流着眼泪说:"我要是没 有李局长的救助,恐怕已不在人世了!"这位老人叫肖志华,是肖田乡朗际村的一位 农民。他述说的是2008年  相似文献   

6.
这简直可以说是一次完美的旅行,除了旅途中的一位老人.因为一些原因,我必须要承担照顾他的责任,因而也许不能十分自由和散漫--最初的时候我这样想. 坐飞机时,我将自己靠窗的座位让给了他,在他旁边挨着过道的座位坐下来.在以往的旅程中,我最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那样可以凝视机翼轻微的翕动和晴光下变幻的云朵.  相似文献   

7.
爱人之心     
禹言 《理财》2005,(8):25-25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听说老人要卖掉他漂亮的住宅,很多购买者蜂拥而至,住宅底价一下子由8万英镑,被炒到了10万英镑。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他想,要不是自己健康状况不好,无论如何是不会卖掉这套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一天,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来到老人面前,他弯下腰,低声地对老人说:“先生,我也好想买你的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度完余生,我会陪你一起喝茶、读报、散步,让你天天快乐,用整个身心来照顾您…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老李的牺牲,我一家人不管大人、孩子,比揪心还要难过。他在我们黄栗树工作的日子虽然不算长,他给我们贫下中农的印象可深啦!我们贫下中农都说:“老李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干部,他的心紧紧地贴在我们的心上。”去年初,大队干部领着一个粗壮的汉子来我家。大队干部对我说:“黄伯,我给你带来一位稀客。”那人憨厚地笑着说:我那里算个客,我是来向大伯学习的呀!”这时我才知道他就是来我们这里工作的李芳洲同志。他还说要落脚在我屋里,找个場子住。这下可把我难住了,我家这土墙草屋,实在挪不出个空地方来搭床铺。他看到我在犹豫,就对我说:“黄伯,我看在灶边搭个铺就  相似文献   

9.
84岁的田春润老人是新中国劳动部早期从事劳动保险工作的人员之一。他说:“我的一位在辅仁大学的老师,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他在上世纪60年代时对我说‘《劳动保险条例》真是个好条例,字字句句都有它不能误解的原意,可以说是动一个字都不行’”。  相似文献   

10.
我经常看到一类消息,说自己投资实在太痛苦了,不想做证券投资,以后再也不碰这一行了.有一位投资者给我发送消息说:"作为一个正常工作的普通人,投资给我带来了这么多困扰,我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 看了这位投资者恳切的文字,我给他发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你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觉得投资很痛苦,但是巴菲特觉得很愉快?很明显,是因为你没有跟随他的所有方法." 我一直认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向最专业的人学习.想学习格斗的人,不会找街头打太极的老大爷学,应该去找体育队的散打教练学;想学好英语的人,去英语国家生活会更好;想学养生的人,一定会和那些年过九旬还精神健硕的老人取经,而不会听信小卡片上所谓的养生广告.  相似文献   

11.
幽默的力量     
有一次坐柜,一位顾客拿着灵通卡匆匆进来问我:"灵通卡在外地能取到钱吗?"根据经验,这个顾客可能马上要到外地出差,而且对钱存取的方便性要求很高,匆匆进来的同时肯定也是要马上出发.当时,"可以"两个字就能完成我的工作职责,但我绕了一个弯子,说:"请问您出国吗?"他稍微一振,而后用诧异的眼光回答:"不出国啊!"这时我才微笑着说:"只要您不出国,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那里有工行,您就可以凭身份证和密码,用灵通卡自由存取款."说完之后,我们对视着笑了笑,然后他就走了.后来,他成了我们分理处的一名老顾客.一次闲聊的时候他说,我那天的幽默回答使他感觉这里不一样,所以就喜欢来这儿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20日下午,一六旬老人来到水钢支行负责人办公室,该行负责人热情招呼他坐下,并问:老人家,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的?老人说:“我想请你们给我算一算两笔款的利息,不知道可不可以?并掏出100元钱说这是算息的报酬”。该行负责人说,老人家,我可以安排人员给您算利息,但是,钱我们是不会收您的。该行负责人马上将老人提供的资料安排员工为老人计算利息。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喜欢安静的老人独自生活了很多年,他非常习惯了这种生活,可是有一天这种生活被一群孩子的来临打破了,社区的一群孩子每当放学后都到这位老人的房子周围玩耍,他们大声地尖叫、嬉笑。老人被他们的吵闹声弄的寝食难安,坐卧不宁。于是这位聪明的老人就想出一个办法。他走出家门对那些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每天都到这儿来玩,我就给你们每人五块钱。”那天每个孩子真的都得到了五块钱。在这以后越来越多的孩子聚集到老人的房子周围玩耍。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有出来,自然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得到钱,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有出来,终于心急的孩子们敲开了老…  相似文献   

14.
投资基金的朋友,经常会有一些误区.我给大家总结几个典型的"病例". 病例1: 有一点短期闲钱,买只基金挣个快钱. 很多投资者看别人赚钱了,手里有点零花钱,心里痒痒,想投资基金.有位投资者曾问我:"我们家前两天刚卖了一套房子,手头有100多万元,想买点基金,过两天赚了钱再买一套房子."我问他买多长时间,他说一个月.我劝他放弃投资基金一夜暴富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原临沂市珠协常委、莒南县珠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骆振铎同志不幸于2000年9月25日凌晨4时30分与世长辞,终年84岁。使我们珠算界失去了一位日夜拼搏、忘我劳动、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点燃自已照亮别人的冲锋陷阵的老战士。我们无比悲哀。今对骆振铎同志的事迹,略述数例于下:老将临阵1982年临沂地区珠协成立大会在商业宾馆举行。下属13个县市,有12个县市派出了局长、副局长或科长出席会议,这为下一步各县市成立珠协提供了条件。唯独莒南县只派出了一位66岁的老人———骆振铎。我问骆老师:“你在县里担任什么职务?”他说:“图书管理员。”我一听心想…  相似文献   

16.
颜老已逾古稀之年,然而,当他挽着我们走进窗明几净、古香古色的书斋,在亮灿灿的窗前坐下时,我对老人的印象立刻叠出八个字:鹤发童颜,精神矍烁.当我们向他说明来意之后,他双手一摊:"好呀,你们想问什么就问,我呢,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相似文献   

17.
今见螭凤珌犹觉剑气寒 一天下午,我正在家里看书,有人按门铃.开门一看,是位时常给我送玉的朋友,一问才知道那天是星期天,他专门到市场摆摊的,而我却忘了那天是古玩交易日,没有去.问他生意如何,他说不怎么样,说着就把当天摆卖的几块玉拿了出来.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块玉,问他这块玉有没有摆出来,有没有人问过价.他说:“摆了,没有人问.”我说:“这块玉给我吧.”他报了价,我付了钱,就成交了.  相似文献   

18.
余平 《理财》2009,(11)
同学阿明是个老股民,毕业多年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前些天我在路上遇见阿明,他说自己的股票被套了,问我是否能借他一些钱,他想瞅准时机补点仓.我说:"这没问题,我总是挂在网上,你需要钱随时QQ联系我."回到家我和老婆说了这事,老婆说我傻,股市风险大得很,如果我真的把钱借出去,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还?  相似文献   

19.
读者朋友,我先给您介绍照片上的这两位老人:右边的名叫冷万银,今年70岁,是农行河北省承德分行的一名退休职工,旁边是他的老伴。冷老从小生活在毗邻承德市区的承德县农村,这里的民间剪纸艺术在当地很有名气,冷老早在14岁就开始学习剪纸了。冷老说,他参加银行工作后,总是在每年春  相似文献   

20.
有则故事说:一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走过来,静静地坐在他的旁边,看他钓鱼。老人凭借纯熟的钓技,很快就钓了满满一筐鱼。老人觉得眼前的女孩既文静又漂亮,就想把鱼送给她。她却又摆手又摇头地说:“不要,不要。”老人很奇怪,满脸迷惑地问:“为什么不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