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场经济管理》2011,(9):F0002-F0002
<正>这个坚韧的"女大山",胸中盛满30年的不屈和抗争。她坚强的微笑,支撑起一家人的希望;她不屈的脊梁,擎起了生活的全部重量。庆阳农场职工李杰面对因没钱医治而日渐消瘦的小叔子、躺在炕上痛苦呻吟的丈夫、年幼的妹妹和娘家的傻哥哥,没有停下生活的脚步,坚强地扛起了重担。她相信:只要有她在,  相似文献   

2.
甘蔗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蔗糖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上都有很多用途。甘蔗除了榨汁制糖外,也可以提炼酒精,作为能源。蔗叶、蔗梢可作饲料。蔗渣还可以造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糖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发展甘蔗生产,利国利民。进入新世纪后,什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柳州市甘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顾问》2011,(6):12-13
来到浙江省宁海县胡陈乡胡陈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大棚,走进棚里,一畦畦红绿相间的草莓,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机。这是胡陈乡草莓种植大户鲍英柱营造的农家美景。接触草莓之前,鲍英柱一直从事农业生产,靠着几亩田地和农闲时四处赶集卖衣服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会计》2005,(2):40-40
50年代春节:一家人买上几斤肉快活吃上好几天。一家人买了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够全家快快活活地吃几天的了。桌子上放了瓜子、花生、桔子,还有花花绿绿的水果糖。劈劈啪啪的爆竹响更是节日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陪聊     
我母亲喜欢和我聊天,她从乡下老家来,家乡的新鲜事稀奇事,她都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给她聊聊城里的怪事趣事,她也很喜欢听。但我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聊天,因为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吃饭穿衣要钱,孩子上学要钱,母亲身体不好,看病吃药要钱……我的工资不够  相似文献   

6.
曾个清一家住在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本立村,是典型“靠天吃饭”的农民,和祖辈一样,一家人起早贪黑忙在几亩橡胶林上,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  相似文献   

7.
柯锋 《农家之友》2003,(24):19-19
在湖北省阳新县三溪镇八斗村一谈起荒湖开发,人们就会对农家女陈金果赞叹不已。现年37岁的陈金果,因丈夫长期工作在外,5日之家的生活重担就全部落在她一个人肩上。尽管她勤扒苦做,也想方设法做些小买卖,但贫穷却如影相随,一家人始终  相似文献   

8.
甘蔗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蔗糖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上都有很多用途。甘蔗除了榨汁制糖外,也可以提炼酒精,作为能源。蔗叶、蔗梢可作饲料。蔗渣还可以造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糖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发展甘蔗生产,利国利民。进入新世纪后,甘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柳州市甘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李正芳 《农家之友》2011,(12):18-18
秋植甘蔗是指在立秋至立冬前栽植的甘蔗。这个时期栽培甘蔗具有几方面优点:一是土壤潮湿保证甘蔗出苗率,甘蔗萌芽出土成苗快、分蘖多、生长期长、伸长量大,具有早熟高产的优点;二是备耕整地栽种容易,可避免与大春作物栽插节令争劳力  相似文献   

10.
一、北盘江流域甘蔗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甘蔗是北盘江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种植历史比较悠久。解放前,全区以种植芦蔗、竹蔗、罗汉蔗等地方品种为主,产量一般在1000公斤/亩,主要用以土法制红糖和鲜食,经济效益较差。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后期起,在贵州省糖料科学研究所(现为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开始了大面积的甘蔗品种引种栽培和改良工作;到70年代中期,北盘江流域已种植甘蔗4.5万亩,占到了全区可种蔗区耕地面积的70%,总产量为4.96万吨,甘蔗种植成为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进入80年代,随着农…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之友》2006,(1):26
广西目前研制出一种用于生产燃料酒精的“能源甘蔗”,专家介绍说用这种“能源甘蔗”生产酒精,其产量将会是普通糖料甘蔗的1-2倍。  相似文献   

12.
浙江温岭市是“汁蔗之乡”.2012年当地食用甘蔗滞销.收购价较去年大减,甘蔗种植户因此遭受亏损。据种极大户介绍,今年温岭红皮甘蔗批发价不到1元/根,  相似文献   

13.
于丽萍 《致富之友》2005,(10):22-22
甘蔗笋、玉米笋、荞麦芽、南瓜苗,马齿苋等,多属于速生蔬菜,生长周期短,生物效率高,加之又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若能抓住以下几种蔬菜的消费特点,开发生产投入市场,必定会获得颇丰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正>在甘蔗生产中,机械化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调查组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农机管理人员、甘蔗种植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调查访谈中发现,甘蔗机械化作业特别是机收作业,是大家普遍反映最强烈、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目前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解决甘蔗机械买得上、买得起问题。武鸣县城厢镇的起凤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覃生灵说,现在甘蔗种植、收获机械还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15.
甘蔗笋、玉米笋、荞麦芽、南瓜苗、马齿苋等,多属于速生蔬菜,生长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加之叉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的欢迎。若能抓住这几种蔬菜的消费特点.开发生产投入市场.必定会获得颇丰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05,(12):41-41,42
甘蔗笋、玉米笋、荞麦芽、南瓜苗、马齿苋等.多属于速生蔬菜。生长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加之又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若能抓住以下几种蔬菜的消费特点,开发生产投入市场.必定会获得颇丰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前几日,笔者遇到一位 曾去山东挂职的女领导。在 一起聊了一会儿,话题自然 扯到在山东一年来的生活体 会和感受。她说山东农村的 一些习惯与我们南方许多老 少边穷地区的不同。就拿农 村修房屋来讲,他们那里家 家户户不是先建房,而是在 准备修房的地基上先种上一 些市场前景非常好的经济果 林。对此,这位女领导有些不 解,便向当地老百姓讨教,他 们告诉她,这是他们山东人 的一种习惯,市场上什么赚 钱,他们就栽种什么。他们给 这位女领导算了一笔胀,一 棵樱桃树在盛果期一年可收 入 1000多元,种上几十棵, 一年收入就是几万元…  相似文献   

18.
16世纪中至17世纪初我国蔗糖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庆 《中国农史》2005,24(1):45-52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我国制糖技术和甘蔗种植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明嘉靖年间白糖的发明,以及当时人对甘蔗种植技术的总结,均代表了封建社会蔗糖业生产力水平,这种突破性成果给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民众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3,(2):21-21
我原是广西河池地区宜州市民族师范学校的一名自费生。1991年毕业后在一所远离县城的山区小学当一名代课老师,月薪仅180元。1997年8月,全县辞退代课教师,我担心已久的事终于成为现实。我智商平平、性格内向,不善于人际交往……加上自己从小生长在农村,家中的几亩薄田本来就不够一家人耕作,也没有让一家人过上殷实的生活,因此,"下课"后,我一下子没有了主  相似文献   

20.
我叫高亚芳,今年56岁,是江苏省阜宁县施庄镇营港村八组村民。19年前,我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因治病拉下的大笔外债.抛下了我和几个年幼的孩子.人到中年的我靠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一家人在极端贫困中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