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议程设置:一种初步分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系统梳理了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及国际政治学的相关议程设置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议程设置的理论框架,指出国际议程设置是相关行为体通过议题选择与界定、冲突拓展与利益动员以及议程切入点的选择,最终将其关注的议题列入国际议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传统的国家行为体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非国家行为体——例如媒体、专家群体、倡议团体乃至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如果议题发起者能够成功吸引足够多的参与者,建立起立体式的议题联盟网络,那么其成功设置国际议程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国际议程设置是国际权力博弈的第二张面孔,它决定了什么议题可以进入国际议程,什么议题被排除在国际议程之外。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介绍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及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探寻我国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国际和国内的原因,进而充分说明非政府组织对我国政府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起步早、规模大,发展相对成熟,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美国非政府组织外交对于塑造美国国家形象、输出“美式”意识形态、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实现崛起的国际战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美国非政府组织外交实践,并大力鼓励中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国内非政府组织发展完善且影响逐渐增大.在全球公共物品和公共事务大量出现,全球政治和议题政治发展趋势明显的国际背景及菲律宾国内政治形势的综合作用下,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开始对其国家外交产生影响.文章探析了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影响国家外交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着眼于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方法在扶贫开发中的优势,在深入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政府失灵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项目投入、项目产出、项目后续管理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由十个指标构成的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体系.运用非线性回归、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一个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典型案例--四川农村发展组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第一,贫困人口的受益程度与该组织对扶贫项目投入之间呈指数关系.第二,贫困群体的参与度是影响扶贫主体参与式扶贫绩效的最重要因素.第三,生存相关类项目扶贫绩效较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对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建议和对我国政府扶贫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际规范扩散作为建构主义观念研究的研究议程,经玛莎·芬尼莫尔等人创立以来,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规范扩散研究议程由于将国际组织的动机黑箱化,从而缺失了国际组织的规范倡导这一环节。很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实际上是具备相当独立性的国际官僚组织,它们对国际规范的倡导并不是自动的,国际规范只有经过国际组织的规范倡导之后,才开始向体系内的成员扩散并使之社会化。国际官僚组织不但有维持组织生存的组织利益,更有明显的组织文化。当国际官僚组织在倡导国际规范时,如果其组织文化与国际规范不匹配,该国际组织将在倡导过程中依据组织文化对规范进行再诠释,重新组合国际规范内部的禁止性规则,使待倡导的国际规范内容与国际官僚组织的组织文化相匹配。也就是说,国际规范需要经过国际组织的组织文化的过滤,才能演变成国际组织实际倡导的国际规范,因而,国际官僚组织对于特定国际规范的选择性倡导以及由此导致的规范倡导差异,昭示出国际规范扩散原本可能会呈现不同的方向,而不是只有单一、线性的扩散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国际组织》与《国际研究季刊》两家代表性学刊在1997~2006年期间刊发的论文为考察文本,作者将这些文本纳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个理论范式之中,以其为线索剖析了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展,分别表现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出现了改进并得到了一定发展,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领域和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得到了丰富和延展。作者通过分析认为,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进展的特点表现为:不同知识传统出现彼此深化与融合、国际关系分析层次重新回落、理性选择方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贺鹏  孙静 《改革与开放》2012,(16):86-87
20世纪80年代左右,一场"全球性社团革命"悄然兴起,各国涌现了大批非政府组织,跨部门合作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也开始推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跨部门合作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由于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发展较落后以及政府相应的资金、政策扶持以及培育不到位,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着独立性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这大大影响了公私合作的实效。本文将在实地调查某街道的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就跨部门伙伴关系中非政府组织独立性得不到保障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然而在我国现阶段,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其作用的发挥还比较有限。因此,在理论上对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发展进行认识就显得很有必要,这对其在社会转型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贾文 《江苏科技信息》2013,(7):38-39,69
文章通过研究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理论框架,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推动作用,通过探究非政府组织在参与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试图探索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英  陈亚南 《魅力中国》2009,(20):34-34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具有资源获取的自主性和多渠道性、深入基层,灵活凋整公益性和促进社会公平等优势,有效弥补了政府救助的局限性。但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众多制约因素。我们应从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明晰和规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等层面采取措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危机决策是决策理论中的一个特殊领域。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西方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危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中的多个变量。总的来看,目前西方理论界关于政府危机决策的解释主要有认知-心理、官僚-组织、议程-政治三种视角,它们融合了心理学、组织理论、政治学、管理学和行为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不同方法和观点,共同构成了危机决策研究领域的分析模式。作者论述了西方危机决策三种解释视角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学科来源、主要观点、解释变量及其作用机理、对危机决策过程的解释力及其不足。对西方危机决策的主要解释视角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与认识西方国家政府危机决策的过程与特点,并为完善中国政府危机决策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健全而成熟的非政府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和谐、经济和谐和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的非政府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空前发展,在政府逐步实现职能转变的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飞速发展。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多样性公共产品,培育社会自治性,贴近社会基层,扩大社会公平,培育互助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出现了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现象。文章将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出发,探讨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价值,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WTO决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的决策机制仍然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公平:(1)“一成员一票”制度实际上被空置;(2)协商一致的参与和讨价还价的不平等;(3)非正式程序中会议安排和会议主席的资格任命缺乏透明度和平等性,主要供应国原则有效地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对谈判的影响;(4)WTO秘书处任职存在国别的不平衡和意识形态的不平衡,也使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反映;(5)过于繁重的议程与新议题容易导致不平等。发展中国家需要提出针对性措施以完善WTO的决策程序;自己增加投入,提高决策能力;团结合作以更有效地利用原本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增加谈判的力量:协调政府、企业、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积极提出自己的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海港  张记 《理论观察》2007,(6):106-107
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农村社区管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在农村社区的建设中,非政府组织却陷入一种困境,即农村非政府组织应然状态的“自组织性”与实然状态的“准政府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两者之间隐含着一种张力.这种困境使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农村社区的建设中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积极推动并提高村民自治的水平,改变政府干预模式,赋予非政府组织以一定的权力等是确保农村非政府组织健康发挥其作用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会引起崛起国对现存国际制度分配结果的不满。崛起国大体上可以采取两项策略来改革国际制度安排:一是推动现存国际制度内部的改革,二是在外部创建功能重叠的新的国际制度。已有的制度主义研究多认为新建国际制度很难实现,但现实世界中却出现了崛起国成功创建国际制度的不少实例。作者试图探寻在何种条件下,崛起国创建的国际制度更容易获得初始生存。由于新建国际组织天生的脆弱性,崛起国能否建立稳定可见的自我约束机制,塑造"新旧"国际制度的合作预期,是决定国际制度能否创建成功的关键。基于此,作者提出一个制度间合作的分析框架,认为崛起国在议题领域选择和组织间架构两方面的策略选择,会影响制度间合作承诺的可信性,进而影响新创国际制度的初始生存。通过对亚洲开发银行、亚洲货币基金、清迈倡议以及金砖银行创建的比较案例研究,文中提出的假说得到验证。其政策启示在于,崛起国通过选择网络外部性较低的议题领域以及建立合股、授权和战略伙伴等制度化的组织间架构,有利于塑造制度合作的稳定预期,促进国际制度在创设初期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和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联合举办的“促进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围绕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框架、法律和制度、政府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国际经验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国内相关部委官员、加拿大农业部官员,中加农业发展项目代表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代表、学者和有关省、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部分与会代表的讲话整理成文,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仲成 《改革与开放》2014,(11):13-15
本文从组织本身的政治哲学意蕴出发,溯源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从组织内部属性上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存在的正当性。并借助"系统"理论,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非政府组织网络化、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规范化问题,已经提到政府管理的议程上来。从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新形势及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指出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不足,从而推动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