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名优鱼类,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普遍。时下已进入越冬期,淡水白鲳对水温要求比较严格,水温低于是12℃时,会自然死亡;水温在18℃-19℃时,鱼可以存活,但易生病,导致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生产实践中,淡水白鲳越冬应注意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12℃时,会自然死亡;水温在18℃-19℃时,鱼可以存活,但易生病,导致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淡水白鲳以其肉质好、长速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的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欢。但由于该品种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冻死或灼伤。所以,淡水白鲳种苗越冬应把握好下列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淡水白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热带与亚热带鱼类。生活适宜水温范围12℃-35℃,生长水温21℃-32℃。罗非鱼为热带性鱼类,属鲈形目,丽鱼科,是一种以浮游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适应性强、耐低氧等特点。同时“无公害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项目,实施地点在。河南省郑州市姚桥乡特种水产养殖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每亩产量达到1451.5kg.平均规格0.756kg的结果。现将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淡水白鲳的养殖技术的日臻成熟,淡水白鲳的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淡水白鲳是热带、亚热带鱼,其生长要求的水温较高,在北方的养殖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放养鱼种时就要放养规格较大的,以便在国庆节前达到商品鱼规格,出池上市。否则国庆节后天气变凉,水温下降,要继续养必须提供保温设施,这样就会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因此,从外地购进大规格淡水白鲳,解决北方养殖热带性鱼类是—个好办法。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摸索出了长途运输大规格鱼种的一些办法。供不具备活鱼运输车辆的养殖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鱼类,临界低温为10℃,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从养殖性能看,该鱼个体大,生长快,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体长5厘米的鱼种适当稀养,3个月体重可达1000克,5—6月份繁殖的鱼苗,一般在当年能养成商品鱼。淡水白鲳,食性杂、易饲养,其消化系统发达,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食料,又摄食水草、蔬菜  相似文献   

7.
养殖淡水白鲳前景广阔江苏省如皋市多种经营管理局顾宏兵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又称"淡水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1985年引人我国大陆。目前我国推广养殖淡水白鲳面积已逾1万公顷,年产量超过4万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淡水白鲳养殖效益分析邵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李述银1995年,地处闽北山区的邵武市,首次批量引进215万尾,养殖热带优良鱼类———淡水白鲳。经过精心饲养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旨在对于三个池塘主养淡水白鲳点的养殖方法、成本、粗蛋白含量、投...  相似文献   

9.
一、搞好降暑降温 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怕热的一种鱼,其最适宜的温度为22—28℃。当水温高于28℃时,其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高温季节,由于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很容易升至28℃,因此,盛夏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方法是:  相似文献   

10.
<正> 淡水白鲳属于肉食性鱼类,很爱吃鸡肠子等鸡下水。 几年来,在养殖淡水白鲳中,我们首先发现临近个体户,放养的淡水白鲳苗与我们的淡水白鲳苗一样大。但在生长速度上,个体户比我们提早上市十天且个体大百分之六十。  相似文献   

11.
<正> 巴西鲷属鲤科鱼类,口较小,在背鳍与尾鳍之间有一脂鳍,故学名为小口脂鲤。该鱼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国的内陆水域,也是巴西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巴西鲷属热带鱼类,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生存水温为9℃-40℃,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我国于1998年从巴西引进该品种,经  相似文献   

12.
<正> 淡水白鲳一般每667m~2池塘产量达400—500kg。现将其池塘养殖和常见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态特性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杂食性,种内一般不互相残杀,鱼种在饥饿情况下会相互咬伤,有的因尾鳍被吃掉而死亡;适应水温12℃—35℃,最适生长水温24℃—32℃,当水温低于12℃时大部分鱼失去平衡,会有冻死的危险;耐低氧能力较强,水中溶氧0.5mg/L时仍然生存,适宜在较肥的池中养殖;耐盐性高,能在盐度5‰—10‰的环境里正常生长;喜生活于微酸性水中,pH值适应范围为5.6—7.4;性情温驯,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  相似文献   

13.
梭鱼属鲈形总目,鲻科,梭鱼属,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肉味鲜美等优点。梭鱼为温热带浅海上中层鱼类,喜生活在沿海近岸、河口、海湾等咸淡水水域,也可随潮水进入淡水中。梭鱼为喜暖性鱼类,但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也较广,最适水温为12℃-25℃;食性杂,  相似文献   

14.
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2004年在虞城县北部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小面积推广应用80:20模式主养淡水白鲳,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测水体温度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0℃-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
淡水白鲳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喜群居和群游。食性较杂,能耐低溶氧、不耐低温,其生长较快,个体大、在原产地最大个体重达20千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温12—32℃时,当年鱼苗可以养成食用鱼,具有肉质好、体型大、食性广、病害少、易起捕、好垂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正>一、生活习性(一)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美国大口胭脂鱼属喜温性鱼类,其生存水温为0~41.5℃,最适水温18~32℃。在此温度范围间,摄食旺盛并集群。当水温在7℃以下时摄食量少,不集群;当水温在4℃以下的  相似文献   

18.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开始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草、  相似文献   

19.
<正>网箱养殖吃食性鱼类,是指网箱养殖除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主要指鲢鱼、鳙鱼)以外的所有鱼类,主要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鲂鱼、罗非鱼、淡水白鲳、鳜鱼、鲶鱼、革胡子鲶等。网箱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深受广大养鱼户的青睐。其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草鱼,俗称有鲩鱼、油鲩、草鲩等,是一种生长快、肉质好的传统养殖品种,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在0-38℃的水温下都可生存,最适宜的温度20-32℃。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