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民营企业转型期间,企业国际化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浙江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如何科学地选择国际化方式已成为当今民营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本文结合浙江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浙江民营企业的三种主要切入方式.包括承揽外包业务、依托专业市场、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切入方式的动因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14,(17):64-64
8月18日,全国工商联揭晓"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浙江省138家企业入围,连续16年蝉联全国第一。同时公布的还有"2014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名单和"2014中国民企服务业100强"名单,浙江分别有118家企业和20家企业入围。浙江入围企业中前100家民营企业排序和营业收入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浙江民营企业中有95%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范畴。本文以温州的3家中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相似文献   

4.
最近,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千家浙江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企业发展环境,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虽然浙江民营企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不少困难。据调查显示,目前生产用电,人力资源,生产用地已成为阻碍民企进一步发展的前三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政府近日发布了浙江民营经济运行报告及最新的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报告显示,浙江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报告称,在中国五百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占203席,总量居全国第一。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出口额等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浙江继续位居全国第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英 《浙江经济》2010,(9):38-39
作为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的理事,笔者曾多次参加“中国民营企业峰会”。每次峰会,浙江省工商管理局郑宇民局长的讲话总让人振奋不已。在第三届峰会上,郑局长的一句话:“全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7年,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虽然长一些,但也只有7年!”经常在笔者脑中回荡。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刘光明教授在题为《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到“企业健商”这个词,这对笔者启发很大,也让笔者思考了很多。  相似文献   

7.
王瑶  李媛娜 《中国经贸》2014,(17):40-4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浙江民营企业这一特殊群体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促进整个浙江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浙江民营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正面临着融资困难、人才流失等问题,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归纳、分析其原因,并能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对民营企业出口贸易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浙江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全国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民营企业中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建行浙江省分行被建总行确定为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行。2002年建总行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承诺在资金规模上向浙江适当倾斜,未来三年内向浙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新增贷款500亿元。为此,建行浙江省分行在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该行的重要做法:  相似文献   

9.
省情信息     
《浙江省情》2001,(4):23-24
浙江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金融合作协议,浙江省民营企业要加强内部监管,浙江萧山50家卫生院产权改制在全国率先以股份制形式出现,浙江龙港向中等城市迈进,五万浙江企业钟情上海,四十一家企业受表彰  相似文献   

10.
张君 《中国经贸》2009,(1):60-6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走过了发展的初级阶段,成为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中国GDP总量的半壁江山,而浙江省又是民资和民营企业最活跃、发达的省份之一,其民营经济发达程度占到浙江全省经济总量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11.
突破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在其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融资困难、信用不足、人才匮乏等。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是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此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 ,民营科技企业在浙江省已取得长足的发展 ,但阻碍其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许多问题却依然存在 ,亟待解决。其中民营企业的资金供给 ,尤其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的障碍问题就是比较典型的。其中有需求方因素 (企业自身原因 也有来自供给方的因素 (银行的  相似文献   

13.
浙江民营企业集群升级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香  孙佳孝 《特区经济》2009,(10):155-156
浙江民营企业集群在推动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功不可没,但也面临着诸如产业层次较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不高等现象。因此,浙江民营企业集群升级势在必行。本文在概述了浙江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升级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文声 《科技和产业》2009,9(12):65-69,90
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当前,国内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已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民营中小企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并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几年,民营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需求。文章分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几方面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强化企业管理者的意识观念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攻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24-27
文章阐述浙江中小企业应用ERP的必要性,根据典型调查研究,探求浙江中小企业ERP应用现状中突出问题,文章重点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积极从企业层面及政府层面探究对策思考:即从企业层面要坚持一个定位理念以及两个路径模式思考;从政府层面上建立三个基本理念即引导意识、辅导意识、督导意识的思考,确保浙江中小企业应用ERP能健康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6.
I. Introduction Today, the private sec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t grows especially fast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such as Jiangsu, Zhejiang, Guangdong, Shandong provinces and Shanghai Municip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sector started firstly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with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TVEs) in110 Zhikai Wang / 109 – 120, Vol. 14, No. 3, 2006 ?2006 The Author Journal compilation ?2006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组织理论探析浙江企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组织理论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的研究开放性复杂系统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综合学科,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企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它的静态结构特征和形成条件,以及动态形成过程和演化机制都表现出显著的自组织特性.我国浙江的块状经济之所以能够产生,能够经历危机后继续保持活力,正是因为块状经济是在市场开放条件下,系统自我创生、自我增强、自我演进的结果.针对浙江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可用自组织理论进行解释,并从中寻求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沈洁  朱和平 《特区经济》2010,(10):111-112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江浙中小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可持续增长进行财务评价,构建了一套适合江浙中小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财务评价模型,通过样本检验,发现这一模型对江浙中小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秀荣 《特区经济》2013,(11):229-230
要实现技术密集型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必须解决技术密集型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一些制约因素。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隐性知识共享的价值观还未形成,缺乏学习型组织文化氛围的营造;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是制约隐性知识共享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平台资源的不完善,使隐性知识共享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知识激励机制,制约着员工技术创新的热情;员工对技术创新成果缺乏安全感,制约着员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针对这五个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取2014-2021年上市公司实际进行股份回购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股份回购对于资本市场定价偏误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能够有效缓解资本市场定价偏误现象,其影响机制在内外部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并且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水平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积极进行股份回购的企业在不同回购特征下均能有效缓解定价偏误,当回购股份被用于市值管理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时有效降低误定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