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科技园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目前已建设成为颇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且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广州经济新的增长点,创造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辉煌业绩。记者就天河科技园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2.
姜启良 《特区经济》1998,(12):35-37
<正>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十五大确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高新技术及产业具有知识高度密集,技术含量大、高附加值的特点,已被国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强有力支撑而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和智力最密集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在比较分析研究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理事名片     
《中国高新区》2008,(7):128-128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1998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并报国家科技部批准,广州高新区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合署办公,为广州高新区新一轮产业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腾挪空间。  相似文献   

4.
一、组织编制原创型产业技术路线图 原创型产业在大国崛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国崛起,是一个以物质财富为基础,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实现综合崛起的过程。在产业原创的过程中,政治基础营造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军事国防力量既为产业原创提供安全保障,又提供了市场需求;科技、文化、教育提供产业原创的原动力和技术源头,以及产业原创当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缓慢。1999年宁波市科技兴市“一号工程”实施后,宁波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十二五”时期,宁波提出要从“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将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整体来看,宁波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向上发展态势,近两年发展速度有所加快,处于景气扩张期。  相似文献   

6.
当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向21世纪时,珠江三角洲要继续领先一步,下一个支撑点是什么?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珠江三角洲只有把发展科技放在首位,实现从靠土地、劳动力起家到靠科学技术发展这一历史性的跨越,才能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充足后劲。一、珠江三角洲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科技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已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六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高技术产业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谢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新区》2011,(9):33-35
一、组织编制原创型产业技术路线图 原创型产业在大国崛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国崛起,是一个以物质财富为基础,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实现综合崛起的过程。在产业原创的过程中,政治基础营造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军事国防力量既为产业原创提供安全保障,又提供了市场需求;科技、文化、教育提供产业原创的原动力和技术源头,以及产业原创当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8.
锦江春色来天地,五垒浮云变古今。 如今,历史已步入本世纪最后五年,在“九五”开局的第一个春天里,纵观世界,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放眼神州,高技术产业竞相发展。这是科学的春天,风险与机遇同在的春天,挑战与发展并存的春天,面对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面对高科技的严峻挑战,认真回顾“八五”辽宁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就,展望“九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紧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力争夺取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取主动,重振雄风,再创辉煌,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自8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先后成功地实施了“863”、“火炬”等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我省和全国一样,“八五”期间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省情和发展“两高一深”的战略部署,在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战略思想指导下,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早在“八五”期间,省政府就在“科技兴辽”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任务,并先后制定了《辽宁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辽宁省‘八五’期间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重点项目规划》,选择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节能与环保、生物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南省科技工作实践着“创新、创业、创环境”这一指导思想,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确立优势优先发展的原则,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都卓有成效地促进了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湖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新面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兴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二十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起,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范围内布点设立56个国家高新区和众多的省级高新区。二十多年来,高新区持续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创新”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朱富强 《南方经济》2018,37(1):36-47
激进发展经济学以及演化发展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围绕产业政策的制定依据展开了激烈争论:前者推行技术拉动的产业政策,强调加快技术自主创新;后者主张资本推动的产业政策,强调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实际上,产业政策争论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技术内生观,进而表现为技术进步的两种路径依赖:内部路径依赖与本国研发投入和学习机会等内部特征有关,外部路径依赖则与要素禀赋和经济系统等外部条件有关。同时,考虑到要素的异质性和技术的专用性以及技术对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一国的技术革新应该兼顾两类依赖路径。因此,看似对立的思维和范式之后实质上也存在很强的相通性,周全的产业和科技政策需要契合这两种视角的思维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实现了集群化的宁渡模具产业,由于其严重的路径依赖性使得集群企业整体创新不足,难以实现与外部市场的链接。文章通过对宁波模具产业集群价值链和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进行分析.指出路径依赖是宁波模具产业跌入“惯性陷阱”的关键,提出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上的技术革命谈起,来展示技术进步与法律制度发展的一个历史轨迹。通过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阐述,从哲学理论层面上对技术创新与法律制度进行更一步的剖析。最后部分则从技术创新与法律制度二者间互动发展具体论证了彼此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碳达峰预测和减排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量呈倒“U”形曲线,将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对中国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碳减排路径中,技术创新是实现碳减排承诺的关键路径,经济增长放缓将推迟中国碳排放峰值的到来。针对减排路径结果,从技术创新、经济质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加速中国碳达峰进程。  相似文献   

15.
科学规避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组织负效应对促进我国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我国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发展及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从锁定效应、创新乏力效应、多米诺效应和路径依赖效应等方面对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组织负效应的来源、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应规避负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能有效拓展协同创新发展的空间,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本文立足于杭州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先行区的战略优势,多渠道调研了跨境电商企业协同创新的实际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探求可量化的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而构建"一带一路"引领下的具有前瞻性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和生态体系,为跨境电商企业的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布权 《特区经济》2006,(9):267-269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西部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西部“区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我国西部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尝试从竞争优势角度阐释中国经济特区40年持续性产业升级何以成功。文献梳理发现,从比较优势理论到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经济特区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模式。文章结合开放型经济下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演进特征,构建依托生产要素、国际国内市场、产业和创新体系、特区文化等四个因素耦合作用的经济特区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其中,"特区文化"的引入是对波特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最大的拓展。文章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分阶段考察了经济特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化,并分析其构成要素驱动产业升级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张萌  孔昭君 《科技和产业》2022,22(7):209-214
国家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是构建一体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然途径。为此,对国家创新策源能力构建展开研究。首先,对国家创新策源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将能力构建的基础分为创新需求、创新要素、创新环境3个方面;最后,从开展协同创新、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学科交叉和用好政策工具4个方面阐述能力构建的现实途径。中国具备创新发生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进行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不仅能够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更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是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三大科创高地之一,是支撑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着重打造的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之一。依据浙江省建设全球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与要求,构建由新材料科创高地为基本支撑,以“政、产、学、研、用”多元创新主体协同,以“制度、技术、人才、市场、资本”多要素协同为基本动力的新材料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动力机制模型,并据此提出加强新材料产业集群顶层设计、支持新材料产业研发创新、完善新材料产业集群价值网络、健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的实现路径,为新形势下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和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