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黄凯南 《南方经济》2014,(10):100-106
自Nelson和Winter (1982)开创性的工作以来,演化经济学在过去30年里得到快速的发展.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也促使许多经济学家从新古典的均衡分析转向趋向均衡或断点均衡(Punctuated equilibrium)的分析,并最终转向演化分析.演化经济学对经济变迁的解释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里从方法论、微观、中现和宏观四个维度来梳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试图更为清晰和系统地展现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进展.演化经济学未来的理论发展也集中在这些领域,四个领域的协同创新将促使演化经济学形成更为成熟和统一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领域,聚集经济一直被视为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依据,它在城市经济学中的地位如同均衡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地位一样,是不可动摇的。然而,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及凯思斯主义经济学始终完全忽视“聚集经济”这个问题。他们潜心研究很多问题,但聚集经济理论却很少得到系统地阐述。翻开城市经济学著作,你就可以发  相似文献   

3.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演化经济学最近的前沿研究集中于进行演化建模,对复杂性进行测量,讨论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几个方面。拓展对多时期动态过程的研究,将演化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博弈理论等进行创造性综合,更多关注学科语言的凝练和理论建模工作是演化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09,25(11):20-26
在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上,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两种解释思路:一是基于异质性个体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动态演化分析,这是以有机的、动态的和开放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结构主义思路,它把行为主体看成是异质的;二是基于同质性个体假设基础上的静态(或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这是以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传统,它强调行为主体的同质化。显然,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就是一般均衡理论,因而静态均衡分析也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均衡框架下,现代经济学研究理性经济人如何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是,这种均衡分析用于分析现实时却遇到非常严峻的问题:一者,它所依赖的假设条件是非现实;二者,无法考察人类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动态演化。因此,现代主流经济学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新老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起源及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老制度经济学思想起源的回顾,引出了新老制度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比较问题。总的来看,老制度经济学着眼于经济社会整体,采用结构分析、整体分析,归纳和演化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注重于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采用一般均衡和个体理性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在与当时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上,老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划清界限,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试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经济学中几个疑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耗散结构理论引入经济学,分析经济系统的演化规律,解剖经济学的疑难问题,将有可能创立一种中国学派的融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于一体的经济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摒弃了传统的制度是外生变量的假设,力图利用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运行和演化。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制度对经济的影响。由于制度经济学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难以对其做到面面俱到的分析,本文将只通过该理论对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和企业治理结构作初步探讨,并给出相应结论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树义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66-69
文章在介绍了制度及其功能后,然后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从进化博弈的视角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制度的演化进程和路径:基于技术管理实践的个人"技巧",企业技术组织逐渐形成管理"惯例"的规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考虑制度因素或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是武断地将制度因素排除在经济增长模型之外,认为经济沿着均衡路径的增长完全由外生的技术进步决定。但是,作为非主流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则坚持认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制度及其变迁。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试图在理论上和实证分析上将制度因素加入到经济增长模型里。本文将就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一个综述性的介绍并进行简单的讨论,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制度变量进入生产函数的形式及实证分析中代理变量的选择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对当前经济学研究范式演进的演化主义趋势进行了分析。演化主义坚持"有限理性"、"动态非均衡分析"以及"偏好的可变性",对新古典主义实现了理论硬核意义上的完全颠覆。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范式上的内在一致性,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为线索,从新老制度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对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同时对制度变迁理论经典文献进行回顾,提出了未来我国制度变迁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 mainstream economic theory — neoclassical economics — one had for a long time taken for granted that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social interaction had to be treated as something exogenously given and beyond the explanatory and analytical realms of theory. Institutions were for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to handle, not for pure economics. More recently, however, the scope of economic theory has been widened thr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institutions. This has to a large extent grown from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farfetched consequences of the institutional presumptions on which much of the earlier theorizing was built. The analysis is therefore broadened by supplementing the hard core with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ne has even attempted to explicate the economic rationale of the formation or sustenance of institutions by endogenizing them, e. g. by applying different kinds of evolutionary theories.  相似文献   

13.
沿袭哈耶克的思想传统,运用现代博弈论分析制度的形成与自发的演化过程而产生的演化制度分析,形成了当代制度经济学中的一条理论主线.但他的经济伦理思想有局限的一面,哈耶克的自由理论、自发秩序理论、制度理论和平等思想中也存在着内在冲突和紧张,有其历史局限性.正确认识哈耶克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晓敏 《特区经济》2013,(11):175-176
个人逃税现象不仅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同时导致对诚实纳税人的实质不公。因此,治理个人偷逃税行为十分有必要。在分析个人偷逃税的种种原因之下,运用A-S模型、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模型、制度经济学模型对个人偷逃税进行经济学分析,包括纳税意识、税负不公、税收征管不力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抑制我国个人逃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柳  潘镇 《世界经济研究》2020,(4):77-94,M0003,M0004
母国制度环境对于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的文献多关注于制度发展的水平,而忽视了制度发展的动态特征,即基于制度理论和信号理论,文章探讨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制度发展的三个特征,即速度、节奏和同步性对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制度发展的速度越慢、越不规律、越不同步,企业越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同时,业绩压力和模仿同构压力调节了制度变化特征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存在双重强化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预期面临制度约束时,非国有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意愿更强,企业也更倾向于进入制度环境相对优良的国家和地区。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制度构成及其维度的理解,进一步丰富了制度理论和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理论,对加强中国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方钦 《南方经济》2018,37(12):98-128
文章的主旨是梳理当代经济学制度分析的思想史。通过文献考据文章主要论证了以下四个观点:第一,虽然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经济学制度研究著作,但是他的理论本身实际上是"反制度主义";第二,美国制度学派(旧制度经济学)内在的思想渊源之间的冲突决定了其无法建构起有效的理论体系;第三,"科斯定理"是一个被过度诠释的概念;第四,"交易成本"概念的形成是经济学内部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且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新制度经济学融入了主流理论。文章的结论是,应当抛弃以交易成本为中心的制度解释,转向"深描"的经济学制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How It Works; Where It is Headed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sketch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North and others) and the institutions of governance (Coase and others). Thereafter the paper mainly emphasizes the applications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o the study of governance, the object being to effect an economizing alignment between transactions, which differ in their attributes,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s (firms, markets, hybrids, bureaus), which differ in their cost and competence. I raise a series of issues – phenomena of interest, describing human agents, describing firms, purposes served, scaling up – to which any would-be theory of the firm should be expected to speak and indicate how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responds to each. I thereafter describe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is implemented and develop some of the core conceptual supports out of which it works. Applications to public bureau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intractable transactions are sketched.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与剩余控制权概念,将TBT以及相关协议看作各国政府签定的一个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完全契约。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从而导致了政府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上的剩余控制权。本文尝试建立起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的制度根源以及政府剩余控制权的结构、特点、表现等。最后,从制度层面上给出了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贾根良 《南方经济》2018,37(1):5-35
国际学术界有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演化经济学和后新古典经济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中表现为演化发展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的不同。两者的产业政策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技术赶超或比较优势;新结构经济学有关政府作用的理论仍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失败理论为基础的,而演化发展经济学则在批判市场失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在演化发展经济学家看来,新结构经济学不适合于中等收入国家,特别是在运用于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国情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使是运用于低收入国家,也是有局限性的。事实证明,技术赶超而非比较优势战略更适合中国国情;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基础全面的价值链升级正是我国所有地方政府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吉林报告》则忽视了这一关键问题。《吉林报告》的缺陷说明,聚焦于传统意义上产业部门之间区别的新结构经济学已不适应新国际分工对产业政策提出的新要求,演化发展经济学所关注的价值链特定环节、核心技术和组织能力已经成为产业政策的核心问题。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经济学界的面前:是通过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在演化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针对中国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发展一种历史和国情特定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李祥  顾建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105-108
心理契约问题近年来愈发引起企业组织与员工的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心理契约。文章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对契约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组织中的心理契约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起来,对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征重新进行界定,认为心理契约应当是平等互惠的、非正式的、不完全的以及自我履行的契约,最后对心理契约的自我履约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