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创举,它与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三项基本制度,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客观原因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主观原因是住房供给的理念变迁;住房理念变迁引致住房制度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引致住房金融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和住房金融变迁引致住房民生改善的变迁,住房制度变迁、住房金融变迁、住房民生改善变迁正是关于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核心内容。 因此,基于现代经济学的住房供给一般原理和历史经验,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金融支持、民生改善,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变迁带来的相关成就,最后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镇住房改革模式探讨尹文书一、城镇住房改革步履维艰的症结与难点1.城镇住房现状与问题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即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住房困难,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中国奔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状...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1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十几年的稳步发展作为政策性的住房金融制度,其在转变住房分配体制,推动住房制度改革,提高员工购房支付能力,促进住房建设和住房消费,推动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货币化分配形式。文章就住房公积金政策及提取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30年以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已经由改革之初的补贴售房,发展到现在包含两限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已经成为今后需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一、对中国2003年以来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的评价 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前场经济转轨时,对城镇住房改革制度进行了市场化改革。1998年7月3日国发(1998)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停止了住房的福利分配。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形成。2003年开始,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伴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而不断发展,其建立与完善历程具有明显的曲折性。首先梳理了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及特点,继而剖析了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住房新体制●蒋先智王吉华李恒胜安慧玲自国务院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走上了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目前整个房改已进入负重过坎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更加扎实地贯彻国务院房改《决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  相似文献   

9.
张文军  梅德纯 《经济师》1996,(11):39-39
当前城镇住房改革探微张文军,梅德纯自从《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即国发(199)43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的城镇住房改革有了迅速的发展,有的地方已进入了全面租售公房的实施阶段。但是,从目前房改进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实施,对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讯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刺激消费适应社会多元分配的格局,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我国逐步建立了住房、失业、医疗、养老等保障体制。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它的建立对于改善我国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把住宅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是改革城镇住房分配制度,把住房实物分配逐步转化为货币工资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政府筹集的长期、稳定的政策住房资金,这项资金为职工购建住房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对加快城市住房建设步伐,改善职工居住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出发点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要求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并且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经批准原则上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公房出售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郭长禄,周宇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关于鼓励职工购买公有住房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为了筹措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所需资金,要采取积极措施出售公有旧住房"。在1993年底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房改会议上,国务院提出了国家重新...  相似文献   

14.
重点城镇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通过研究唐山市几个重点城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设置职权、推进财税与投融资制度改革、落实户籍与社保制度、完善土地及住房制度改革等对策。以期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解除瓶颈,实现城镇功能提升、权限扩充、机制高效,最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房地产市场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启动,但真正的发展要到1998年。1998年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出台,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与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这个纲领性文件不仅使得国内的房地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房地产热,而且也使得房地产成了改变民众的消费结构与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对铁路施工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乔志东,蒋先智一、旧住房制度的弊端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实行的是福利型、低租金、实物分配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也有它的历史功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根本点在于违反了社会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住房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政策、买公房给优惠制度及廉租房制度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减少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不良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2005,(9):48-50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起步.但一直进展缓慢,直到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23号文),才从政策上彻底切断了福利分房制度,标志着住房分配开始走向货币化、市场化和商品化。七年来,广大城镇居民取消了“等靠要”的思想后,焕发了无限的住房消费热潮,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底的25平方米,在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仍以每人每年一平方米的速度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在九十年代初吸收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住房保障体制,是我国推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现职工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开展,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促进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