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的作风,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忠和 《经济视角》2006,(10):47-4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加大农业改造和农村建设的力度,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和普遍的趋向。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必须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发展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才有条件,改变农村的面貌才有坚实基础。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采取“跳出农业抓农业”…  相似文献   

3.
安忠起 《经济论坛》2006,(22):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赵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更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构建和谐赵县的根本途径和载体。一、发展农村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一是继续把工业项目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精力抓好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抓好支柱产业的培育扶…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具体说来,包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有关内容。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全面的要求。它是在我国具有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实力、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生产力有了飞速进步和发展的条件下提出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培育农民提高素质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新房子”建设,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战略指导下,用…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9.4亿,农村劳动力总量较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及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社会实现根本性的变革和转型,具体而言,就是要逐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二元经济制度,转变经济生产方式,塑造现代新型农民,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制度环境。而农村社会转型,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归宿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按照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求,河南省洛阳市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总结了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发展成效,分析归纳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十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扎扎实实抓新农村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十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部门及村民应该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如何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因为小城镇具有接近农村,农民进城的门槛和转移的难度、风险较低等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的是让农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其重要手段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具有过上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  相似文献   

10.
雷波 《经济师》2010,(7):28-29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政府历来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业存在诸多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与业务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处理好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农村金融稳健运行,既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化日渐成为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从而使传统乡村伦理发生了重大变迁,而工业化的发展本身也提出了新的伦理课题.  相似文献   

12.
邓莉  冉光和 《生产力研究》2006,(3):32-34,36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对资金的依赖日益增强。而靠农业生产者自己独立去完成资本积累将是一个漫长而不可及的过程,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则成为解决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途径。而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长远发展,寻求资金高效应用,则应选择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这已得到理论证明。在此,利用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原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剖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问题。通过农村人均收入和农村劳动力外流数据的实证分析,提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是采取措施确保城乡市场地位公平,加大农村居民保障力度,打造农村规模生产市场。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典型地应由公共部门提供。大量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发展具有正效应,然而对引起正效应的具体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研究较少,所以除了建议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之外,很难提出更多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发展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划分为宏观经济效应、微观经济效应和分配效应三种,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军 《经济问题》2007,334(6):80-8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存在着资金严重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改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匮乏状况。  相似文献   

17.
农村强势成员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少飞 《财经科学》2006,(6):95-101
本文以集体行动经济学为分析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异质性假定,分析了农村强势成员对集体行动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农村强势成员为了获得个人收益会组织集体行动;(2)强势成员的个人影响力与公共产品的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3)强势成员能够节约集体行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并降低其它成员的搭便车倾向.  相似文献   

18.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休闲业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产业互补,要素资源的流动,增加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生态平衡发展。我国生态休闲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包括休假制度未落实,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素质较差,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问题。该文认为,需要从城乡协调的角度,规避工业发展污染的道路,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类资源,加强对农村生态休闲业开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锋 《财经问题研究》2007,(4):92-96,F0003
通过对2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就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农村经济就增长0.28%.(2)我国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4%.(3)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但我国低重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导致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即运用价值趋同与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政策性、法治化调整使城乡获得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藉此消灭传统城乡差别。为此,通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破解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发展难题,也是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