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早春二月,雷州半岛春暖花开。踏着浓浓的春色记者一行来到廉江市,采访了杰出企业家揭炎业先生。揭先生在20世纪1991—1997年担任雅塘糖厂厂长,当时该厂蔗区种植甘蔗10万多亩。为了寻求一条种植甘蔗高产稳产之路,早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揭厂长身体力行,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甘蔗。为了验证各个厂家生产的磷肥效果,他将3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经多年的反复试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湛江化工厂生产的海珠花磷肥质量最好、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甘蔗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与实践,可以全方位升高整个蔗糖业的经济收益和科学技术水准,减少加工的本钱,增多收益,可以完成甘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甘蔗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普遍遍布于台湾、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区域。在甘蔗的生产过程中,最大最难的步骤就是甘蔗的种植。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种植技术是一垄双沟种植法,而对一些情况稍微特殊的地域就使用甘蔗深沟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16世纪中叶以前我国蔗糖业生产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正庆 《中国农史》2003,22(4):24-30
文章对16世纪中期以前我国糖业生产的情形作了一次简略的概述。认为:16世纪中期以前,我国古代糖业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粗糖期、沙糖期和糖霜期,并且对这三个时期的特点作了简要的总结。进而指出:我国的制糖业经历这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甘蔗种植业的发展,促进蔗糖消费的不断增长,为以后的糖业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和民众消费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武艺 《农家之友》2009,(12):14-16
以甘蔗为主,在甘蔗行间种植其他短期作物或绿肥的栽培方式称为甘蔗间种,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把甘蔗套种于预留行间的栽培方式称为甘蔗套种。甘蔗间套种技术是近年来围家非常重视的农作物栽培模式之一。甘蔗实行间套作.一是可以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可以改善蔗田生态坏境,减少土壤水分燕发,减少杂草发生危害和防止土壤板结。仟蔗间套种已成为提高蔗田经济效益,实现甘蔗与间套作物双丰收的良好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甘蔗种植、蔗糖业发展及国内外甘蔗机械收获技术的现状,提出我国的甘蔗收获机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北盘江流域甘蔗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甘蔗是北盘江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种植历史比较悠久。解放前,全区以种植芦蔗、竹蔗、罗汉蔗等地方品种为主,产量一般在1000公斤/亩,主要用以土法制红糖和鲜食,经济效益较差。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后期起,在贵州省糖料科学研究所(现为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开始了大面积的甘蔗品种引种栽培和改良工作;到70年代中期,北盘江流域已种植甘蔗4.5万亩,占到了全区可种蔗区耕地面积的70%,总产量为4.96万吨,甘蔗种植成为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进入80年代,随着农…  相似文献   

7.
早春二月,雷州半岛春暖花开。踏着浓浓的春色记者一行来到廉江市,采访了杰出企业家揭炎业先生。揭先生在20世纪1991-1997年担任雅塘糖厂厂长,当时该厂蔗区种植甘蔗10万多亩。为了寻求一条种植甘蔗高产稳产之路,早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揭厂长身体力行,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甘蔗。为了验证各个厂家生产的磷肥效果, 他将3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经多年的反复试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湛江化工厂生产的海珠花磷肥质量最好、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9,(15):24-25
蔗糖产业是龙州县的支柱产业,甘蔗种植是贫闲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推广高糖高产甘蔗品种,则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之一。龙州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低产品种的改造和高糖高产甘蔗品种的推广,将推广良种种植作为加快甘蔗良种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型种植机的应用以及各方面体制的不断完善,提升了种植效率,改善了甘蔗市场环境,实现了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一些地区依然采用机械开沟配合人工摆种的方式种植甘蔗,实际种植效率较低,难以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分析了甘蔗种植的现状,并对其关键技术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一直限于北纬24℃的长江以南地区,故有"桔不过淮,蔗不过江"之说。近年来,随着南凉北热气候变化和品种改良驯化、栽培技术完善以及设施农业出现和塑料大棚及地膜覆盖技术应用,甘蔗在北方种植取得了成功,改变了我国甘蔗只能种植在长江以南的历史,甘蔗产业现今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池子华  王晚英 《中国农史》2005,24(3):103-112
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学术界对1949年以前中国历代农村人口流动所做的探索,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二十世纪一百年为研究时段,从大豆生产着手,系统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变迁的历史过程。指出二十世纪一百年中国大豆生产水平增长迅速,单位面积产量增幅超过历史上的几千年,其最主要的动因是技术进步,而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是科技的体制化,正是科技体制化使得大豆生产技术创新由传统农业的经验方式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的科学实验方式,创新的质量较之以前迅速提高、数量快速增加、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华南农村社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繁 《中国农史》2005,24(1):116-124
20世纪华南农村社会史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华南农村社会研究经典著作产生和多学科研究传统形成时期;1950~1990年代的华南农村社会史研究则体现了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取向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0年代至今,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成为华南农村社会史研究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清水江的木材流动,使其成为近两百多年来的一条财富积聚、商业鼎盛的黄金河。清代晚期,政府每年从这条河上征收的木材贸易税折合人民币1.6亿元,其木材贸易总量折合人民币20亿~32亿元。如此高频度利用背景下的清水江沿岸的生态环境能在两百年间依然健康,依然生机勃勃,可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文章通过对林地契约文本所反映的社会实质的解读,揭示清水江流域各族人民高效利用林地资源和精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以期为今天的集体林权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丽 《中国农史》2007,26(3):47-56,87
论文把"生存压力"和"劳动力剩余"作为测量"人口压力"的两个具体指标,在对20世纪初无锡农村地区人口,土地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详细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对20世纪初无锡农村地区的人口压力进行了测量。论文从"人均土地粮食收获水平"和"剩余劳动力规模"两方面讨论了当时无锡农村经济所面临的资源困境,以及其有可能的发展出路。论文认为在当时那种沉重的人口压力下,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然而,就是在当时全国工业和城市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其当时的工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也远不足以吸收足够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资金和技术上对农业生产予以显著的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本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19世纪下半叶生丝出口增加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扩张的影响有一个度的测量,本研究对鸦片战争前的全国生丝产量进行估算。论文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生丝产量大约为110000担;出口量约占全国生丝产量的10%。从19世纪上半叶到1929年中国生丝出口增加了20多倍,丝织品出口增加了大约10倍。出口增加总量220000来担,是1840年前全国生丝产量的两倍。在这一期间,全国生丝产量增加了约2.7倍,蚕桑生产规模约3.5倍,国内丝绸消费则下降了约20%。论文认为近代生丝出口增加是中国近代蚕桑生产大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吸收了因蚕桑业扩张所带来的所有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供给层面,农村劳动力的规模、结构和意愿显著变化。需求层面,全球化巨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就业红利减少的风险,城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可能导致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农村就业承载力和就业空间也迎来调整。综合人口增长和城镇发展态势,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农村劳动人口总量达到2.59亿人,其中需要转移就业1.16亿~1.48亿人。虽然就业总体压力有所缓解,但要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十四五"要着力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延续出口部门在全球化中的就业红利,二是疏通立足国内大循环的城镇转移就业渠道,三是释放农业农村内部就地就近就业潜能。  相似文献   

18.
黎仕明 《中国农史》2006,25(3):110-116
农业为城市发展之基础。20世纪上半叶甘宁青地区农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较大增长,随之而来的商品性农业生产扩大化则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低下的农业生产水平以及城市对农村的掠夺式剥削都导致该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迟滞,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既推动又制约的矛盾关系正是甘宁青地区贫困与落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Histories of agrarian capitalism have often been constrained by the implications of Robert Brenner's work on the subject. This essay, employing archival and secondary research on Ecuador's long 19th century experiences with cacao capitalism, argues that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localized forms of accumulation, rather than class structure and legal relations, should be included in our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By focusing on how fixed capital in cacao tre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yearly cacao commodity responded to global demand and local material conditions, I propose amplifying the concept of agrarian capitalism, as well as a rethinking of coastal Ecuador's hist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 highlight how both absolute and relative forms of surplus value generation coexisted in coastal Ecuador's cacao haciendas, while demonstrating how financial instruments used for extending the cacao frontier undermined the prospects for long‐term growth.  相似文献   

20.
沈琦 《中国农史》2006,25(3):41-47
从12世纪开始,三圃制在英国的推广普及使得燕麦有了稳定的产量,加上套马技术的进步,从而为马在经济尤其是交通运输中发挥作用解决了饲料问题和技术问题。到13世纪中叶马已取代牛成为运输的主要畜力,14世纪马车已成为陆路运输的主要工具。中世纪英国的运输革命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复杂性、密切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