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据《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苔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盛于明朝"。石阡苔茶芽叶色泽绿润,叶肉肥厚,制成绿茶,产品外形绿润、多毫,  相似文献   

2.
<正>农产品市今年30岁的姚俊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革勒车乡人,大学毕业后他利用当地生态好、村民擅长养蜂的优势,成立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全身心投入"甜蜜事业"。目前,他的合作社带领当地村民定点养蜜蜂,从30余户发展到120多户,蜂群超过3000箱,蜂蜜产品俏销山外。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14,(6):22-23
<正>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人们还在羡慕万元户的时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伍玉明就因为率先种植水果成了万元户。这些年里,他先后从山上移栽了山葡萄、"黑老虎"等水果并卖上了好价钱。现在,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乡亲们跟他一样都种上野生水果,实行规模化种植,共同致富。脑子活把野果变家果伍玉明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都平村东风二组的村长。他很小的时候就上山摘山葡萄、"黑老虎"吃,后来索性就把这两样藤类植物移栽到自家院  相似文献   

4.
徐展  李风 《中国土地》2001,(6):17-20
一个人是渺小的,但具有了伟大的精神,他就会像一座山一样高高耸立;一座山是平常的,但出个不寻常的人,山也就有了不寻常的灵气。 ——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5.
2000年,郑国谷在他的家乡阳江城郊买了一片5000平方米的土地,到2005年他开始他的"帝国"建设时,那块土地已经增加到2万多平方米,而今天的"帝国",总面积已达4万,它还在继续"扩张"中。他为"帝国"挖河造山,种树植屋,就像《帝国时代》这个电脑游戏一样,但现实中的"帝国"融合了更为复杂的空间形态和社会关系,它不是在特定室内空间的景观性作品,而是延伸到更为真实的生活空间里的项目,它包容了一个空间从理想到实现以及在生活中持续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韦情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作为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他是村里的骄傲。但韦情却做了一个令村里瞠目结舌的决定:返乡种植水果木瓜!韦情因此被乡亲称作"憨大"。但这个"憨大"2个多月就卖了约37万斤木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城市。他还带领村民一起种植木瓜,帮助村民迈上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他庆幸自己走上了文学创作这条道路,更庆幸走进了他最敬仰的信合人中间,能用心倾听他们平常而不平凡的故事,感受深埋他们心中的朴素情怀从初中二年级"毕业"开始,就把自己的人生"私人定制"成为了一名作家,并一步步成长为农信社的优秀文秘、小说创作者、电影编剧;三十年笔耕不辍,所创作的《山区小社》成为全国第一部反映农信社的小说集,不仅荣获了首届"中国金融文化网杯"全国金融文学大奖赛二等奖、首届全国农村金融新媒体"文化传承贡献奖",而且被山  相似文献   

8.
别人不讲营销的时候,我讲产品营销; 别人讲产品营销的时候,我讲品牌营销; 别人讲品牌营销的时候,我讲"后厨营销"。 "华灯"初上,创造辉煌 在牛栏山酒厂50多年的历史上,最 辉煌的要数1996年了,当时年销售额 达到5.8亿元人民币。其中,有一个产品 占了绝大多数,那就是"北京醇"。北京醇 是当时牛栏山酒厂的拳头产品,北京醇 乎是平静的,直到有一天,孔府家酒悄然 迁入,从中档酒切入北京市场,很快就占 领了京城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而牛栏 山酒厂,在国营企业中,是属于市场意识 觉醒得比较早的。说起当时的情景,牛栏 山酒厂的张树峰副书记兴致勃勃:"当时 我们抓住了一个契机。在那个时代,各酒  相似文献   

9.
十几年前的五云山是这样一番景象:"出门就爬山,满山石头蛋,冬去春来忙一年,粮食只吃八十六,穷得丁当响,没有打盐钱."阚贵元就是在这时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
<正>她们深知在这里可以找到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因此才有了"赚多赚少不是问题,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办完业务后客户一笑,就感觉自己很重要""每当做好手头的事情我就高兴"等类似的话语她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学过不同的专业,更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爱好。如此多的"不同"却在山西平陆信用社青年路分社融合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她们不仅帮助来到农信社的客户处理各类资金业务,更是凭着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用"看似细碎到无从拾起,却是谁也无法忽视"的工作热情引导  相似文献   

11.
营销的半径     
记得一 位朋友对 我说 做生 意就像画 圆 能够 画得圆 的生 意才 可以 做 怎 么来 , , ,画这个圆呢 朋友没有多说 我也便没有问下去 前一段时间去山西 采访 ? , 。 ,听到 山 西纪 元 集团 董 事长 曾 纪元 和 我兴 致 勃勃 的 谈 到 他 的经 营 理 念 他 说 纪 元 集 , ,团产 品的原 材料 采购 半径 是 100 公里 产 品的 销售 半径 是 500 公里 否 则 成 本太 高 , , ,就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循环了 。 又是 一个"圆" 我 不由的把两个人的观点联系在了 一…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在植物体内发现了一种新的植物激素,这种激素在化学上称作"芸苔素内酯类物质"。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体内,对植物的生理机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这些调控作用又远不同于已经知道的五大类植物激素,所以,芸苔素内酯类物质就被国际公认为第六类植物激素。研究发现,"把芸苔素内酯类物质"施用于农作物上,可以大大促进作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使作物表现抗逆、增产、早熟,并能改进品质。为了让这一科研成果造福于民,我国云南大学的科学家经过多年艰苦研究,终于在1989年率先人工合成了一种叫"表高芸苔素内酯"的物质,即云大—120。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宁夏固原云雾山区,绿意盎然。64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教授程积民将手轻轻从草丛中拂过,就像抚摸孩子的头发。这里曾经"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耕种山梁峁,刮风浮土跑"。恶劣的自然条件,使贫穷就像《西游记》中妖精手里的"捆仙锁",人们越想挣脱,就越被它紧紧束缚。程积民用40年的朴素坚守,解决了黄土高原林草地建设分区、退化草地恢复、恢复草地利用等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他主持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4.
黄扬山年龄不大,却已经作了近20年的水果买卖。2D01年,阳春市委市政府第一次表彰全市的农产品"十大流通大户"时,他光荣当选;今年,他又一次获此殊荣。-年销售收入达几千万的业绩,与他胸前的红绶带一样夺人眼目。  相似文献   

15.
正丰收6月,麦浪翻金。无论是齐鲁大地,还是北疆南国广袤的农田中,常年会见到一位古稀老人的身影,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他所育成的"济麦22"等名优系列小麦品种,已累计推广超过4亿亩,解决了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新增400多亿斤小麦和400多亿元经济效益。他就是"论文写在麦田里,成果留在农家中"的"农民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窝在车里就"蔫巴"一进麦田就"返青"麦收季金满地;麦收忙粮满仓。每年夏收也是农业育种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12月16日发布了全国山葡萄酒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一成多产品不合格。其中“威虎泉”山葡萄酒等三种劣质山葡萄酒被曝光。  相似文献   

17.
<正>庄河山牛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庄河就引进种植山牛蒡,是我国最早引进种植山牛蒡的地区之一。庄河的土壤多为棕壤土和油沙土,非常适合山牛蒡的生长,现在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庄河山牛蒡凭借独特的香气、脆甜的口味、丰富的营养走俏东南亚市场,风靡日本和台湾、韩国。庄河山牛蒡是经近30年栽培历史的优良蔬菜品种,素以细长、光泽、营养丰富、优质安全、口感好,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8.
B县是个介于黄淮之间的平原农业县。若说经济实力,在全省l00来个县市中只能倒着数,但这些年,县里总是出新闻。每条新闻都与一位县领导有关。90年代初,全国掀起建设开发区热潮,B县毫不怠慢,不仅紧傍县城建了一个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而且乡乡都建了开发区。B县的口号是"乡乡栽下梧桐树,迎得八方凤凰来"。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确实是一条新闻。主抓开发区的就是这位县领导,他时任常务副县长。两年后,B县再爆新闻,在城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猪场。猪场占用耕地1000多亩。抟土为山,据说仅堆起这座山就花费200多万元,用去了城郊乡群众两年  相似文献   

19.
<正>苏轼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深入十万山下的大直镇那板村,有一个人特爱种树,人称种植"狂人"曾宝繁。种桉树起家今年45岁的曾宝繁,20多年前离开钦州,只身来到广东肇庆的西江大学读书。毕业后,直接选择"下海"到广东打工,一直到1998年才回到家乡。这时,钦州兴起甘蔗上山风,他便在那板村山上种了400多亩甘蔗。后来林业部门动员他退耕还林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温州泰顺万排乡,多山缺水少良田。目光所及虽是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农民世代吃饭却看天。后来,万排乡来了位与贫困"较劲"的浙江大学教授汪自强。2004年,47岁的汪自强评上正高职称,科研做得风生水起。2005年,他选择成为浙江省第三批科技特派员,离开实验室,踏进泰顺县万排乡,开始了帮扶路。12年,汪自强把自己当成了万排人。人们感叹,老汪就像一头老黄牛,埋头拉车从不说。但泰顺人心里明白:"钱支援,物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