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济学》课程交互式教学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在《经济学》课程中实行交互式教学法,便于更好地培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业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经济学基础》一般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经济学公选课的院校数量有限。公选课的教学设计也只是压缩了《经济学》专业课内容,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内容编排不合理,教学与考核方法不科学,更没有突出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针对高职院校经济学公选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尝试与探索,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编排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与考核方法,强调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敏丽 《经济师》2008,(11):128-129
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多而学时相对较少,经常面临教学质量与教学权衡取舍。财经类学生经济学基础与需求的差异大,单一教学目标使得众口难调。教学的目标应该设立三个层次,教学阶段分为三阶段。初级阶段设为必修,主要适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与案例法;中级阶段为培养进一步深造学生设立,主要的教学方法有重点讲授法与练习法;高级阶段属于教学相长阶段,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动态法、讨论法与经济学实验法。当然改进教学方法,必须从提高教师素质做起。  相似文献   

4.
李美云  张明媚 《经济师》2009,(7):125-126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主要来源。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对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平时考核方式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以期提高《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仍需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黄丽娟 《经济师》2011,(5):126-127
传统教学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而现代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文章以《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的教学为例,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大胆采用主题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学生换位授课等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7.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理论性与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开发内化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使经济学知识得以内化为学生的成功素质。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由于国际、国内和学校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有新的变化,所以这些背景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要有所变化。其次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主要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实践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考核方式要多元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其应用型本科教学现状不甚理想。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将教学体系和方法的选择看成一个标准的经济学选择问题,重点展开对应用型教学目标与教学约束的机理分析,初探《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吴冰  王秀兰 《时代经贸》2009,(2):151-153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看,中医药院校与财经类院校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中医药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具有医药院校的特色和针对性,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建伟 《财经研究》2005,31(8):100-110
文章对法律经济学的主流范式在当代的思想流变及其理论困境作了阐述,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向是,从主流范式的注重对法律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分析走向比较制度分析,而且在研究对象方面应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治理制度和合作秩序,只有如此,法律经济学才能从主流范式的封闭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走出来;最后,文章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的比较制度分析范式的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然而当前一些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对该课程进行科学革新,更好地发挥其基础性地位,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钓鱼岛领土争议在中日两国引发起民族主义的惊天骇浪,两国知识界也被卷进这场国权之争,双方学者各执一词,剑拔弩张。但是,在日本,也能够听到一些有历史洞见力和远见卓识的学者,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所发表的具有良知和良识的声音。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日本著名经济外交研究专家大西广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今年8月27日,他在由京都大学经济学研究科东亚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经济研究通讯《京大东亚中心新闻简报(第432号)》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关于钓鱼岛主权之争的思考》。在该文中,作者客观公允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以下,笔者就其主要观点略作评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技术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然后从学位体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业市场等方面阐述该学科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从教育理论体系、教材、师资、培养方向等方面对该学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最后结合技术经济教育实践对学科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若干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呼唤中国人本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中国经济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它不仅警醒人们关注人民群众在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而且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任务。由于科学发展观难以从传统的和主流的经济理论寻求直接的、完全的理论支撑,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马克思经济理论之丰厚的人本内涵,以及作为非主流经济思潮的西方人本经济学的合理内核。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本经济学研究。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ecent reform to the curricular governance framework for UK Economics teaching: the revised Subject Benchmark Statement document for Economics (SBSE). The crisis of confidence in economics which was amplifi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presented an opportunity for fundamental change in economics teaching. The paper asks whether the new SBSE represents change. We ask whether the new SBSE is pluralist with regard to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 how it treats the economy and its wider socio-political dimension; what are its educational goals and approach; and overall, how much change has it brough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new SBSE does not constitute change: it still exhibits limited pluralism, ignores ethics, power and politics and ignores key educational goals.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s essentially a rebuttal of the view that neoclassical economics can handle complexity. I have coined the locution ‘oil spot dynamic’ to denote the neoclassical ability to subsume each and every new perspective. The main part of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showing why the oil spot dynamic cannot work with the complexity approach, which is seen as a coherent stand-alone research program that stems from the SFI Economics Program and manifests itself with different nuances.The fallacy of the oil spot dynamic is relevant in this period, in which economists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at the Neoclassical Samuelsonian Paradigm no longer represents the common language of their profession. The spread of the complexity approach and the dissolving notion of ‘mainstream’ are here interpreted as indicative of a changing economics. A short foray into the features of the process of change completes my arguments by showing that the shift from one paradigm to another has many interrelated dimensions, and that there may be rigidities internalizing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不搞市场经济,中国无法提高生产力水平;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无法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高校如何开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为此,笔者认为,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这两门课的性质和功能,摆正二者的位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然后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作一些大胆的改进。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担任这两门课的教师,要实行"准入制"。  相似文献   

19.
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从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入手,对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构建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science differs across countries. Its particularities have an impact on productivity of scientific enterprise in terms of both research and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programs of catch-up modernization. Attempts to replicate Wester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s in this area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Russia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forms of the 1990s. This paper considers a particular transplant, the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HSE) established in 1992, and its subsequent evolution. A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its divergence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patterns that served as a model. The HSE case is compared with several "representative" Western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other Russian universities. When explaining divergent patterns between the HSE and the Western counterparts,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ssue of power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role i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The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discussion of "cultural entrepreneurs" and their moti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