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潘峰  西宝  王琳 《财经论丛》2015,(3):105-113
基于政府规制利益集团理论的Stigler-Peltzman模型,结合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建立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均衡模型,以环境规制的制定均衡为基准着重考察了环境规制的执行均衡,分析了环境规制执行均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执行均衡与制定均衡的偏离可以作为一类环境规制失灵问题的理论依据,偏离程度代表了规制失灵的严重程度.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增长指标的权重系数、环境指标的权重系数、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经济收益的影响系数以及污染削减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对环境规制的执行均衡产生影响.缩小规制执行均衡与制定均衡的偏离,是促使地方政府高效执行环境规制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性规制失效已不是简单的投入不足问题,其背后蕴藏的深刻动因值得我们探析,本文从规制权利的纵向配置出发,对FredrikssonGaston(2000)模型进行调整,分析并比较了规制集权与规制分权的均衡结果,并结合中国社会性规制现实分析造成社会性规制失效的可能动因。研究表明,在一定假设下,规制集权与分权都可以达到最优的均衡。结合中国社会性规制体制制度特征,本文认为,调整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及其行为,畅通公众偏好表达渠道是提高规制决策与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社会性规制体系完善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构建了一个政府规制的供求均衡模型,其基本思想是:政府规制的规范性目标是弥补由于自然垄断等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理想的规制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由规范性目标决定.但是政府行为、产业行为、成本约束等因素使实际的均衡点往往偏离理想的均衡点,从而造成政府规制的低效.同时,由于自然垄断性等是变化的,理想均衡点也呈现变动的趋势.即如果政府规制的供给不能随规制需求的变动而及时调整,也会降低规制的有效性.该模型使公共利益理论和部门利益理论成为本模型的特例,模型的动态化解释了加强规制和放松规制的影响因素和条件.该模型为寻求提高政府规制有效性的途经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规制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煤矿安全规制的不当密切相关,从理论层面分析,可以归结为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煤矿安全规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中国煤矿安全规制中,不仅存在着中央政府与煤矿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的委托—代理关系,同时还存在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地方政府就可能与煤矿企业合谋,从而可能对安全规制政策的制定及规制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流通领域全面对外资开放,流通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发生剧烈变革,流通领域经济成分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增强。在此市场背景下,文章构建了涵盖政府、国有流通企业、民营流通企业和外资流通企业多方参与的混合寡占竞争模型,其中,政府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对多种所有制竞争主体进行规制机制设计以及实施规制,并通过内嵌于国有流通企业目标函数中的规制参数来实现。研究发现多种流通所有制的竞争框架内,最优的政府规制机制应结合不同所有制流通企业的效率比较、国有经济的微观效率损失以及社会整体福利等进行具体设计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这对流通市场秩序的塑造、整个产业链条的价值实现以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施的非均衡战略,使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的行政规制使得区域经济非均衡过程得以加速实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现象,诸如两极分化、贫富更加悬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无法真正平衡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以及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经济发展级"的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很难形成和发挥作用。本文从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调适的角度,探索政府非均衡发展等规制因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变革路径,推进区域发展从"非均衡模式"向"均衡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和平发展是当下各国主旋律,经济可持续增长也就成了每个国家追求的目标。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理论正是从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本文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分析,包含了劳动力、资本投入、储蓄、技术等因素;深入分析哈罗德—多马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启示,从资本积累、劳动力、政府干预、储蓄投资等方面提出我国经济增长建议。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4—2016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政府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对公共福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对医疗价格、人均医疗服务供给量、人均医疗服务支出等公共福利指标并未产生长期一致的积极作用;价格规制所带来的政策调整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是对公共福利改善不具有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改革的实际效果偏离了"公益性"价值目标。基于此,政府需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改革,着力解决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问题,提升规制效果;要以市场化改革为基础,制定更加合理的价格规制政策,减少政府过度干预;应组合使用多种规制方式,注重规制的绩效和可问责性。  相似文献   

9.
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是政府部门利用国家强制权依照一定的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活动进行的经济干预,其目标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本文以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的相关性分析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政府规制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失灵的表现及原因。同时,建设性地认为有限理性约束是导致政府规制失灵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政府规制有效促进自然垄断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逐渐复苏,而通胀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大。基于宏观经济动态均衡的角度,现对经济通胀压力进行量化分析。在进行量化分析前构建了一个求解宏观经济动态均衡的简单模型,并将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五大变量代入该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了中国宏观经济中五大变量的均衡值。然后,通过经验分析,考察了1979年以来我国物价运行的动态均衡轨迹。最后,依据计量数据和经验分析,阐述了当前通胀压力的均衡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1.
义旭东 《商业研究》2011,(3):208-211
对要素价格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提出要素价格的动态变化主要由稀缺规律与集聚经济支配,其变化形成要素区域流动的内因。在现实中,要素对流与整合的内生机制表现为价格配置主体与政府调控引导相结合,我们应该根据要素流动的路径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城乡之间统筹、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R. Gradus 《Metroeconomica》1991,42(2):157-177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profit taxation for a welfare maximising government. We show that there is a dynamic trade off between public consumption now and in the future. Two possible solutions are derived. The first solution, which is the formal outcome of an open-loop Stackelberg equilibrium of a gam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firms, is time-inconsistent. The second solution, which corresponds to a feedback Stackelberg equilibrium, is time-consistent, but yields a lower value of steady-state utility. The outcome of the feedback Stackelberg equilibrium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firms in this economy. If the number of firms is large, this equilibrium coincides with the open-loop Nash equilibrium. Furthermore, we show the dynamic paths if the economy goes from its feedback to its open-loop steady-state.  相似文献   

13.
碳关税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对象上的歧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和主体的广泛性等特征。碳关税对我国出口的冲击主要源于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强度,由局部均衡分析知,碳关税不但会对我国工业产品这个行业造成影响,还会对我国整体福利造成影响。我国政府应在国内开征碳税,完善国内碳交易市场,积极参与碳关税的制定;我国企业应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施低碳战略,以应对碳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是在政府主导下的生产和分配过程,它与各种组织和公民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可有效防止由经济因素造成的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方面的偏差,降低服务供给成本和提高其社会效益。市场体制、行政体制与社会体制的合作能为此服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公民与残疾人家庭是落实服务的最终主体。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要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以及各类组织与公民,在市场机制、行政机制、社会机制与公民主体的共同维护与努力下,坚持供求关系的动态均衡原则,努力降低服务的经济成本,不断提高其社会效益,确保残疾人有"尊严的生存",并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披露通过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因而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将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理解为满足公司治理所需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均衡。由于存在契约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第三方审计失灵等问题,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政府管制成为保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主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国际经验,健全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管制体系,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资本市场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鹏 《财贸研究》2011,22(1):1-7
以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建立一个具有投资组合调整成本的小型开放经济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分析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典型化事实的模拟能力和方差分解效应,结果表明:小型开放经济RBC模型平均可以模拟大约80%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技术冲击是造成中国产出和就业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期货行业协会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期货行业的发展和创新需要监管 ,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是期货市场控制自身的高风险的内在要求 ,行业自律的法律性质是会员契约认同和国家对部分公共管理权力让渡的两方面的结合 ,政府监管和期货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构成有效的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8.
受规制企业的资本结构与政府价格规制密切相关。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以检验受规制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政府价格规制强度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资本结构选择作为企业的战略工具,能提高企业的谈判地位,迫使规制机构提高产品价格。因而企业面临的价格规制越严厉,越有动力提高负债水平。本文利用沪、深两地的受规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有效地支持了本文上述的假设。  相似文献   

19.
Shogo Ogawa 《Metroeconomica》2019,70(3):525-550
We extend the general disequilibrium model of Malinvaud (1980) by using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By considering two tiers of workers, we find that while the duality of the labor market expands an equilibrium regime in the short term, it does not always keep an equilibrium in the medium term. In the medium term, the business cycle converges toward a disequilibrium regime unless the goods market is potentially in equilibrium. Employment and wages at the steady state are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the stability of wage bargaining is only a sufficient condition of the local stability of our dynamic system. Therefore, 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can be remedied only when goods demand is sufficiently large.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食品安全规制中最重要的主体——政府,研究了在不同的激励约束条件下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食品安全规制部门间的行为博弈。文章试图针对网络经济的整体趋势,将政府规制在政府网络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在确定政府规制网络架构的前提下,明确政府在食品安全规制方面的责任,分析政府的规制行为。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观测到地方政府进行食品安全规制行为的概率是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及其规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观测到地方规制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规制行为的概率;以及地方规制部门加强食品安全规制的概率,这些是影响地方规制部门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所得研究结论,文章针对政府规制部门提出了确保食品安全并提高规制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